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招聘聘任制公務員,專業技術門檻與30萬到60萬的年薪引人關注。
這一薪酬數額不能與中國金融機構高管的薪酬相比,但在公務員體制內屬于破天荒之舉,遠超中國高級領導人。全國政協委員、人社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表示,我國最低級別公務員和最高級別公務員存在12倍左右的差距——一個剛工作的公務員,一年的收入可能不到2萬元,而最高級別的國家主席,收入差不多是最低級別公務員的12倍,也即在24萬左右。
目前的公務員激勵機制是失敗的,吃空餉者有之,泡病號者有之,三姑六婆進入體制成為無風險公務員群體。加上一些公務員謀求隱性收入、灰色收入、尋租收入,依靠罰款度日的編外人士,這些低效公務員、瀆職腐敗公務員的工資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對社會效率的破壞就有多嚴重。體制不改,商無寧日,民無寧日。今年在抑制三公消費的大背景下,公務員報考人數下降,可見物質薪酬激勵與風險激勵才能真正觸動人心。

這次公務員改革不能掛羊頭賣狗肉,應從考核、薪酬等方面動真格。
聘任制改革并非都有好評,深圳始于2010年的聘任制改革被批是變相鐵飯碗,以改革為名為公務員爭取更多的利益。
深圳4萬多名公務員中,聘任制公務員占比近10%,首聘3年期滿,無一人解聘。這并不奇怪,根據《深圳市行政機關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只要循規蹈矩,聘任制公務員無解聘之憂,熬過首聘期3年、續聘期5年,10年后則簽訂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由此牢牢捧定鐵飯碗。
深圳不是特例,據國家公務員局2011年公布的數據,自2006年《公務員法》實施以來,全國5年來僅辭退四千多人,相較于近700萬公務員這一龐大基數,淘汰率不高。
這樣的改革是不徹底的改革,是對現有公務員體制的綏靖。按人設崗、按崗考核、能上能下、能出能進才是長遠之道。
新的聘任制改革啟程。今年1月24日、25日召開的全國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上,中組部、中編辦等方面已經對公務員分類做出安排,國家公務員局將按照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三種類別,對全國七百多萬公務員進行劃分。未來被劃入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的公務員將全部實行聘任制,其聘用、薪酬辦法將有突破性改進,崗位考核制月薪與爬天梯式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有天壤之別。
公務員改革從行政執法與技術類開始動刀。因其專業性強、門檻高,改革成功社會效益顯著,比較適合動刀。
考核合格后聘用進入體制享受高薪的公務員屬于緊缺技術人才,高薪是市場根據稀缺程度定價的結果。技術型的公務員之所以成為最容易市場化的一類,是因為技術本身具有市場定價的基礎。越是緊缺的技術,越是容易實行市場化聘任制。
試點是如同央企在全球選聘副總的花瓶式改革;還是成為實際可以推廣的有效模型?公務員聘任制改革不能只具有象征意義,必須從技術崗位、行政執法崗位上實現定編定崗、嚴格考核,而后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