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成
摘 要:主要就如何在教學中運用微信進行分析探究以借助微信促進教學方式和教學的形象化、趣味化和有效性的提升。
關鍵詞:微信平臺;教學;情感
微信參與教學,首先幫助傳統教學走出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之間通過手機微信在方便之余就可以進行相互交流、溝通。其次,微信不僅能夠支持發送文字、視頻、語音和圖片,而且還能夠及時推送消息,快速傳播教學資源,促進教學資源的分享和利用,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
一、微信在教與學中能使用優勢
1.實時性的接收消息
微信的特點之一就是實時處于在線狀態,永不掉線。在網絡通暢的環境下,可以實時接收到他人推送來的消息,這樣保障了消息傳遞的及時性,保證了教師和學生交流的連續性。
2.高時效、高精準的消息推送
消息一旦發送,就會通知接受者,發送和接收消息具有同步性。因此消息接收者是被強制閱讀推送消息的,而且消息的抵達率是百分之百,保證了消息傳送的完整性。
3.內容的豐富性
微信支持發送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還支持多人語音對講。師生之間交流時可通過手機或電腦快速發送消息內容。這種多形式的交流方式,便于人們選擇合適的方式,快速達到各自的目的。
4.運行成本低
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師生之間交流通過電話、短信或者面對面。面對面交流缺乏實時性,而相對于電話和短信而言,微信具有運行成本低的特點。而且微信可以直接通過聯系方式添加好友,便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
二、如何利用微信搭建教與學的平臺
1.使用微信公眾平臺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微信平臺能夠創設不同的分組,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分組設置不同的學習內容供學生學習,而且也可以通過“自動回復”功能讓學生根據學習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也能讓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更清楚的掌握。
如以高中選修課為例,高中數學選修課主要有“不等式”“幾何”“直線與橢圓的關系”等內容,選修課的設立旨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擅長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學習。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針對不同的選修內容和同一選修課程中的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推送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因材施教。在選擇推送選修課學習資源和內容的時候,首先要對自己的公眾平臺進行設置,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推送方式。
使用分組推送功能,便于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需要教師按照不同的分組設置不同的學習資源,供學生學習。教師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再通過分組推送功能,把不同難度系數的學習資源按照分組進行推送,不僅幫助學生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而且也節省了學生選取資源時浪費的時間。
2.利用微信中的朋友圈功能,快速傳播教學資源
微信中的朋友圈可進行資源共享,教師或學生把自己擁有的教學資源可通過朋友圈分享,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例如,以高一人教版數學第一章的第一節“集合”為例,作為高一新生剛接觸高中知識,在對知識點的學習上難免有很多困難存在。而作為教師來說,也不可能僅用課堂上的時間讓所有學生對知識點和重難點做到熟練掌握。因此,教師在課下的時間以錄制微課堂的形式,將“集合”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做一詳細講解和說明,再把錄制的課堂微視頻分享到朋友圈中,供學生分享和學習。這樣,學生可以在需要對本節知識進行復習鞏固的時候,隨時從自己的朋友圈中打開學習。而且,當進行總復習的時候,教師直接使用錄制的視頻進行復習。這樣快速、便捷的學習方式是傳統課堂所達不到的。
三、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
1.利用微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微信是一款手機軟件。學生從接收到推送的教學資源到學習此資源都是一種自主的學習行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感到困惑的地方和不懂的部分和同學或者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自己再通過歸納和整理,形成一整套獨有的知識框架。這種有教師但不屬于灌輸式的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歸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
2.利用微信,增強師生互動情結
微信中的評論功能與其他通訊軟件的此功能相比較,區別在于微信中的評論內容只允許作者和評論者以及二者的共同好友可見,其他人看不見評論內容,這樣可以消除部分學生對自己消息內容保密性的顧慮,自由地發表觀點和看法。其次,可以通過語音、文字以及圖片(包括表情)等形式在微信中進行交流,更具有互動性和現場感,并且交流氣氛比較活躍和親切,增加教師和學生的師生關系。
雖然微信無法對教學資源本身進行改善和優化,但是它可以通過良好的使用體驗,龐大的學生群體,方便的傳播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和更加豐富的交流方法。由此可見,微信本身并不是一個類似數據庫一樣的學習資源載體,而是一個可以快速整合網絡學習資源的強大平臺。
?誗編輯 孫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