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內的語文學習和課外的語文活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語文和其他工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掌握它,必須通過反復地練習和運用才行。主要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資源;開發;利用
課內學習的語文基礎知識在課外得到運用,會提高學習興趣;廣泛的課外語文實踐,使我們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得到充分的運用與練習,更容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熟練的語文技巧。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
1.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上,教師比較注重課堂上的教學過程,而忽視了課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如果單單只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言傳身教是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習到有用的知識的,因此要正確設置初中語文課程內容,學生要積極地在有限的課程設置的情況下,多加強課外的學習,才能保障學習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2.教學方法陳舊
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下,采取以教師“滿堂灌”為主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枯燥無味,進而失去學習的
興趣。
3.互動式教學缺乏
由于教師教學水平和素質因素,使得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較少,在課堂上很難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地面對自己的初中語文學習和接受能力。在參與課堂活動時顯示出不夠積極的態度。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啟發學生主動思考
學生總會將學校所學到的課程或教學內容與家人進行分享,而家人也都會給予學生高度的肯定與實質回饋。在本教學方案中,有一項活動是找家人、教師、同學分享自己制作的未來名片,并請他們填寫建議或回饋。這種師生的鼓勵互動,在無形間鼓舞學生朝著夢想前進,也讓學生感受到他的未來志愿是被認同的,被支持的。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讓他可以在實現自己未來志
愿的過程,繼續堅持下去。
通過課外小說、漫畫、電影DVD等,讓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翻閱,也可以帶回家自行觀看。學生在觀看書籍或電影時,多少都能對未來想象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并且在課堂教學外,繼續接觸未來想象議題,進行潛在課程。學生具有決定最有價值的未來之能力,能制訂實行未來志愿的計劃,并具備執行的能力。整體而言,學生懂得要先具備前瞻性思考能力預測未來趨勢,透過批判性思考與價值澄清的分析,決定出最能展現社會價值的志愿,成為世界公
民,并且制訂計劃努力執行。真正達到“能夠創造有價值的未來”這個學習目標。學生一開始都很快地想到自己以后的志愿,但是當學生要去思考這個工作在社會上存在的意義與所具有的社會價值時,他們先是愣住,接下來開始很認真去思考這個未來志愿具有什么樣的社會價值。一旦想出來后,會發現學生對自己的志愿感到很開心,也覺得這樣的工作很有社會價值。他們也開始覺得自己可以不用等到長大就可以當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2.培養目標的全面性
啟發式教學思想強調教學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特別是心理發展的過程,認為教學的著重點在于,在使學生掌握“雙基”的基礎上,不斷發展他們的心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心理能力是整個教學工作的、立足點和著眼點。同時,教學中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德育,使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也得到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學習需要、動機、情感、意志等。智育中有德育,德育中有智育。在啟發式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來學習語文、獲取知識,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獲取語文知識能力作為根本任務。
3.倡導教師主導下的有意義的活動教學
啟發式教學思想強調“知行合一”,認為學習是知與做相統一的主動行為。因此,倡導教師主導下的有意義活動教學。強調教師在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內設置學習任務,讓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判斷力等去解決新問題、完成新任務,強調讓學生面對適度的學習困難,以提高學生的智力參與度,促使學生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對學習任務所內含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體驗與感悟。語文教學是在教師的主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發展智力的過程,是學生語文認知結構發展的主要途徑。學生的語文認知結構在語文教學中的不斷發展,是一個語文認知結構的組織和再組織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語文認知結構逐漸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進化。
4.加大對課外閱讀教育投入經費
對于加大投入教育經費,通過調查,除了教科書和工具書外,其他課外資源在初中語文日常教學中的開發利用率很低,尤其是電視、投影、課堂教學中的辯論會、研討會、公共設施、具有實踐性的采訪、報告會等利用率都在10%以下。
參考文獻:
[1]潘云忠.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J].文學教育:上,2014(05).
[2]曾文.試述初中語文教學課外資源的有效利用[J].現代交際,2014(03).
作者簡介:薛薇,女,1971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第十中學,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