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向群
摘要:水電施工中的“綠色施工”理念、環境保護工作貫穿整個水電工程的建設過程,有助于及時解決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問題,使環境保護工作由被動治理污染變為主動預防和過程治理。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對水電工程的“綠色施工”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水電工程 綠色 施工
中圖分類號:TV5文獻標識碼: A
綠色施工是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以保持生態環境和節能資源為目標,在施工過程中控制能源消耗,控制用能效率。
水電施工不僅要改進傳統的施工技術,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還要重視在水電工程施工中的環境問題,以做好環境保護下作,緩解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實現雙贏。
一、水電綠色施工管理
1.施工期,水電工程施工具有工期長、強度大、機械化程度高的特點,主要環境污染源包括水污染源、空氣污染源和噪聲污染源; 同時,施工的開挖、占地等活動對陸生生態也會造成不利影響,施工期河道截流會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環境; 施工人員進駐對當地社會、經濟環境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施工期環保措施的主要內容包括: 生產、生活污水治理與回用,空氣環境保護,聲環境保護,生活垃圾處理,人群健康保護,邊坡擋護,渣場擋護,場地平整、排水設施,陸生生態恢復與綠化,水生生態保護,生態敏感區的特殊保護措施等。
2.運行期,水電是清潔能源,電站在運行期幾乎無污染物產生,主要的環境影響體現在生態影響上,包括: 水庫淹沒對陸生生態的影響; 水庫蓄水、水庫調節、大壩攔截、河道減水對水生生態的影響等。環保措施主要包括陸生生態保護措施與水生生態保護措施。陸生生態保護措施以林業資源保護與珍稀物種保護措施為主; 水生生態保護以魚類資源與珍稀魚種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主要措施有增殖放流、分層取水、下泄生態流量、修建過魚設施、人工營造魚類棲息地、設立魚類自然保護區等。
3.實施方案,對于工程現場的環保水保措施的實施方式,根據分標特點,劃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成標的環保水保工程; 一類是納入主體工程的環保水保工程( 非單獨成標工程)。 對于單獨成標的環保水保工程,需單獨完成工程的招標設計及施工圖設計。隨后,通常通過公開招標確定項目施工承包商; 承包商在實施過程中,接受監理和業主單位環保管理機構的監督、管理; 工程完工后,由業主單位會同監理單位組織合同項目的竣工驗收; 驗收合格后,項目竣工。納入土建項目合同的環保水保工程。在土建項目招標文件及合同中,明確規定承包商的環保水保責任,要求投標文件中有詳細的環保水保方案,并逐一計算各項環保水保工程量,逐一計列各項環保措施費用。
4.環境監測與調查,水電工程建設期間監測與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水環境監測( 含地表水環境、施工廢( 污) 水、飲用水) 。大氣環境監測( 含環境空氣質量、施工大氣污染源) 。聲環境監測( 含區域環境噪聲、施工聲源、聲環境敏感點) 。水土保持監測( 包括邊坡、渣場、道路、施工場地等) 。陸生生物調查、水生生物( 餌料、魚類) 調查等。監測范圍包括主體施工及影響區、施工道路及影響區、施工企業及影響區、移民安置及影響區。監測點位的布設重點考慮了污染源與敏感點的分布,同時設置必要的對照點位。
二、水電綠色施工中的技術管理
1.目前,水利水電工程有很龐大的工程規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多種技術協同合作。對整個水利水電施工來說,技術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優良的技術管理不但可以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還可以加快施工進度,進而起到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2.將綠色施工理念納入技術管理中,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完善綠色施工管理制度,開展綠色施工考核工作。制定綠色施工專項技術措施或施工方案,針對現場環境保護和人員安全等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進行綠色施工教育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綠色施工意識。
3.加強技術監督。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現場執行情況的監督,保證工程在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前提下,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改進綠色施工技術,從而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4.建立健全技術組織管理制度。項目的相關技術人員要進行責任分配,實行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三、水電施工中的“綠色施工”
1.濕法生產工藝沖洗砂石料用水量較大,廢水排放主要為篩分車間,制砂車間生產過程中的沖洗水,在洗選過程中有大量的有用細顆粒流失。為減少石粉(或泥土)的對外排放量,提高經濟性,大多對沖洗廢水和流失的細顆粒加以回收利用,外排的廢水要求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人工砂石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水的處理方式一般有如下兩種:砂水沉淀分離和廢渣機械脫水(回收細砂和石粉)。采用廢渣等自然存放脫水,沉淀后的清水循環利用處理工藝,可有效降低廢水處理系統的投資,操作運行較簡單,但自然存放脫水受天氣影響較大,廢水處理效率將受到限制;采用廢水濃縮、廢渣機械脫水(回收細砂和石粉)處理工藝上投資較高,但因機械脫水干化不受天氣影響,運行效率高,排放指標容易滿足要求,在實際工程中,應充分考慮成本的設備類型、天氣、排放標準等多種因素,對比選取最優的廢水處理工藝。
2.采用干法生產的人工砂石系統雖然用水量較小,但粉塵污染較大,需要采取相應的除塵措施,如噴霧除塵、密閉噴水除塵和除塵器除塵等。噴霧除塵和密閉噴水除塵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多,噴霧除塵比較適合于局部小范圍降塵;密閉噴水除塵對設備會造成影響;布置除塵車間,對破碎車間和篩分車間揚塵部位密封,并安裝除塵設備,以降低系統內粉塵污染,采用袋式除塵器將粉塵進行收集儲存并回收利用。
3.根據砂石系統運行經驗,大部分噪聲污染是物料與鋼結構件、料倉、溜槽等碰撞、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因此在設計這些構件時,盡量在與物料碰撞,摩擦的部位形成料襯,從而達到減少噪聲污染的目的,如對所有膠帶機下料斗,采用存料卸料形式,即骨料在下料斗不直接與鋼板碰撞,先通過斗內存料再卸料,噪聲的產生與使用的材料有極大的關系,特別是篩分車間的篩網、布料器結構、漏斗、溜槽等對噪聲的產生影響很大,可以通過在底板上鋪設緩沖橡膠墊板等,達到降低噪聲污染的目的,棒磨機等高噪聲設備及主要的噪聲源宜采用封閉吸聲、消聲隔音板降噪;料倉、篩分樓機架等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也能起到相對降低噪聲的作用。
4.為確保開挖邊坡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可對開挖邊坡進行保護綠化。巖石開挖邊坡通常不具備植被賴以生長的土壤、水分及養分條件,而且巖質石壁坡度較大,雨水極易沖刷坡面,故巖質邊坡植被保護難度較大,巖質邊坡綠化必須的兩個條件,即形成植物賴以持續生長的種植基質及種植基質能永久固定在巖面上,目前在邊坡綠化保護工程中,一般的辦法可分為;工程綠化措施和植生混合料綠化措施。工程綠化措施是國內使用較廣泛的方法,即在加固邊坡后,采取不同的方法在邊坡上固定相應結構,然后設置盆景或者種植植物。目前我國主要應用的工程綠化措施包括階梯臺階法、飄臺法、魚鱗穴法、燕巢法及鋼筋混凝土框格懸梁技術,上述方法為巖質邊坡傳統的綠化方法,簡單易行,但施工速度緩慢,工程量巨大,投資較高,它們適用于對景觀影響輕微或綠化時間不急迫的工程;植生混合料綠化措施是由國外引進的綠化措施,利用特制噴混機械將土壤植物種子、腐植質、有機質、保水劑等加水后噴射到巖面,形成植物賴以持續生長的種植基質,主要方法有液壓噴播、客土噴播、噴混植生法,這些方法可以快速將種植基質固定在巖質邊坡上,綠化效率高,但技術要求較高,并且需要定期檢查維護。
四、結束語
我國的水電資源豐富,對于建設水利水電工程來說,要將綠色施工理念貫徹其中,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重視綠色施工,加強綠色施工技術,將綠色施工運用于整個工程建設中。綠色施工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將獲得社會效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