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蔡林 王國斌
(江西省九江市中醫院 九江332000)
鈣磷代謝紊亂是慢性腎臟病(CKD),尤其是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最為主要的并發癥。臨床相關數據表明,對于CKD患者來說,鈣磷代謝紊亂時間過長可導致患者出現骨和礦物質代謝異常、甲狀旁腺亢進、免疫功能減弱,轉移性鈣化等。不僅會對CKD患者臨床癥狀產生一定影響,還會增加慢性腎衰竭死亡率[1]。因此臨床上為有效延長慢性腎衰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往往采用保持鈣磷代謝平衡及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的方式進行治療。本研究分析排毒保腎丸治療前后慢性腎衰患者血鈣、血磷及iPTH的變化情況,證明排毒保腎丸能有效糾正慢性腎衰患者的鈣磷代謝紊亂。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慢性腎衰患者160例,入選標準:符合慢性腎衰診斷標準,低鈣、高磷患者(血清Ca<2.2 mmol/L、血清P>1.6 mmol/L);排除標準:妊娠哺乳期患者、血虛經閉患者及伴高鉀血癥、心力衰竭、尿毒腦等危及生命患者以及對本組藥品過敏者。將160例患者用數字表法隨機平均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中男38例,女42例,年齡30~71(57.15±13.16)歲;治療組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28~74(56.10±22.1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碳酸鈣片(國藥準字 H44024255,0.75 g/粒)1粒 /次,2次 /d;而治療組采用排毒保腎丸(本院制劑)治療,3 g/次,2次/d(以每日大便2~4次為標準調整服法)。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血鈣、血磷、iPTH變化;血鈣、血磷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iPTH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血鈣、血磷、iPTH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磷、iPTH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血鈣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對比 (±S)
組別 時間 Ca2+(mmol/L) P3+(mmol/L) iPTH(pg/mL)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63±0.39 2.06±0.56 1.78±0.23 1.94±0.48 2.60±0.45 2.16±0.36 2.76±0.61 2.51±0.37 236±23 203±20 259±32 240±18
慢性腎衰竭的重要并發癥主要包括鈣磷代謝紊亂及其骨病等。臨床醫學認為,鈣磷代謝紊亂可引起腎性骨營養不良,也稱之為骨骼病變。但隨著臨床實踐相關數據的不斷證明發現,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高鈣磷乘積以及高磷血癥等均可增強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并與透析患者患病率、病死率的增加關系密切[2]。中成藥排毒保腎丸為我院自制藥劑,由大黃蟲丸去虻蟲、白蜜,改白芍為赤芍,并在藥物劑量上稍加刪減而成。其中赤芍、生地黃起到滋陰養血的效果;煅干漆、桃仁逐瘀活血;熟大黃祛瘀排濕濁;甘草可補中氣,調和諸藥;炒水蛭、炒蠐螬通絡消瘀;杏仁潤肺胃;黃芩祛瘀熱:以上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使濕濁邪外泄,同時促進血脈通暢,達到氣血運行的效果[3]。此外還可以使小、中、大分子毒素等通過消化道有效排出體外,包括iPTH,從而促進甲狀腺素、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等水平的降低,達到糾正鈣磷代謝紊亂的目的。臨床實踐證明,大黃蟲丸可有效增加慢性腎衰患者尿量,加速磷排除,改善殘余腎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血鈣、血磷、iPTH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磷、iPTH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血鈣明顯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排毒保腎丸具有獨立降磷及降iPTH的作用,慢性腎衰患者服用排毒保腎丸能有效糾正慢性腎衰患者的鈣磷代謝紊亂。
[1]潘松球,黎琦.尿毒清觀察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鈣磷代謝及甲狀旁腺激素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0,32(1):64-65
[2]古力仙·熱依木,岳華,加米拉·沙依木,等.尿毒清顆粒對慢性腎衰竭主動脈瓣膜鈣化患者中鈣磷代謝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0,3(3):254-255
[3]鄧宏韜,吳偉,王國斌,等.排毒保腎丸治療以蛋白尿為主的1期慢性腎臟病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2,44(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