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紅
(新疆公路工程咨詢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
某高速公路為公路—I 級,設計行車速度為120km/h,路基寬度為28m,主線段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采用4cm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AC—13)+5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中面層(AC—16)+7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AC—25F)。本公路的瀝青面層由拌和廠統一拌制而成,然后經運輸車輛運輸到施工現場,由攤鋪機進行混合料的攤鋪施工,再進行碾壓施工,最終達到路面密實、平整等要求。鑒于本工程瀝青面層是施工的重點環節之一,為了能有效地提高本公路瀝青面層施工質量、防止瀝青面層質量通病,結合以往工程實踐經驗,從瀝青面層的材料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調整、混合料運輸以及攤鋪等環節提出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為了能有效地控制瀝青面層施工質量,該工程瀝青表處面層所用材料的各項指標都要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的具體要求進行選取。
應當選取潔凈、干燥的粗集料,粗集料要具備足夠的強度和抗沖擊性等,對于粗集料的質量以及粒徑大小同樣要滿足規范要求,選取進場的粗集料應當按規定進行堆放。另外,本工程對石料與瀝青的黏附性要求不少于四級,從而增強瀝青與石料之間的黏附。
細集料可選取天然砂石屑的混合料,重點是確保細集料干燥且不存在雜質。
本工程選取的填料采用石灰鹽或巖漿中的強基性巖石增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同時選取填料用量不宜過多,應當控制在集料總量的2%以內。
瀝青是本工程材料選取重點之一,其相關標準應當符合規范要求,所有要進場的瀝青都必須有質量合格證明。對于進場后的瀝青,應當根據其不同強度等級以及廠家分開堆放,同時采取防水防護措施。
不同階段對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有不同要求。本工程結合規范以及實踐經驗,對不同階段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要求如下。
該階段重點是明確混合料中各種礦料組成,使得規定的中值線與所調配的礦料級配曲線相重合,再測定出試件穩定度等各項指標。
該階段重點是明確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使礦料合成級配接近規定級配范圍的中值。應注意的是,為了能達到供料均衡,需要不斷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最終結合目標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再采取馬歇爾試驗,選取最佳油石比。
該階段所做的各項試驗,如鋪筑試驗路段、馬歇爾試驗等,目的是最終確定出符合施工需要的配合比。
進行瀝青混合料攤鋪前,首先應當對各個工作面進行檢查,確保其符合攤鋪瀝青面層的要求。同時需要加熱瀝青材料以及集料,一般瀝青加熱溫度控制在150~160℃為宜,集料的加熱溫度控制在10~30℃為宜。結合工程實踐經驗,本工程采取通過導熱油加熱瀝青材料,燃煤加熱集料的措施,可有效地確保瀝青材料的均勻受熱。對攤鋪所需要的瀝青混合料,結合生產配合比設計對混合料進行拌和,在使用前確保瀝青混合料的均勻一致性。
對于運輸混合料到施工現場的運輸車輛,為了防止其碰撞到攤鋪機,應當停靠在距離攤鋪機前10~30cm 處。在卸載混合料時,運輸車輛要掛空擋,運用攤鋪機來推動前進,從而保證攤鋪層的平整度。進行攤鋪的時候,攤鋪機的前面等待卸料車應不少于5 輛。如果混合料已經離析、結成團塊或在運料車輛卸車時滯留于車上就要廢棄,并且也要廢棄那些低于規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水淋濕的混合料。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就要對拌和質量進行嚴格檢查,如果有混合料不符合要求,就不能鋪筑。混合料運輸到工地以后,也要嚴格檢查溫度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結合工程實踐經驗,應當采取嚴格的措施控制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不同情況的溫度控制要求見表1。

表1 瀝青混合料攤鋪溫度控制要求(單位:℃)
3.3.1 透層油
基層施工完畢攤鋪瀝青面層前,基層表面要澆灑透層油。灑布的透層瀝青應滲透入基層一定深度,不允許在表面流淌,并且不得形成油膜。如果遇到大風或即將降雨時不得澆灑透層油。應該按照設計的要求,一次澆灑均勻,如果有遺漏,就進行補灑。澆灑透層瀝青后,嚴禁車輛、行人通行。
3.3.2 混合料的攤鋪
面層采用浮動均衡梁控制攤鋪厚度和平整度。攤鋪機兩側各安裝一臺基準裝置,每副裝置的前端基梁上裝有可上下伸縮的“雪橇板”,滑行在下承層的表面上,后端基梁也裝有“雪橇板”,滑行在已攤鋪的瀝青混合料表面上。由于基梁裝置的“雪橇板”能上下自由伸縮,因而可消除下承層和攤鋪層表面的局部不平整,使攤鋪層既達到了設計標高和厚度,又提高了平整度。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結合拌和機產量、施工機械配套情況及攤鋪層厚度、寬度確定攤鋪速度,同時符合2~6m/min 的要求。在鋪筑進行過程中,攤鋪機螺旋送料器不停頓地轉動,兩側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斷面上不發生離析。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厚度為設計層厚度乘以松鋪系數,松鋪系數通過試鋪碾壓測定。在路面狹窄部分或加寬部分可用人工攤鋪。
瀝青表處的每層用輪胎壓路機與振動壓路機組合的方式進行碾壓,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階段進行,碾壓路段用小紅旗標明,三階段界限分明,便于司機辨認。初壓和終壓采用振動壓路機靜壓,初壓兩遍,終壓不少于兩遍;復壓采用16t的膠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壓路機在構造物接頭處、拐角和加寬部分無法壓實時,采用小型壓路機或夯板壓實。
鋪加寬段前將邊緣切齊,清掃干凈,并涂少量黏層瀝青。碾壓時先在已壓實部分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0~15cm,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實路面10~15cm,充分將接縫壓實緊密。上、下層的縱縫錯開15cm 以上,表層的縱縫應順直,宜留在車道區劃線位置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錯位1m 以上,橫縫采用平接縫。施工時,攤鋪機在接近端部前約1m 處將熨平板稍稍抬起駛離現場,用人工將端部混合料鏟齊后,再予碾壓。然后用3m 直尺檢查平整度,垂直刨切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時成直角連接。從接縫處起繼續攤鋪混合料前用3m 直尺檢查端部平整度,當不符合要求時,及時處理。
本文通過結合工程實踐經驗,針對瀝青面層施工經常出現的一些質量通病問題,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同時筆者認為,施工現場應當加強質量管理,責任到人,職責到位,發現問題及時向業主反饋,及時處理。項目部應嚴格實行質量自檢、互檢和交接檢的質量管理制度,避免質量通病的發生。
[1] 葉天士. 淺談瀝青混合料施工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7):30-31.
[2] 馮國劇,王健. 瀝青路面的施工控制[J].經濟師,2009(4):28-34.
[3] 陳紅軍. 淺談瀝青路面的材料及施工質量控制[J].西部探礦工程,2009(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