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肇東市實驗小學精心構建校園物態文化,以環境建設承載學校育人功能,激發教師快樂工作,學生快樂學習,形成了比較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 精心設計,讓校園物態環境靈動起來
校園環境文化最突出、最根本的功能是育人。要使校園很好地實現環境育人的目標,必須對校園物態環境進行科學規劃,使其成為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因此,肇東市實驗小學以師生發展為本,創辦有靈魂的教育,力爭讓學校的一墻一壁會說話,一景一物都育人,讓“物態文化育人”成為學校的特色名片。為此,學校成立了優秀的設計團隊,采取走出去學習,請進專業人士指導的方式,吸納北京先進學校的設計理念,結合學校實際,構思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即以“大氣、高雅、現代、溫馨”為設計理念,以激發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形成以物態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為核心內容的文化育人模式。在設計中,整個教學樓以紅、橙、綠為主色調,同時加上時尚元素,從學校北大門的造型到各班級班牌及樓道指示標;從大廳的棚燈到長廊的翻卷式畫軸;從長廊傳統文化的算盤和皮影到各班級黑板上方斜插的兩面立體小國旗……各個部分的設計從顏色到形狀無不體現出精、細、巧的特點和設計人員的別具匠心,使固態的校園環境變得靈動起來,凸顯了學校文化育人的特色和高品位辦學的魅力。
二、科學實施,讓校園環境美起來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在精神層面要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即指校風、校貌、校歌、校訓及師生的精神風貌等各種文化元素構成的一種校園心理環境,還要在物質層面營造對師生心理和行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物態文化。肇東市實驗小學在校園物態文化建設中,突出 “人文、和諧、精致、唯美”的文化特色,并逐漸形成一流的文化特質,建成了以“一角、四點、五廊、六廳”為代表的長廊、方廳、班級、辦公室、校園環境五種物態文化。
從北門走進學校,如同進入以大門造型為標志的即將揚帆起航的旗艦,帶領師生去探索充滿奧秘的文化時空。校門右側,是用五色立體幾何圖形支撐的“一角”文化——校園廣角,這是展示師生文化活動的宣傳窗口,更是展示學校發展內涵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大屏幕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大氣與精美。
四點就是以“問書、筆韻、棋廊、詩路”為主題的四處綠化景點。操場北側的“問書石”提醒師生們在書中尋求真知,在讀書中快樂成長;“筆韻石”在浪花的襯托下,引領師生們用絢麗的夢想之筆去描繪多彩人生;操場南側,課間十分鐘、體育活動課,同學們徜徉于詩路吟詠誦讀,流連于棋廊中游戲、下棋,操場上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五種物態文化就是以“長廊、方廳、班級、辦公室、校園環境”為代表的文化建設。
一是長廊文化:建以“藝術教育,書香校園,傳統文化,科技作品,詩韻音畫”為主題的五條文化長廊。走進傳統文化長廊,就會看到可愛的皮影、精美的臉譜、活靈活現的剪紙、精致的蘇繡、算盤和古幣……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讓師生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科技長廊會帶領師生進入實現飛天入海夢想的時空隧道;橙色長廊里展示的地域經濟果實累累,使學生從小熱愛家鄉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是方廳文化:一樓理念廳,左側是色彩鮮亮的校訓浮雕,提煉出教育的真諦就是“愛”;右側仿銅雕塑刻有教育的含義,詮釋了教育的過程也充滿詩情畫意。二樓綠色港灣,在彩虹橋上飛揚的是同學們喜歡的校歌;三角鋼琴吸引朵朵社團中更多小鋼琴家們一顯身手;綠色書吧是同學們課余時間最喜歡的地方,在優美的琴聲中,孩子們徜徉于知識的海洋。奮斗的足跡校史展廳,展現了實驗小學二十多年來輝煌的歷程,它時時激勵實驗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傳承偉業,在新的發展機遇中再創輝煌。三樓紅色經典主題廳,仰望頭頂的祖國版圖,撫摸墻壁上無數革命先烈的名字,醒目莊重的國旗、國歌、國徽,在重大節日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圖片的映襯下,讓師生們感受到祖國永遠在我們心中。四樓橙色空間主題廳,這是學校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舞臺,通過舉辦“書香漂流港灣”、藝術節、科技節、文化周等活動,讓一顆顆特長之星在這里冉冉升起,一個個校園達人在這里童心閃亮,讓學生們的個性在這里張揚,快樂在這里流淌,夢想在這里飛翔,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五樓是教師的辦公區,輕松驛站里枝繁葉茂的大榕樹、靈動的噴泉、舒適的沙發、可愛的小魚、悠閑的搖椅、豐富的報刊資料,健身器材齊全的教師活動室,讓教師們身心得到放松。
三是班級文化:教室外,每個樓層一個風格的翻卷式畫軸,體現班級個性異想天開的班本文化,已成為師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室內師生們精心設計,親手營造的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色彩明快的展板,會隨著重大節日和當前活動而常換常新。
四是辦公文化:教師的辦公室各具特色、溫馨亮麗,展現了融辦公、學習、休閑于一體的人文空間。扇子是我國傳統文化載體之一,教師們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用扇子裝點教師夢,體現了教育的過程就是傳承、創新與博愛。
五是校園環境文化:通過將校園環境打造成綠化點、線、面結合,美化高、低、錯落有致,在詩路、棋廊、博弈亭、植物園、涂鴉墻的襯映下,展示出校園物態文化的整體美,讓優秀的校園文化充溢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學校成為師生共享的精神家園。
三、 突出實效,讓師生快樂起來
“大氣、高雅、現代、溫馨”的校園物態文化建設,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創設了優良的發展環境,不斷激發教師們教書育人的工作熱情,緩解了工作壓力,有效地克服了職業倦怠,使教師每天踏進校門不僅心情愉悅,精神振奮,而且會產生一種躍躍欲試干好本職工作的興奮。一個個學習型、研究型、創新型教師不斷涌現,一個個和諧團隊不斷產生。每天下班后,都會看到教室里教師熟練操作電子白板的身影;集體備課時,總會聽到教師們在 “參與、體驗、實踐、總結”過程中,享受教育那爽朗的笑聲,在“教海揚帆”校本培訓日記里,記錄下他們愛教育、精教育、樂教育的一串串足跡,教師們人人都能講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故事。現在,教師們體驗著職業的幸福與快樂。
優秀的校園物態文化建設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在愛與智慧的環境中,綻放健康生命的光彩。在學校常態多元化生命課堂上,會出現小手高舉,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嘴愛說,還不時地跑到電子白板前和教師合作寫寫畫畫。音樂室飄揚的歌聲,美術室爭先恐后展作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最大化地激發出來。課余時間孩子們每天徜徉在長廊中、書吧里、詩路上、棋廊中,伴隨著大廳優美的音樂,快樂著、幸福著。學校還舉辦了“愛在實驗”校園文化周,在小導游的帶領下,全校學生都參觀了學校的各種物態文化建設,各班小解說員會把自己的班本文化說得津津樂道。孩子們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室內還是室外,每時每刻都感受到美的熏陶、家的和諧與溫馨,就像在欣賞一首首無字的詩,一支支無聲的歌,一幅幅立體的畫。美的環境不僅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讓這里的每個孩子都因此而終身受益。
通過創建優秀的校園物態文化,再塑了肇東市實驗小學優質教育的形象,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豐富了學校教育的內涵,以此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更高境界,這就是教育的靈魂所在。同時也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實現理想教育的目標創造了無限的潛力和空間。2012年11月4日,綏化市教育工作現場會在肇東市實驗小學召開,學校“文化育人”特色作為本次會議最大的亮點,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稱贊。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師生們參加國家、省、地、市各類大賽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德育工作也喜結碩果,學校的“三全德育”特色教育得到了省、地、市領導和專家的認可,并且在省級報刊上進行了報道與推廣。2012年9月學校三年級學生馬春楠被評為全國學雷鋒好少年。近年來,學校獲得全國教科研示范學校、省標準化先進小學、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群眾滿意學校、省安全和諧校園、省寫字教學實驗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
千帆競技迎潮立,百舸爭流更向前。肇東市實驗小學全體師生們大力唱響“新實驗、新起點、新跨躍”的主旋律,正朝著“辦學特色鮮明,科學管理高效,教學質量優異,師生發展卓越”,國內知名、省內領先、區內一流、市內示范,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的現代化理想學校的目標奮進,一路輝煌,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