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黑龍江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寫字》(試用課本)二年級(下)第2課。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找不同”這個小游戲嗎?請你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每組中不一樣的字,讀出它上方的數字。(出示課件,形近字比較。)
學生搶答。
師:同學們能夠快速地找到答案,看來認真觀察是制勝關鍵。其實啊,認真的觀察不僅可以贏得游戲勝利,還能寫好漢字。這節課我們看看誰是咱們班級的觀察小能手。
【評:以小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順勢引導:只有“認真觀察”才能寫好漢字。】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偏旁(二)》,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二、新授
師:現在我們來學習第一個偏旁——走字旁。請大家觀察,走字作偏旁之后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我發現走字變成偏旁之后,橫變短了,縮到了左半格里,最后一筆平捺寫得特別長。
師:你觀察得非常細致。走字變成走字旁后,左伸右縮讓里面,平捺伸展托里面。
(教師范寫一個走字旁,邊范寫邊說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實物展臺出示一名學生書寫的走字旁,學生評價。
生:他在書寫這個走字旁時,注意了橫變短左伸右縮來讓右,以及平捺舒展托住里面的部件。
【評:先讓學生自主觀察并說出“走”字作偏旁之后的變化,然后教師總結歸納進行范寫,學生再進行練習,最后展示評價,環環相扣,及時反饋,讓書法教學步步扎實有效。】
師:老師把一些帶有走字旁的字請到了屏幕上,我們一起讀一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含有走字旁的字:趙、起、越、趕、趣)。請你認真觀察這些字,它們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點?
師:我們可以借助輔助線這個好朋友來更好地觀察字形(出示帶有輔助線的字)。
生:我發現這些字都是外面高里面低。
師:外高里低有錯落。
生:我發現外面伸展里面收縮了。
師:外伸里縮字形美。
【評:借助輔助線,字形特征一目了然,學生對字形的變化更易把握,教師及時總結歸納,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走字旁書寫變化規律的認識。】
師:要想寫好“趙”字,須要注意什么呢?
生:走字旁外伸里縮,撇畫串門到走字旁里,外高里低,多橫筆畫疏密勻稱。
(教師范寫一個“趙”字,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帶有走字旁的字,你想寫哪個?怎樣才能寫好呢?
生:我想寫“趣”這個字,書寫時要注意外伸里縮、外高里低、字無雙捺、疏密勻稱、筆畫串門。
生:我想寫“趕”這個字,書寫時要注意外伸里縮、外高里低、平捺主筆突出。
學生任選一個字練寫。(師巡視指導。)
【評:讓學生任選一字進行觀察練寫,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又讓教師更多地發現學生在練寫不同漢字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點面結合加以指導,指向性更強,教學更有實效。】
師:還有一個偏旁和走字旁很像——走之旁,帶有走字旁和走之旁的字結構相同,都是左下半包圍結構,但是書寫時又有一些不同之處。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比較帶有走字旁和走之旁字的異同,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它們的書寫順序不一樣。走字旁先寫外面再寫里面;走之旁先寫里面再寫外面。
師:了解書寫順序,可以幫助我們把字寫得更加準確。
生:我還發現它們字形也有不同。走字旁外面高里面低;走之旁外面低里面高。
師:老師覺得你不僅認真聽了,而且積極動腦觀察思考了!真棒!
生:請同學們對比著寫一組。
【評:對比結構相同、偏旁不同的字,讓學生在比較中認真觀察、思考,存同求異。】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實物展臺出示一名學生書寫的帶有走字旁和走之旁的字,教師點評。
師:這些字都是左下半包圍的字,里面的部件要寫得緊湊,也就是書法中講的中宮收緊。還有一些在獨體字中做主筆的筆畫,比如長橫、豎彎鉤等,寫在半包圍結構的字中,筆畫變短更為緊湊了。所以,要想寫好左下半包圍的字,一定要做到外伸里縮,外放內收。請同學們再練寫一個。
(學生練寫訂正。)
【評:練寫重要,展示點評,即時反饋訂正更重要。】
課間休息:橋南小學寫字操。
師:請看屏幕,第一行的字都帶有折文旁,第二行的字都帶有反文旁。請你仔細觀察折文旁和反文旁在字中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折文旁一般在字的上面或下面,反文旁都在字的右面。
師:你反應很快,第一個舉手,而且說得也很全面。了解了折文和反文的書寫位置就可以把字寫正確了。
師:請你數一數,折文旁和反文旁的筆畫數相同嗎?
生:折文旁三畫,反文旁四畫。
師:是啊!折文旁三畫,一般作字頭或字底;反文旁四畫,作右偏旁。
師:請你觀察這兩個偏旁,形態上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我發現折文旁扁寬,而反文旁又窄又長。
師:怎么寫才能做到折文扁寬,反文窄長呢?
生:折文旁要把撇捺寫舒展,斜度大;反文旁要把橫寫短。
師:之前我們在學習左偏旁時,了解到書寫要點是橫短豎長撇提要斜,那么書寫右偏旁時,又該怎么安排筆畫的位置,才能做到寫得窄長呢?
生:第二個撇的起筆對準橫中。
師:還要注意捺的起筆位于第一筆撇尖,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肚大腿短。
【評:引導學生從偏旁的位置、筆畫、形態等角度仔細觀察,為練寫打下基礎。】
教師范寫一個折文旁和一個反文旁,邊范寫邊說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師:要想寫好帶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呢?(出示“夏”字和“敬”字。)
生:要想寫好“夏”這個字,須要注意多橫筆畫疏密勻稱,上緊下松,向上看齊,比較兩邊是上寬下窄,長橫主筆突出。
生:想要寫好“敬”這個字,須要注意左右均等,品頭論足是頭斜腳齊,反文旁的斜撇筆畫串門。
師:你分析得這么透徹,老師真希望每節課都能聽到你精彩的發言!
(教師范寫“夏”和“敬”,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師:這里還有一些帶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請你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想寫哪個字,怎樣才能寫好它。
學生交流,教師桌間巡視。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評:由偏旁到例字,學生比較異同,教師范寫強調要領,同桌交流討論,再進行練寫,分層遞進,教學效果明顯。】
師:到這學期為止,我們一共學習了15種寫字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出示寫字十五法)。這其中既有定位法,也有筆畫法,還有結構法。而在這節課中我們運用了這些方法,老師把它們按照字的結構進行了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按照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等進行分類出示。)
【評: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書法教學規律,編成瑯瑯上口、易于學生記憶的口訣,讓書法教學更有趣有效。】
師: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運用之前學習的寫字法自學一個偏旁——金字旁。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誰能說說看書寫金字旁須要注意什么?
【評:教學中注重教授書寫方法,且有扶有放,培養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和獨立觀察、書寫能力。】
生:首筆撇畫舒展,多橫筆畫疏密勻稱,上緊下松。
師:你能寫好帶有金字旁的字嗎?(出示鈴、鋒、針、錢。)
生:我想寫“錢”這個字,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品頭論足頭斜腳斜、筆畫串門、斜鉤主筆突出、多橫筆畫疏密勻稱。
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實物展臺出示學生書寫的字,生生互評。
生:我覺得“鋒”這個字書寫得非常美觀,他注意了品頭論足、疏密勻稱、筆畫串門、懸針豎主筆突出。
師:老師想補充一點,金字旁是左偏旁,寫好左偏旁的字一定要左伸右縮來讓右。
【評: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教師是引導者和指導者。】
三、總結
師:老師用帶有今天學習的偏旁的字寫了一幅作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作品。)
師:之前,我們在寫書法作品時就總結過與日常書寫的不同之處,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師:書法作品的書寫順序是——
生:從上到下,從右到左。
師:從字的大小來看——
生:正文字大,落款字小。
師:落款位置——
生:要居中。
師:同學們可以像老師一樣寫一幅作品。(出示作品范例。)
學生練寫作品。(師巡視指導。)
【評:書法教學中適時滲透書法創作的常識,尤其是行款格式的介紹,對學生嘗試書法創作很有必要。】
師:寫好的作品你準備用來做什么呢?
生:做書簽、送親友、留作紀念……
師:今天我們運用寫字十五法中的外伸里縮、比較兩邊、向上看齊、品頭論足、筆畫串門等方法寫好了左下半包圍結構、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今后我們再寫這類結構的字時,也要記得運用這些方法把字寫美觀。
【評:總結歸納,強調運用。】
【總評】
觀摩哈爾濱市南崗區橋南小學朱維莉老師執教的硬筆《偏旁(二)》這節書法課,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
一、 培養觀察能力為寫好漢字打基礎
在書法教學中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是書法學習的先決條件,是寫好漢字、提高書法教學效果的堅實基礎,尤其將對學生的毛筆臨帖學習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書法指導綱要》也強調“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書法基本功”,“引導學生觀察范字的筆畫、部件位置和比例關系”。
朱老師在執教《偏旁(二)》時,特別關注并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書法觀察能力。如,在導入時由小游戲“找不同”切入,在游戲中讓學生體悟到“認真觀察是制勝的關鍵”,由此朱老師順勢而導:寫好漢字同樣須要認真觀察。
在整節課中,無論出示新的偏旁、例字,還是學生的練字展示,朱老師都不急于“告訴”學生“這是什么”“有什么特點”“有哪些異同”“好在哪里”,而是放手讓學生去觀察發現,然后再練寫或訂正。一方面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方法和規律,培養強化了書法觀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 教師書寫示范讓學生練寫有榜樣
在書法教育教學中,教師的書法素養和書法教學能力決定著書法教學的水平。《書法教育綱要》要求“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讓教師“成為學生認真書寫的榜樣”。
觀摩朱老師的課例,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朱老師深厚的書法功底和扎實的書法教學技能,無論是板書課題、范寫例字,還是展示自己的書法創作,都令觀課者嘖嘖稱贊,也為學生樹立了練寫的榜樣。在這樣一位優秀的書法教師的引領和熏陶感染下,學生定會親師信道,不斷提升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
三、 展示評價反饋促學生練寫增實效
《書法指導綱要》指出,中小學書法教育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水平和審美情趣”。“評價過程中要綜合采用自評、他評、互評等方式”,“靈活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如“采用展示激勵”的方法等。
朱老師在執教中非常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自始至終嚴格要求學生執筆的方法要正確、書寫姿勢要端正、筆畫結構要合理布局、書寫要整潔流暢。
同時,學生每次練寫之后,朱老師都要引導學生采用他評、互評的方式,對學生的習字進行即時的反饋,鼓勵欣賞,引導訂正,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提高了書法教學效率。
四、 編寫書法口訣令學生熟記趣味多
多年來,各基層學校探索實踐,總結了相當多的鮮活的書法教學經驗,彰顯了教師無窮的創造力。尤其是哈爾濱市橋南小學,在書法教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朱老師在教學中,大膽整合教學資源,把橋南小學趙家財老師創編的寫字十五法巧妙地引入課堂。諸如:首筆定位、主筆突出、疏密勻稱、品頭論足等等,這些凝聚了教師智慧的書法學習口訣瑯瑯上口,既便于學生記憶,又妙趣橫生,在書法教學中發揮了有效的輔助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書法文化滲透讓學生愛上書法課
《書法綱要》指出:“書法教育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漢字書寫的實用能力,還要滲透美感教育,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書法教育教學中,既要培養學生書寫漢字的能力,注重實用性,又要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兩者不可或缺。
《偏旁(二)》這節書法課的文化滲透,首先體現在教師的示范書寫上。朱老師在黑板上端正美觀的書寫,使學生在美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融入對書法的熱愛之情。
這節課的書法文化滲透還體現在朱老師在書法課的最后一個環節展示了自己的書法作品,給學生視覺上直觀的刺激和美的享受,頓時撥動學生向往創作的心弦,同時回顧書法創作與日常書寫的異同,潛移默化地激發起學生對書法創作的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恰如其分的引導,把原本枯燥的偏旁教學上得有情有趣,消除了學生學習漢字書寫的厭煩感,增強了與漢字的親和力,進而使學生愛上書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