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衛東
(河南省原陽縣衛生防疫站門診部 原陽453500)
中國是世界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發生率較高的國家之一,患者常出現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的伴隨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15%,而其中又有50%以上死于出血[1]。本研究對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對比奧曲肽與抗利尿激素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確診為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臨床表現主要為嘔吐暗紅色物質及黑便,血總量500 mL以上,除外合并有其他器官慢性病,部分患者有出血性休克表現。其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齡(50±15)歲。所選患者的卡氏評分≥60分,無明顯內臟功能損壞,估計生存期4個月以上。將患者隨機分為奧曲肽組及垂體后葉素組各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特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基礎治療,包括禁食水、輸血、止血、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垂體后葉素組患者予0.3~0.6 mg/min的速度滴注垂體后葉素,奧曲肽組予25~30 μg/h的速度持續靜滴5 h奧曲肽,止血后減量維持24~48 h。兩組患者癥狀好轉并無毒副作用出現時逐步減量停藥,治療前后定時檢測血紅蛋白、脈搏和血壓等,并記錄藥物的不良反應。
1.3 療效標準 治療3 d后進行療效判定。有效:患者無嘔血、黑便,血壓和脈搏平穩,用藥后1 d內無繼續出血;復發:達到上述標準后再次出現嘔血或黑便;無效:用藥3 d后,仍有出血現象。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奧曲肽組療效優于垂體后葉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止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奧曲肽組平均止血時間為(27±15)h,發生不良反應4例(8%);垂體后葉素組平均止血時間(35±20)h,出現不良反應15例(30%)。奧曲肽組患者平均止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垂體后葉素組,差異顯著(P<0.05)。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發病部位位于屈氏韌帶以上,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等,應用奧曲肽治療可抑制胰高糖素的分泌和拮抗胰高糖素對內臟血管的擴張作用,從而獲得滿意止血效果,而對全身血液動力學影響小。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根據其實際情況確定治療方案,如手術治療、輔助中醫調理、西醫給藥等。以往多應用垂體后葉素治療,可使內臟小動脈收縮,門脈壓降低,發揮止血作用,但該藥具收縮全身性血管效果,易產生心腦血管嚴重并發癥,在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奧曲肽為環形八肽,人工合成,屬生長抑素長效類似物,具備生長抑素活性,除對胃蛋白酶、生長激素、胃酸、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進行抑制外,對其它擴血管物質如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的釋放也有抑制作用,使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增加,胃液反流減少[2]。奧曲肽是臨床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選藥物,具有副作用少、止血快速、效果顯著等優點[3]。
本研究結果顯示,奧曲肽組的療效優于垂體后葉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奧曲肽組患者平均止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垂體后葉素組,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較垂體后葉素的臨床療效顯著,止血迅速,可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1]楊小平,汪戈明,王燕霖,等.14肽生長抑素聯合垂體后葉素治療終末期肝病首次上消化道出血[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3,32(5):414-416
[2]劉嵬,章福彬,朱斌.奧曲肽治療老年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1,9(5):712-713
[3]陳觀榮,冼飛,寧觀林.垂體后葉素聯合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4):3 740-3 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