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領袖是個偽命題,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我們國家對青年的定義始終模糊不清。
本刊的青年領袖活動已經評選了將近十屆,從今年大規模的評選來看,似乎還要繼續下去。
那些被視為青年領袖的人,不乏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出類拔萃者輩,遺憾的是,他們中間有若干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家或名流,已陸續淪為階下囚,若干人早已被人們遺忘甚至唾棄,若干人甚至成了負能量的代表人物。
這樣的青年領袖還要再選下去嗎?本刊卷首語其實已經道出了這樣的尷尬,但它給自己找到了繼續折騰下去的理由,那就是創新。
其實,創新還是折騰。不折騰只是喜歡折騰的人的道德勸說。對于中國不同界別的不同人等,“不折騰,毋寧死”!
對于中國年輕人來說,折騰就是生產力!
不折騰,不想方設法積極進取,不忍辱負重堅毅前行,何來青年領袖?
于是,就有今年和今后青年領袖的應運而生。
至于其他,則屬于大浪淘沙范圍。
“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亮燈火。”何帆對自己的總結太精辟。
每一個有抱負的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到無力的時候,就像是警員4214506何帆,在凌晨3點的寒風中守著一卡車翻倒的橘子,那種凄涼的處境。然而,凌晨的黑幕下,有的人選擇嚎啕大哭,有的人如何帆,則選擇了燃起燈火,照亮黑暗。雖說何帆的經歷一不小心會被總結和省略成心靈雞湯一樣的勵志故事,但是雞湯有營養也是好的,何帆的存在,就是為了告訴那些困頓的人除了咒罵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
Jeep這么偏陽剛和男性化的產品,被一位女性銷售得這么好,真是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不過鄭杰應該也是非常清醒的,她知道這種成功與團隊、經銷商網絡以及中國市場對SUV的大需求等勢能之間的關系。如果這個世界多一點這樣的女性,又或者每一位女性都能夠立志成為這樣清醒而堅韌的人,女權主義者也可以省點心了。
對于經常在深夜看《舌尖上的中國》的同學來說,這篇哄騙大腦的攻略來得真是及時。曾有一個段子嘲笑胖子說,連自己體重都無法控制的人,又怎么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所以說,控制體重真的是一件人生大事。控制體重也是個技術活,見過不少人簡單粗暴地絕食,最后又在食欲面前敗下陣來暴飲暴食,減肥成績歸零;也聽說過有人采用高蛋白食譜,吃到最后卻吃出一身病。這種忽悠自己大腦的方法好玩也討巧,希望真的能奏效!
不論是林育賢,還是以《海角七號》一舉成名的魏德圣,專注于臺灣本土小人物故事的導演,往往本身的從影經歷就是一段勵志劇本。對好劇本的執著與本土電影夢的追求,或許是這些太平洋海岸邊的淳樸電影人立足寶島、走向世界的必勝砝碼。
Q:能用一句話形容編輯工作的日常嗎?
A:一切以選題為中心,找選題、安排選題、討論選題、完成選題……
Q:當前最大的職業焦慮是什么?
A:你們還愛看我們雜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