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明
摘 要:對比傳統的觀測技術,測量方向的控制測量技術,在設定好的精度及成效上,凸顯了獨有的特性。應用GPS的礦山控制測量,能適應礦區內復雜的地表變形、表層沉陷及山體過多等影響。在有著惡劣特性,地形地貌較為復雜破碎的地段內,仍能靈活保證控制測量的精度和質量。利用GPS進行控制測量這一新技術,不受原有的通視限制,節約了成本,促進了測量成效的提升,潛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控制測量方向 礦山測量 基本應用
中圖分類號:TD1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a)-0027-01
GPS控制測量方法,具有更高的精準性和穩定性。它接納了載波相位特有的動態差分,被用在慣常的工程放樣、查驗區段內的地形、多樣的管控中。從現狀看,礦山測量原有的精度有所提高,然而,對于設定好的控制精度,還是存留著一定的差距。勘測人員要吸納新穎知識,歸結得來測量經驗。在這樣的根基上,有效控制平時的測量精度和方法。
1 設計可用的控制網
1.1 概要的方向管控
在選取出來的礦區以內,要預設控制網。例如:根據某地段固有的地質特性,選用了帶有GPS特性的控制網。控制網預設的主體形式,是網絡固有的邊連接;設定好的平均長度,被限縮在0.3 km范疇內。最弱的那個邊上,設定好的相對誤差,不超出1/40000。接收機特有的標稱精度,設定出來的固定差,要被限縮在10 mm以內;有著比例特性的誤差系數,被限縮在20 ppm以內。在這樣的區段內,布設好的控制點,涵蓋了五個特有的起算點、六個特有的加密點。查驗規定的技術要求,符合定位測量這一規范。
1.2 查驗地形及選點
控制測量方向,就要明辨礦山固有的地形狀態,選取出可用的控制點,并明辨地段以內的埋石情形。先要在描畫好的圖紙之上,進行原初的設計;在這以后,再依循設定好的多個點,到礦區這一地段中,進行查驗及選點,以此明辨選取出來的點位。設定的這些點位,要便利地段以內的交通,便利接續的查驗及存留,還要保證固有的根基穩固。
例如:選取出來的某礦山,偏多的地段,都帶有安山巖及特有規格的片麻巖。為此,選取了很穩固的巖石,以便刻上明晰的地理標志。添加紅油漆,便利接續的標識存留。這樣做,也限縮了成本及耗費掉的定位時間。
1.3 GPS架構下的測量精度管控
測量時段內,選取有著單頻特性的接收機,作為查驗儀器。標識出來的精準度,被設定成6 mm這一高程。GPS特有的方向辨識,以及接續的測量管控,要依循如下規則。
首先,不要重復建構既有的觀測站;設定好的觀測時段,要被管控在1 h以內。觀測必備的衛星,要超出150這一層級的高度。
其次,帶有實效特性的觀測衛星,要超出四顆。點位幾何架構下的強度因子,也即POOP,要被限縮在六個以內。預設的采樣隔斷,要超出15 s。
再次,對中整平特有的精度,要符合預設的水準。觀測點位范疇內的對中誤差,不要超出3 mm。觀測時段的前后,都要明辨天線既有的高度;比對得來的較差,也要被限縮在3 mm。
2 細化的應用路徑
當前技術背景下,各項既有的測量工作,礦區通常的測繪,都很難脫離開慣用的圖紙測繪、礦區范疇內的地形描畫。然而,伴隨經濟的發展,礦區原有的資源耗費,也帶有遞增的傾向,礦區建設原有的速率,也在不斷提快。這樣的態勢下,礦區特有的測量方向,也應當被更替。
決策者要明辨大量的可用信息,因此,測繪得來的圖紙,要帶有可以查驗的特性。管控測量方向的特有主體,要對慣常用到的地形查驗,進行更替及修補;經由補測這一手段,來修正帶有偏差的查驗結果。有著規劃特性的地形圖、專用架構下的地籍圖,要整合慣用的測量路徑,帶來測量范疇內的便捷性。比對傳統架構內的測量技術,GPS特有的方向管控,能縮減定位時段的工作量,提高工作速率。
2.1 辨識地面方向
通常來看,在預設的時段以內,要經由測量,明辨地面點固有的水平方位,以及水平態勢下的高程。依循測量得來的數值,比對原初的數值,就能明晰水平方位的位移、地段內的下沉數值。這樣做,為接續的變性分析、關聯的測定等,都供應了可查驗的根據。
慣常用到的方向管控,是先在區段固有的地表之上,布設明晰的基準點、帶有變形監測特性的觀測點;把方向管控中的這些點,整合成新的管控網絡。用預備好的全站儀,查驗監測網固有的邊長、設定出來的監測角度;用合規的水準儀,來明辨測點特有的高差。經由比對及運算,得來監測網架構內的、各個點特有的水平方位、可以查驗的高程。
2.2 工程測量預設的管控
RTK這一新技術,在礦山查驗及測定中,凸顯出了側重價值。慣常用到的測量方向判別及管控,要投入偏多器械,耗費掉偏多勞動。為此,有必要創設帶有快捷特性的測量路徑。設定好的觀測地段,被劃歸成丘陵及林區,森林布設的概率,還是偏高的;銜接好的控制網,沒能達到期待中的密度,因此,通視成效不是最優。這樣的態勢下,慣常見到的方向管控,就很難辨識工程方向。
RTK特有的管控技術,用于打大多數的測量工作中。它有效彌補了舊有方式的弊病,在選取好的礦區以內,能經由測繪,描畫出地形地貌特有的圖例、帶有鉆孔放樣特性的圖例。這些描畫出來的圖例,能讓人辨識縱橫方位的斷面圖,從而預設可用的測量方向。
應被注重的是,真正去查驗之前、查驗終結后,都要比對既有的觀測控制點。只有這樣,才能預設精準參數。覆蓋著林木的地段、偏深的山谷地段,GPS特有的測量管控被限縮。為此,要協同慣用的航空攝影,以及其他范疇內的方向管控,以便得來精準的數值。高程異常的疑難,也應被注重。在設定好的測區以內,布設帶有均勻特性的控制點,獲取可用的轉換參數。
3 結語
利用GPS布設好的控制網,帶有穩固的架構,經觀測得出的點位,帶有集中的總傾向。搜集得來的數據,質量層級很高,平差解析得來的成果,也帶有穩定、可靠的優點。在明辨測量方向后,要創設局部范疇內的控制網。布設可用的全面網,以便限縮耗費掉的觀測量,促進效率的提升。對邊長偏短的基線,要預設偏低層級的精度。因此,若設定了高層級的管控精度,則要回避掉偏短的邊長。新穎的方向管控,替換掉了舊有的測量路徑,帶有成本偏低、工期偏短等獨有優勢,延展了測量實效。
參考文獻
[1] 吳德領,廉孟超.GPS技術在礦山控制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2,31(31):87-88.
[2] 宋小剛.礦山山區控制測量中GPS技術應用[J].科技風,2011(8):50.
[3] 令紫娟.礦山測量信息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西安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