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0年攜手薩爾斯堡音樂節、連續10年支持北京國際音樂節、2008年開創奧迪夏季音樂周……奧迪已經建立起其他品牌難以比擬的高雅音樂平臺。
“奧迪”在拉丁文中意為‘聽’,對美妙聲音的追求,對高雅音樂的熱愛早已融入奧迪品牌的血脈之中。
2014年奧迪將“夏季音樂周”全面升級為“奧迪音樂季”,長達三個月的時間里,奧迪音樂季將陸續舉辦了郎朗全國巡回演奏會、一汽-大眾奧迪攜手薩爾斯堡音樂節2014新聞發布會、奧迪之夜-2015絲綢之路新年音樂會等一系列重要活動,為用戶及樂迷帶來豐富多彩的音樂視聽盛宴。
指揮家余隆、鋼琴明星郞朗為我們分享了參與這場音樂盛事的收獲與歡欣——
金陵協和神學院一座近百年的老教堂內,父母們拉著孩子的手紛至沓來。孩子們盛裝而來,為參加2014奧迪音樂季郎朗與琴童見面會。
在等候郎朗的時間里,他們的嘴里不斷跑出“郎朗哥哥”的嘰喳聲。家長們則不失時機地進行勵志教育:“你好好練琴,長大跟郎朗哥哥一樣!”這一天,郎朗要為100名琴童頒發證書。
孩子們逐個上臺領證書之前的自由提問,大多圍繞著,“你為什么不討厭彈琴?”
被孩子圍繞的郎朗,在教堂燈光投射下,舉手投足都像個開演唱會的明星。他與每個上臺領證書的孩子合影,擺弄著臉蛋紅撲撲的孩子的小耳垂,或者在他們身后做各種鬼臉,好像自己就是孩子中的一員。
他傾聽兩名琴童的演奏,在數百人矚目下對他們的演奏進行點評,就像小時候老師點評他一樣。
人物周刊:你做過許多次跨界合作,你喜歡這樣的形式么?它會給你一些啟發么?你有拒絕過什么樣的跨界合作嗎?你會覺得什么樣的跨界會是你不愿去做的?
郎朗:我很喜歡跨界合作這種形式,可以讓不同的音樂風格交融在一起,發揮各自特長。不僅讓觀眾們耳目一新,還能有助于傳播古典音樂。除非因為我的行程安排有沖突,我一般是不會拒絕的。跨界演出形式多樣,只要是非常有創意,藝術性很強的,我都愿意去嘗試。
人物周刊:你經常參加世界各地的著名音樂節,你認為2014奧迪音樂季和其他的音樂節相比有什么不同?
郎朗:不同的音樂節會有不同的特色,也會帶給演出者和觀眾不同的感受。
奧迪音樂季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奉聽之名,創響未來”,是一個傳承與創新碰撞與融合的過程、一個東西方音樂相互交流啟發的平臺,音樂也就呈現出更多多元化的魅力。無論是巡回演奏會南京站的演出、還是即將到來的新年音樂會,我很高興能攜手2014奧迪音樂季,相信音樂所帶來的能量不僅來自于旋律的表達,希望能夠為更多聽眾帶來生活的正能量。
人物周刊:你與奧迪親密合作多年,是在什么樣的契機下開始與奧迪的合作?在與奧迪的合作過程中有什么特殊體會嗎?
郎朗:奧迪是個極具藝術品位的品牌。在與奧迪的合作中,通過奧迪品牌對高雅藝術長期的投入和支持,我能夠感受到這個品牌對于音樂與藝術的獨特理解。而且奧迪給藝術家非常大的自由空間,令我們的合作非常順暢、愉快。作為奧迪英杰匯品牌大使,我希望能夠把“進取、尊貴、動感”這些奧迪元素傳遞給更多的聽眾。
2010在天壇,我與很多百老匯的著名演員同臺合作,與大家一起重溫了百老匯的經典;在第五屆奧迪夏季音樂周則是與國內頂尖的樂團和指揮合作,共同演繹西方音樂的經典曲目,另一方面也與英國的古典跨界天后凱瑟琳·詹金斯合作。今年則與奧迪合作了全國巡回演奏會南京站,我也非常期待能夠參與到即將奏響的奧迪之夜-2015絲綢之路新年音樂會。對我來說,演出形式在不斷豐富,合作也更加深入,我很珍惜這樣的機會。
人物周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第一名”對你不再重要的?當不再為比賽彈琴的時候,你彈琴是為了什么呢?如果人生不以輸贏來論,你覺得應該以什么來論?
郎朗:剛開始去美國讀書時,依然認為要多比賽,爭第一名。是我的老師加里·格拉夫曼教授告訴我,比賽不是全部,沒有節制的競爭會制造緊張氣氛,干擾音樂精神。后來我逐漸理解了老師的意圖和想法,全身心投入到更深層次的音樂鉆研當中。把彈琴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古典音樂,這是我的目標。只要能為他人做貢獻,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大家帶來快樂和幸福,就是一個成功的人生。
人物周刊:在你獲得音樂上的成功后,你會試圖去彌補童年失去的東西,你覺得自己的童年失去了什么?你夢想中的童年是怎樣的?
郎朗:我的童年相對一般孩子來說確實有些單調,但并不缺少愛和溫暖,除了一些玩耍的時間,并沒有失去什么。如今看來,所有一切的付出、努力與犧牲都是值得的。如果非要彌補一次童年,我更希望我能與父親和母親一直在一起,全家人永遠生活在一起。
人物周刊:你大多數表演的時候,都讓人覺得你非常享受音樂,有過討厭的時候嗎?
郎朗:如果討厭就不會有今天的我,哪怕一次。
人物周刊:你覺得自己是特別精力旺盛的人嗎?每年那么大的演出量,你會不會有時候累了,想嘗試緩慢一下步伐?或者你更享受其中,不需要慢一點?
郎朗:我的精力極其旺盛,雖然每年的演出量很大,但樂在其中。不過,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已經開始減少音樂會的場次,嘗試慢下來去思考和接觸新的東西,或者多花些時間陪在家人和朋友身邊。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有張有弛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當中。
人物周刊:你的爸爸說過很多次,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很多。如果你做了爸爸,會怎樣對待你的孩子呢?會對孩子有什么樣的期待嗎?你會愿意重復你和爸爸的那種父子關系嗎?或者會躲避那種父子關系嗎?
郎朗:我爸爸為了培養我,幾乎貢獻了一生,他犧牲了太多,我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衷心祝他健康、平安。如果我做了爸爸,我會跟孩子成為朋友,互相鼓勵,共同進步,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并尊重他的道路選擇,希望他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人物周刊:現在很多初學鋼琴的孩子將你作為榜樣,這些孩子的父母試圖復制你的成功,你會對這些父母說什么?
郎朗:能夠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我感到非常高興。但需要說明的是,不必刻意模仿或復制任何人的成功軌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和實現方式都是不同的,可以拿來學習和借鑒,但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變,再通過不懈的努力,我相信你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成功。
人物周刊:你的演奏風格常常被評價為激情、冒險、感性等等,你喜歡這樣的評價嗎?你如何評價自己的演奏風格呢?
郎朗:演奏風格是我對作品抒發情感的一種表現方式。在我演繹的過程中,很多情感的流露與表達都是情不自禁的,我會將自己與音樂融為一體,達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我并不介意別人如何評價,只要忠于自己的內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