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近,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蛋白質含量極高的山雞,又將迎來熱銷。
山雞又稱野雞、雉雞,蛋白質含量高達30%,是普通雞肉、豬肉的2倍,脂肪含量卻僅為0.9%,是豬肉的1/39、牛肉的1/8、雞肉的1/10,基本不含膽固醇,是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野味食品。因此,山雞歷來為皇家貢品,據傳,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贊嘆不已,曾寫下“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的名句。
《本草綱目》記載:野雞補氣血,食之令人聰慧,勇健肥潤,止瀉痢,除久病及五臟喘息等。經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測定,山雞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21種之多,其中有多種是人體自身所無法合成的,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鍺、硒、鋅、鐵、鈣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兒童營養不良、婦女貧血、產后體虛、子宮下垂和胃痛、神經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療效,對人體的滋補功能遠高于久負盛名的甲魚、鰻魚等。另外,山雞中鍶和鉬的含量比普通雞高10%,有防治癌癥的作用。
同時,山雞還具觀賞價值。節日送山雞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有吉祥如愿之寓意。同時,它的羽毛因別具特色,還可制成羽毛扇、羽毛畫、玩具等工藝品。英國國防部甚至把它做成了防彈衣。
在眾多山雞品種中,七彩山雞養殖近年來倍受矚目。
故事:養七彩山雞 圓買房夢
季紅霞,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三公村考出去的第一個女大學生。2007年,她做了一件讓鄉親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這位都市白領,放棄城市生活,回村養雞了。
季紅霞大學畢業后,和男友在杭州打拼7年,積攢了5萬元的存款,但當時杭州一套房子要30萬,為了加快買房的步伐,他倆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可本錢就5萬元,能干什么呢?
為了實現買房夢,這對年輕大學生重回農村,走上了養山豬、養山雞的不尋常之路。
山雞養殖中,他們曾遭遇種種磨難:黃鼠狼夜襲,小雞死傷遍地;洪水沖毀雞舍,2000多只雞全部淹死。期間,鄉親們對他們的誤會、冷嘲熱諷,也給他們很大壓力。但年輕的他們憑著一股倔勁,從未放棄過努力。為了推銷產品,他們免費給客車印名片,順便把自己的聯系方式印在名片的背面,這種成本低、見效快的宣傳方式,果然吸引了蘇州、合肥的客戶找上門來。短短幾年,他們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2013年,依靠養山雞和野豬,季紅霞實現銷售收入300多萬元。
七彩山雞養殖技術
七彩山雞1986年從美國內華達州引入我國,因其羽毛華麗、七彩斑斕而得名,曾被歐洲華僑譽為“龍鳳雞”、“鳳凰雞”、“吉祥鳥”,香港人稱之為“財神鳥”。具體來講,七彩山雞又分為以下幾種:
1、大型七彩山雞 由美國選育出的新的商品肉用山雞品系,體重比標準品種要重200-300克,肉味鮮美,適合家養。
2、六彩山雞 屬標準品種,適應性強,成年公山雞體重1500-1700克,成年母山雞體重1250克,產蛋量80枚左右,每枚蛋重30克。
3、重型七彩山雞 由美國培育的新的超級肉用七彩山雞,20周齡可達到上市體重,體重比大型品系要重200-300克,公山雞體重可達2公斤以上,母山雞產蛋量略低。
4、黑化七彩山雞 又稱黑化雉。成年公山雞羽毛顏色有點像孔雀,母山雞羽毛黑褐色。目前國內有的種場自己選留建系,屬七彩山雞的突變品系。生產性能和體重與七彩山雞無明顯差異。
5、黃化山雞 美國有此品系,羽毛淺黃色,突變率較低,產品多作為標本。
6、白化山雞 又稱白化雉。公母山雞的羽毛全部為白色,生產性能與七彩山雞接近。
一、場地建設
合格的場地建設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創造防疫保健條件和節省成本。場址選在農田中不利排水,濕度大;選在農村中央污染大;選在離市場太遠則信息不靈,且增加銷售費用;選在繁雜地段噪音大,造成山雞應激。為減少運輸等費用和便于了解市場行情,場址可選擇在大城市附近的郊區。前期投入資金不足的,可以利用現有空房、倉庫、屋前屋后空地等加以一定的改裝就可做雞舍,以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理想的場地為:
1、地勢高燥:在平原地區應選擇地勢高燥,稍向南或東南向的地方建場;山區、丘陵地區應選擇山坡的南面或東南面建場。土質均以砂質土為好,以利下雨后排水,避免積水。優越的地勢可使雞舍通風、光照、排水的條件良好,且能避免西北風,使雞舍冬天易保溫,夏天不悶熱。
2、交通便利,環境幽靜:場址要求交通便利,但又不能設在交通繁忙的要道和河流旁,也不能設在村莊或工廠旁,最好距要道2000米左右,距一般道路50-100米左右。規模較大的飼養場最好單獨修筑道路通往交通要道。場址距離其他畜牧場最好達到200-300米以上,以利于防疫。
3、水源充足:要求水質清潔衛生,符合標準。場地的土質最好是透氣、透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這種土質沒有粘性,否則雞的羽毛易被弄臟,易感染病菌。
4、電源可靠:飼料加工、孵化、育雛、照明等都需要用電,特別是孵化期間,停電對其影響很大。因此,電源必須有可靠保證,為嚴防突然停電,宜備有發電機。
5、足夠的面積:與一般蛋、肉雞場相比,雞舍建筑占地面積大,且場內需留有一定的空地,用以種植青綠飼料,以便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青綠飼料供應。有條件的還可留地種植一定的谷類飼料。
雞舍的建筑可因陋而簡,不需大興土木,通過減少固定資產投入,從而降低固定成本開支。雞舍要求保溫性能好、便于通風干燥、便于清潔和消毒、有利于防疫和操作,育雛舍與育成舍要隔開20米以上。雞舍的設計特別是成雞舍的設計應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如自然光照等),宜采用開放式,而不宜采用封閉式。
育雛室在選址和設計上尤其有著特別的要求:屋頂結構為雙落水式,檐高2-2.5米,長25米,寬6米;內設5間,每間的南側都留有走廊,靠清潔道最近的一間為飼養員操作間,這樣一幢雞舍可育雛雞2000只以上。在構造上,應注意以下五點:
①加網。七彩山雞喜歡亂竄亂飛,門窗要有鐵絲網尼龍網防護,網眼為0.5×0.5厘米,為防七彩山雞啄破或鼠類咬破,離地一米內的網不能用尼龍網。
②保溫。頂部應設置保溫隔熱板,為防止風從門直入,門外側應設有用棉布或麻袋做成的門簾。
③供溫。要有供溫設備,如地下煙道、熱氣管、育雛傘、紅外線燈泡等。
④通風。墻上部和墻腳離地35厘米處均應開有便于通風的窗子。或者在房頂部開通風窗,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排氣扇通風,排氣扇要選微風量的。
⑤地面及墊料。地面應為水泥地,并鋪上鋸屑或碎谷殼做墊料,室內不能有鼠洞或鼠類。
二、飼養管理
1、飼養 5-10周齡的雉雞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齡的每天喂3次。飼喂時間應早晚2次盡量拉開時間間距,中間再喂1次。
2、網養密度: 5-10周齡每平方米6-8只,如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則每平方米3-5只,雉雞群以300只以內為宜。11周齡每平方米3-4只,將運動場面積計算在內,每平方米為1.5-3只,按雌雄分群飼養,每群100-200只。
3、光照:留種用的雉雞,應按照種雞的光照要求,分別對雄、雌種用雉雞適時達到同步性成熟來管理。對于肉用雉雞,采用夜間增加光照來促使雉雞群增加夜間采食、飲水,提高生長速度和脂肪沉積能力。
4、日糧營養:夏季酷暑和冬日嚴寒時,應提高雉雞日糧的能量水平,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以保證育成期的生長發育所需。
三、適時合群配種
雞群的公母比例對種蛋受精率有很大關系。實踐證明,公母雞配偶比例以 1:6 為宜,種蛋受精率高達 89%。為了保證在配種旺期公母比例為 1:6,在開始合群時以 1:4-5 放入種山雞。配種過程中,隨時挑選出斗傷和無配種能力的公雞,而不再補充種公雞。這樣在整個繁殖期公母比例基本維持在 1:6,可保持種公雞的穩定性,減少因調整造成爭斗傷亡。
四、保護“王子雞”
1、公母雞合群后,公雞之間會發生強烈的爭偶斗架,經過幾天的爭斗,產生了獲勝者“王子雞”。一旦確定了“王子雞”的地位,雞群就會安定下來,有利于提高種蛋的受精率。“王子雞”多是些發育好、體型大的青壯年公雞,不要輕易抓走“王子雞”。
2、“王子雞”常控制其他公雞參加交配而影響受精率,這是其不利的一面。可在雞舍內和運動場設置屏障或隔板,倒掛一些樹枝等,隔成很多小區用以遮擋“王子雞”的視線,使其他公雞有機會參加交配,增加種蛋的受精率,減少公雞傷亡。
五、做好衛生防疫
1、食槽、水槽和飲水器每天要刷洗1次,每周消毒2次,每周消除1次積糞,同時平整運動場地。雨后及時排除積水,保持圈內干燥、通風,定期殺蟲滅鼠,妥善處理死雞。
2、在雉雞的育成期間,應將留作種雞所應做的防疫工作完成,在育成期如果是網室平養,應預防球蟲病和禽霍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藥物進行預防。
六、特別養殖要領要牢記
1、夏季要適當補充維生素C,有助于增進食欲和提高產蛋量。母雞產蛋期需要適當補鈣,如缺鈣則蛋殼明顯變薄,極易破損。但補鈣應適量,喂鈣過多,會影響其它營養物質的吸收,還會使蛋殼表面粗糙不光滑而造成難產。
2、喂飼時間:早晚氣候涼爽,雞采食旺盛,中午氣溫高,雞的采食量一般會減少,早晨應提前,晚上要推遲。要少喂勤添,采用濕喂法,還可以加喂一些青草、蔬菜等。夏季要保證隨時供應清潔的飲水。
3、干燥季節要避免陽光照射,采取降溫措施。6月中旬至7月末天氣炎熱,陽光直射會影響公雞的性活動,減少交配次數,使種蛋的受精率下降。因此,如果運動場周圍沒有足夠的遮蔭樹,應在運動場頂壁加蓋炕席,往運動場噴水降溫,使雞不受熱,以保持較高的交配率和受精率。
4、山雞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飼養場地的突變、特殊音響、生人接近等都屬于不良刺激,可能引起山雞的驚群、炸群。因此要做到:一是不輕易換飼養員,工作服的顏色要固定,按制定的工作程序操作。二是謝絕參觀,既可防止生人驚擾,還可減少疾病傳播。三是抓雞、集蛋動作要輕要穩,以保持雞群的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