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泳丹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對各門學科的壓力導致學習任務過于繁重,而高中數學是屬于思維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數學問題進行鉆研,所以導致學生學習數學時會遇到種種問題,而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就會導致數學成績不理想。本文針對高中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的狀況和教師數學教學過程提出了幾點應用積極心理暗示的建議。
一、積極心理暗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依據
1.人具有可暗示性
正因為人具有可暗示性,所以環境對人有深遠的影響,但是每個人接受暗示的能力是不同的,這不僅取決于接受的個人,也取決于給予暗示的人,只有兩者共同作用,才能達到情感暗示的共鳴,如果給予暗示者有較高的暗示能力,則接受者的接受能力會更強;反之,則會稍弱些。
2.人具有意識性的心理活動,其心理活動主要分為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兩種
在接受學習者的無意識過程中,給予暗示者的暗示與接受者的思想等產生共鳴,可以使暗示發揮最大的效果。
3.人具有非注意的心理反應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感,因此會對數學課從心理產生抗拒的作用,但是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與學生探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就會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也就使學生產生了非注意的心理反應,從而將一節數學課輕松地學習完畢,并且知識點掌握得比較牢固。
4.人的潛力需要得到開發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在未經過開發之前,這些潛力是潛在的,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的心理暗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潛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從而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積極心理暗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手段
1.對學生采取語言暗示
這種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較為普遍,而且頻率較高。沒有一個學生天生就對學習有著旺盛的求知渴望,許多學生由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阻礙,無法滿足自身心理需求,所以導致成績不斷下降,尤其是高中數學學科。因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采用語言暗示對學生給予肯定,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2.對學生采取行為暗示
一切的暗示都需要在給予者和接受者雙方都放松的基礎上進行。高中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大、學習時間長,這會導致學生的睡眠不足,以致于學生一直處于睡意朦朧狀態下學習。數學教學需要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跟住老師講課的思路去探討問題,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授課之前,引導學生調整心態,喚醒頭腦十分重要。
3.對學生采取環境暗示
環境氛圍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成長之路,決定一個人成為什么類型的人,所以,高中教室的環境氣氛格外重要,因為學生多數時間在教室內部活動。在教室里面可以放置適當的綠色植物,它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它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向上,另外,在教室張貼標語等具有鼓勵性的語言,這可以起到激勵作用,促使學生在學習時更加奮發圖強。
4.對學生采取榜樣暗示
人都有攀比的心理,在學習過程中也如此,學生對學習成績會有所比較,并且有一種愿望就是趕上成績好的同學。在班級里,必然會存在成績較好和較差的學生,不要一味地培養成績好的學生,對成績差的學生也要進行鼓勵和培養。當這些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積極地給予其表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獲得更大的提高。
三、積極心理暗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1.營造輕松的課堂環境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要學會與學生交朋友,除了為學生講解必要的學習知識以外,還要注重身份、情感和態度等方面的交流。師生之間可以多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課堂變得更加活躍,這樣的課堂氛圍容易使學生接受知識,也利于教師更好完成教學環節。
2.深入研究教材知識點和心理的共鳴
教師在授課之前,對學生要有合理的課堂導入,也就是積極的心理暗示,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去追根溯源,鉆研如何設置情境導入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只有從學生心理角度出發,尋找與教材知識點的契合點,才可以使暗示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3.控制好積極心理暗示的頻率
積極的心理暗示固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教師使用心理暗示時,一定要注重使用的頻率。如果使用次數過多,學生習以為常,會對心理暗示產生抗體,從而失去應有的積極作用;而如果使用次數較少,對學生的心理不起作用,用了也是徒勞的。因此,教師控制好積極心理暗示的頻率很重要。
積極的心理暗示是一種比較持久的影響,可以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整個過程,甚至是學生的一生。心理暗示是一個微弱的變化過程,但是這種微妙的影響卻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正能量。高中階段的許多學生,數學成績都不理想,并不是學生天資的問題所致,而更大因素在于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夠合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而且有利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