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朱燕(化名)做語文教師9年了,一直在重點初中當班主任,從小她把成為一名教師作為她的理想。剛從師范院校畢業來到學校時,她對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滿懷熱情,白天和學生在一起完成教學工作,她覺得充滿樂趣,晚上備課到深夜也不覺得累,第二天還能精神飽滿地去上課。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她和學生都努辦去爭取第一,那時候的朱燕覺得做一名教師非常自豪,內心充滿了幸福感。為了成為一名語文學科的名師,她勤奮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積極樂觀,有小小的爭強好勝心。年輕秀美、充滿活力的朱燕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可最近一年來,朱燕感到工作帶給自己的幸福感越來越少了,工作倦怠情緒越來越強烈了,班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非常強,不好管理。學校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學生家長對老師的專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越來越多”的壓力,讓朱燕內心常有一種挫敗感,有時候她甚至懷疑自己選錯了職業。
以上案例中朱燕老師的情況并不是個案,在社會高速發展,且對教師要求越來越高的現狀下,很多剛剛從事教師工作的年輕教師感覺力不從心,產生了職業倦怠感,讓我們來看看是什么導致這個有活力的群體早早地就對職業發展失去了信心。
剛成為教師時,年輕教師都會努力地工作,視學校工作高于一切,雖然很辛苦,但他們心里一般都會有滿足感與成就感。但新鮮感消失后,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他們覺得自己就好像一部機器。教師這個工作,在外人看來,有固定的休息日,一年有兩個長假期,而且收入穩定,可是只有做了教師才知道,這個行業有多么辛苦。工作上的繁忙瑣碎、各種雜事,幾乎占據了教師所有的時間,早來晚退那是家常便飯,休息時間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應付學校的各種檢查、遞交所需要的各種材料,那更是不能耽誤且是必須完成的工作,同時社會、家長對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希望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都能成為教育專家,能解決學生身上出現的所有問題,而一旦有問題,很多家長首先報怨是學校,教師沒有處理好。
這讓很多年輕教師感到力不從心,許多付出不被認可又使他們產生了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的心態,倦怠情緒開始產生。很多時候,他們也想努力恢復從前的勤奮狀態,但是似乎目標已經模糊,這種糾結與茫然的情況,讓很多年輕教師十分困擾。
那么怎樣才能讓教師心態平和,并充滿職業幸福感,我們還以朱燕老師為例,具體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和朱燕老師首先分析了年輕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原因。
第一,過高的職業期待,如什么事都要爭第一,成為一名語文學科名師,等等。
第二,對工作失去新鮮感,首先班級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不好管理,讓她產生挫敗感,學校對教師的綜合能力越來越高,讓她產生壓力感,所有這些都已經把新鮮感沖淡。
于是,我給朱燕老師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靜心思考,什么是職場幸福感
首先,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的職場前提是自己必須喜歡、熱愛這份職業,
第二,這份工作能夠滿足我們5種人生需要:
1.相對穩定、令人比較滿意的經濟收入;
2.自我感覺是高尚、有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的職業。
3.這份工作對我的人生目標是有積極幫助的;
4.能夠開闊我的視野,拓寬我們的人脈。
5.得到社會、家人、朋友的認可和肯定。
(二)我有怎樣的人生目標和職業規劃
當工作不再讓你感到幸福和自豪,不再感覺有新的挑戰,工作似乎只是日復一日的重復。此時我們需要放松心情,別讓焦慮困擾,靜下心來,慢慢去思考和挖掘自己作為教師的核心目標是什么?相信每位教師都是以成為名優教師為目標和己任的,但我們必須了解,每一位名優教師都是從年輕教師走過來的,這一歷程必定是由勤奮、努力、辛苦和不斷磨煉構成的。
(三)培養自己具備感受幸福的能力。
作為教師,要感受這一職業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首先要具備感受幸福的能力。無論我們是尋找職場幸福感,還是創造職場幸福感,都必須明白這一職業的特質是踏實穩定,循序漸進的提升,沒有捷徑可走。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丟掉一些內心的虛榮,因為真正的幸福感不是炫耀自己工作的體面,也不是無視工作的辛苦,而是通過找到在教學生涯過程中給我們帶來幸福、快樂的事情,以此來激勵、勉勵自己,特別是在感到疲憊和消沉的時候。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咨詢和自我放松調適,朱燕反思了目前自己的工作狀態,因為近期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加上為了照顧幼小的兒子,她很少有進修的機會,也沒有旅游放松的時間。她先自費參加了一個心理教師的高級研修班,系統學習了心理學方面自我調適的方法以及培養積極心態的技巧,對教師這一社會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
暑假時朱燕老師放下一切,遠離電腦、作業、作文,把孩子托給父母照顧,關掉手機,和愛人一起去桂林旅游。這次旅游讓朱燕真正體會了“旅行是給靈魂吸氧”的含義。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可以洗滌內心的浮躁,消除身體的疲憊。
(四)確定好自己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就能優雅地與幸福共伴。
經過系統的調適和放松,朱燕老師重新喚醒了工作熱忱。通過這位年輕教師的經歷,我們可以這樣思考職業生涯中出現的倦怠問題:
當我們感到壓力大的時候,也說明來自學校、社會的期望值增高了,如果這些高標準我們做起來很有壓力。說明我們可借鑒的經驗以及自身積累已經不夠了,需要通過學習補充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能要犧牲一些業余時間和精力,但從長遠角度考慮,對自己是有益的。
學會經常清空頭腦中過多的壓力,適度放松可以使我們重新振奮精神。跟著你的心走,做你喜歡做的事,然后堅持下去,不要因為一時的倦怠就放棄應有的努力,任何職業都有它自身的閃光點。作為教師,只要明確了自己職業發展方向并不斷努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情緒,成為學校一顆閃光的新星是必然的結果,讓我們確定好自己未來的目標和方向,體會付出與收獲的愉悅和快樂,優雅地與幸福共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