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的會認和會寫的詞語,篩選出易錯的字詞重點強化鞏固。
2.復習課文重點課文的語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生動,引導學生回味作者的寫作方法。
3.將七色光中的習題有選擇地融入闖關習題中,加強學生的積累和拓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夯實基礎。
2.復習重點課文的語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與生動,引導學生復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與課堂內容相配套的練習小卷。
教學流程:
一、 引入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復習第八單元的內容,第八單元主要講的和什么有關的內容?(師板書社會公德。)一提到社會公德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
出示大屏幕課件: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集體的道德品質是個人道德品質的源泉。
陶鑄曾經說過,建筑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美德。
陶行知曾經說過,要有高尚的情操,就要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美德。
設計意圖:借助七色光八中的日積月累引入復習,一是檢測學生對其內容的背誦情況;二是便于學生把握本單元的整體基調。
二、 回顧篇:
1.師:本單元又講了哪些關于社會公德的文章呢?
出示大屏幕課件:
第八單元以( )為主題,編排了
《 》《 》《 》《 》4篇文章。《 》講述了小時候的“我”隨父親去釣魚給“我”的一生帶來的不可磨滅的影響。《 》寫了“我”趕山路在焦渴難忍之際,與山村小姑娘野菊在她的茶攤上相遇的事,贊揚了野菊( )的好品質。《 》講述了“二戰”前“我”家親歷的一件事,說明
( )的道理。《 》通過小河擺渡人王老田由免費擺渡到收費擺渡再到捐款造橋的故事,贊美了王老田( )的品格。
2.請同學們自由填填。
3.集體匯報。
4.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已經把本單元文章的大致內容熟記于心了,那老師相信你們也一定被課文中一個個鮮活的主人公感動著,我們感到于《釣魚啟示》中父親用行動給予“我”一生的啟示,更感動于《野菊》中野菊姑娘那淳樸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你們知道嗎?今天野菊姑娘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她要和我們一起來上這堂復習課,她還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闖關的問題,你們敢接受她的挑戰嗎?
設計意圖: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讓學生將學過的內容在頭腦中通過回顧形成一個整體的印象,另外通過把文章中的主人公“野菊”姑娘引入課堂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闖關篇:
師:野菊姑娘給我們帶來的第一關是:
1.字詞大闖關。
課件出示本單元會認的字:
誘餌 漣漪 乞求 比喻 嘮叨
姥爺 咕咚 瑤池 俊俏 親戚
饋贈 凱旋 潺潺 嫻熟 輕盈
捶背 嘁嘁喳喳 無可奈何
戀戀不舍 瞟一眼 蒸發了
A.讓學生自由讀給同桌聽。
B.教師抽查學生讀的情況。
C.出示課件,給詞語選擇正確讀音:(先讓學生在小卷上自己答,然后再集體交流,訂正錯誤的讀音。)
誘餌 (ěr ér ) 無可奈( Nà nài )何 嘮(Lāo láo)叨 瞟(piáo piǎo)一眼 潺潺(cán chán)
(2) 課件出示本單元會寫的字:
跟隨 魚餌 漣漪 劇烈 控制
皎潔 情緒 紐約 抉擇 比喻
蒸籠 嘮叨 姥姥 咕咚 瑤池
搜尋 俊俏 捶背 情誼
火辣辣 酸溜溜 瞟一眼
無可奈何 戀戀不舍 澄清碧綠
A.同桌互考。
B.出示課件,選擇一組正確的詞語,把不正確的字詞改正過來。(先讓學生在小卷上自己答,然后再集體交流,訂正錯誤。)
連漪、話據、決擇、鈕帶( )
爭籠、老爺、艘偱、錘背( )
漂一眼、遙池、古咚、牢叨( )
皎潔、控制、酸溜溜、額頭( )
(3) 課件出示給字選擇正確讀音。(這是一道關于本單元多音字的檢測。)
1.啊,那澄(dèng chéng)清碧綠的液體在我體內流動,我醉了、酥了,一下躺在石凳上,美美地閉上了眼睛。
2.這里的水太渾濁了,需要澄
( dèng chéng )清了再用。
3.這可驚動了水牛鎮,人們紛紛跑來看熱鬧嘁嘁(qī qì)喳喳(chā zhā) 說個沒完。
4.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chā zhā)叫個不停。
(4)課件出示給字選擇正確解釋。(這是一道關于本單元字詞理解的檢測。)
兜:a.口袋一類的東西。b.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c.繞。d.招攬。e.承擔或包下了。f.兜底兒。
1.他滿不在乎地對哥哥說:“沒關系,有問題我兜著。”( )
2.有事你直說,不必兜圈子。( )
3.媽媽給我買的褲子有兩個兜。( )
4.老大娘用手巾兜著幾個雞蛋急忙往家走。( )
5.逃犯被抓住后,把他們團伙的老底全兜出來了。( )
6.飯店老板想盡辦法來兜攬生意。( )
設計意圖:第一關的設計是綜合了本單元字詞內容,從音到形到意的復習,目的是夯實基礎,為后面的闖關打下堅實基礎。
過渡:野菊姑娘說:“看來字詞沒難倒你們,那我們接下來闖闖第二關:
2.閱讀大闖關:
課件出示:
精彩回顧一
(一)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括號里的詞語可否去掉,為什么?
(二)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 )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我( )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也許是魚想擺脫我的魚鉤,不停地跳躍著并甩動尾巴,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啊,這樣大的魚!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還是條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1.按原文填空。概括這段文字講了什么?
2.這段文字選自《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3.從這段文字中找出體現魚大和魚美的句子,畫下來。
這段文字中你還能體會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作者巧用動作和神態詞語的妙處。
精彩回顧二
1.啊,那(澄清碧綠)的液體在我體內流動,我醉了、酥了,一下躺在石凳上,(美美地)閉上了眼睛。
按原文填空,并說說填入的詞語有什么好處?
拓展練習(擴句)
雪花飄落。
風吹楊柳。
2.茶錢好算,孩子的情誼難補,我掏出一元錢,往石桌上一放,向自行車走。
姐姐 站住 她跑上來了。
我跨上了車子 不理她
站住 站住 她加快了速度。
我還是不理她
突然,后面沒了聲音。回頭一看,她摔倒了,正掙扎著爬起來。我跳下車子,返身向她跑去。
她哭了,把一把零錢甩進我的懷里,小嘴撅起一朵石榴花。
“我……”我說什么呢,只覺得臉在冒火。那滋味,比剛才的焦渴還難受。
爺爺說過 該要的錢 一分不能少 不該要的錢 一分不許多這是找你的4角錢。每碗茶1角5分錢。“說完她轉身走去。走了幾步,回頭見我還直挺挺地站著,便停住腳,說:“大姐姐,走吧,回來再來喝茶。我上學,爺爺在。”說完,不回頭地走了,腿有點瘸,大概是剛才摔的。
(1)讀讀短文,概括這段文字講了什么?(2)給短文加標點。并說說你所填入的一處省略號起到什么作用。
A.以上的兩段文字出自《 》這篇課文。
B.第二段文字體現了小女孩什么品質?
設計意圖:通過兩片主題課文中重點語段的復習,加深學生對文章中主人公的品質認識,同時鞏固作者抓住文中寫人物動作、聲音、神態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特點的寫作方法。達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四、贈予篇:
1.過渡:同學們,野菊姑娘的淳樸、善良的美好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她給我們帶了這么多闖關題目,都讓我們一一化解了,野菊姑娘直夸你們是聰明能干的好學生,為了獎勵我們的出色表現,她還送給我們幾句名言呢?(課件出示)
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 布夫勒
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么。
孟德斯鳩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拓展了文本中現有的關于社會公德的名言,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五、 回贈篇:
同學們,野菊姑娘給我們帶了那么多的闖關題,和我們共同度過了一節愉快的復習課,還贈予了我們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們也應該感謝她,讓我們也回贈她幾句自己創造的關于社會公德的名言好不好?(生自由創造,集體匯報)
設計意圖:一是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二是為了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從小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質。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友協第三小學)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