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老師曾經說過“人在最困難的時候,最須要理解,須要安慰”。成人尚且如此,對于學生來說就顯得更重要了,尤其在這個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時代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的影響,學生的思想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這錯綜復雜的變化中,部分學生就產生了短暫的憂郁、厭學、偏科,甚至輕度或重度的心理障礙,這時作為教師你將如何恰當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呢?可能你會找他談話,入情入理地溝通試圖轉變他的思想,可能你會努力地做一些事情,使他走出陰霾,再可能……但當你用盡了所有辦法,仍然不能改變他的時候,你會怎么辦?是放棄還是堅持?我想說:教育是永不放棄的堅持,教師的堅持可以撐起學生的一片藍天。
其中有個學生讓我記憶猶新,她是我班的一名女學生董心兒(化名)。她性格內向,從不愿意多說一句話,當然也不愿主動參與班級活動,但是她學習比較努力,成績也很好。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她突然向我告別——她說她不想念了。我很驚訝,就問她為什么?她說她上課聽不進去,也學不進去。我就問她:“到底發生什么事了?”她說:“什么事也沒發生。”我不相信,就猜測著各種各樣可能的情況。她說:“都不是,真的沒發生什么事,就是學不進去。”從她的眼神里,我看出她沒有對我說謊,于是我就想盡各種辦法勸說她,試圖改變她的想法,讓她對學習產生興趣。終于她同意回班上課了。不過,事后我又詢問了她的同學和家長,結果都是沒有發生什么情況。于是,我猜她可能是得了一種心理疾病——厭學性心理障礙。可是在農村學校也沒有心理醫生怎么辦呢?
果不其然,她第二周又找我說她要不念了。我不同意,又做了很長時間她的思想工作。最后,她妥協了,同意再次回到班里上課。我這才松了一口氣,但是我擔心她會再次來找我要求退學。果然,沒過兩天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又來找我說:“不想念了。”這一次,無論我怎樣說,她都沒有答應。于是,我動員其他老師和同學一起勸說她,可是都沒有用,她就是堅決不念書了。這次我依然沒有放棄,我商量她再上一天學。她看著我誠懇的目光同意了。
接下來的一天一夜,我都在四處查找有關學生心理健康的書籍,然后我主動找到她,用現學的心理健康知識來做她的思想工作,可惜沒起作用。最后,她父母只好勸我說:“先讓她回家放松幾天再來上學。”我也只好同意。
過了幾天,她還是沒來上學。我怕她課程落得太多,于是去她家里家訪。當我在她家看到她時,我驚訝地發現,她不但沒有難過傷心,反而比在學校時還精神了許多。我問她:“為什么沒去學校上學?”她沒有說話。她的母親無奈地說:“勸了,怎么商量也不去。”沒辦法,我只好建議他們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可是,她母親說:“心理醫生騙人的多,專業的我們也請不起啊!”最后,我幫忙求助了黑龍江電視臺的《新聞夜航》欄目組。記者幫我聯系了兩個心理專家。經過心理專家的細心治療,她的癥狀逐漸有了好轉,過了幾天她終于背著書包重新返回學校來上課了。我感到很欣慰,很高興,因為我的堅持,最終讓她重新走上了前途光明的求學之路。
如今,她已順利地考入了高中,還記得在畢業典禮那天,她說:“我非常感謝靳老師,正是因為您當年永不放棄的堅持,我才能走到今天,謝謝您!”她激動地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