□ 姚鵬(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100084)
在籃球運動中,每個位置的隊員都有其自身的職責和技術特點,后衛隊員在比賽中充當著場上的指揮官,是教練戰術意圖在場上的首要執行官。現代籃球競爭日趨激烈,后衛隊員對比賽掌控能力的強弱是球隊勝負的重要影響因子。后衛位置隊員一直是中國男籃的短板,是影響中國男籃更進一步的關鍵因素。因此,通過觀察統計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和預賽對手身體形態和年齡結構等方面的數據,比較分析中外后衛位置隊員在身高、體重、克托萊指數和年齡構造等方面的差異性,以便于為后衛位置的選材和培養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第30屆奧運會中國男籃和與賽隊伍后衛位置隊員。
錄像觀察法、文獻資料發、數理統計法、比較研究法。
眾所周知,運動員的比賽經驗與其運動年齡密切相關,比賽經驗的形成是與一定運動時空特征的表象記憶直接相關的,這種瞬間即逝的運動表象要求運動員要經常參加各種比賽。運動員年齡與競技水平緊密相連,人體的生理機能、運動能力與其年齡有很大關系。當今籃球比賽對運動員心理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心理穩定、心智成熟很大程度上是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系。籃球作為一項集體運動項目,運動員的經驗對于戰術意圖的理解以及技術正常發揮都是至關重要的。有著豐富比賽經驗的選手在場上能夠很好地掌握比賽的節奏,有著很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后衛隊員是比賽場上的指揮官,其應變能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對整體隊伍競技能力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表1 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和預賽隊伍后衛隊員平均年齡統計表
根據表1可見,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平均年齡排在第三的位置,屬于“大齡球隊”,可見其年齡結構不是很合理。通過比賽錄像可以看到,中國男籃后衛隊員雖然有老將坐鎮(劉煒已經32歲),但是缺乏敢拼敢搶的年輕隊員,活力不足。關鍵時刻,失誤較多,心理素質太差。
籃球運動員身體形態主要取決于身高和體重,肩部、盆髖的橫徑以及身體各部位圍度的比例,但是影響其體型勻稱度的最基本因素依然是身高和體重的比例關系。克托萊指數是用來反映身體形態勻稱度的常用指標,由比利時人克托萊于19世紀中葉長期研究后提出。克托萊指數也常常被稱作“體重/身高指數”或者“肥胖指數”,是人體測量復合指標之一。 其計算公式為:[體重(kg)/身高(cm)]×1000,單位為克厘米(g/cm)。

表2 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和預賽隊伍后衛隊員身體形態統計表
根據表2可以看出,身高方面中國男籃后衛平均身高排在倒數第三位,表明和預賽隊伍相比中國男籃后衛隊員身高處于劣勢。隨著世界籃壇的不斷發展,籃球運動技戰術的不斷創新,使得該運動對身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身高已經成為籃球比賽中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身高與空間成正比,身材高大的隊員更有利于取得制空權,身材高大的后衛球員場上的視野也會更加的開闊。通過數據的對比分析,可以為中國男籃日后進行后衛的選材提供身高指標方面的依據,使其在與國外對手交手時,身高上不至于處于劣勢。
體重方面,中國男籃后衛位置隊員平均體重排在六支隊伍末位,差異性比較明顯。籃球是一項對抗性運動,尤其是經過近百年來不斷的發展,身體的對抗能力在比賽中也顯得日益重要。沒有很強的身體對抗能力作為前提,再好的技術在對手的高強度防守下也難以正常的發揮。運動員身體的對抗能力是與其力量素質成正相關的,而體重則是力量素質的基礎要素,體重是運動員骨骼、肌肉、內臟器官和脂肪等身體部位的綜合重量,反映籃球運動員的身體充實度和力量,它決定了比賽中運動員身體對抗能力。通過比賽錄像可以看到,由于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在體重上處于劣勢,在與對方球員進行對抗時,常常不能正常發揮自身的技術能力,一旦遇到強度高的防守時,投籃動作也出現變形,造成命中率低下,運球過程中也出現了過多的失誤,讓對手輕易反擊得分。在防守對方球員時,同樣由于自身體重過輕,身體力量和對抗能力不足,成為本隊防守端的漏洞,讓對手欲與欲求,輕易地得分。
克托萊指數方面,中國男籃后衛位置隊員平均指數依然排在末位。克托萊指數是反映人體形態發育水平以及勻稱度的復合指標,該指數體現了運動員的身體充實度,是運動員身體質量的重要評價標準。其大小可體現出運動員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體重與身高的比例是否合理,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該運動員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的優劣程度。通過分析,中國男籃后衛位置隊員克托萊指數和與賽隊伍相比處于劣勢,標明其身體的充實度差于對手,反映在比賽中就是身體的對抗能力處于下風。通過比賽錄像可以看到,在身體對抗能力強的對手面前,中國男籃后衛隊員常常被逼出失誤,因此,在日后的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其身體的對抗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比賽中很好的發揮自身的技戰術水平,取的滿意的結果。
(1)中國男籃后衛位置隊員平均年齡構造不如與賽隊伍合理,側面反映處出大賽經驗的不足,關鍵時刻心理素質太差,失誤過多。上場隊員缺乏足夠的活力,沖擊性不強。
(2)中國男籃后衛隊員體重劣勢明顯,體現出其力量素質較差,在比賽過程中,身體的對抗能力差。
(3)中國男籃后衛隊員身體充實度和與賽對手相比差異性顯著,其身高體重比例不如對手合理,身體對抗能力不足,造成其攻防兩端都不能正常發揮自身技戰術水平。
(1)合理選拔后衛人才,優化參賽隊員的年齡結構。
(2)在進一步加強后衛隊員技戰術的訓練和籃球意識的培養的基礎上豐富更要進一步加強其全方位身體素質的訓練,尤其是身體對抗能力的練習。提高運動員身體素質能力是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關鍵。
(3)在培養年輕隊員的同時也要加大對運動醫學、運動營養學等方面的研究,進一步完善運動員的醫療保健制度,科學地訓練、恢復,延長隊員的運動壽命,做到球隊年齡結構合理化。
[1]陳哲夫.中美籃球運動員基本形態與技戰術的比較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3,(02).
[2]徐真英,朱旭光,鄭文中.CBA與NBA球員年齡特征的比較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4).
[3]孫民治.21世紀籃球競技運動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1,21(1).
[4]孫玉龍.第28屆奧運會中外男籃外線隊員進攻能力的比較分析和對策研究.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