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都嘲笑我,說你要能力沒能力,要人脈沒人脈還做保險,婆婆直接說這不是正經工作。
小娟,1984年生,她學歷不高,當過打工妹,進工廠做過工人,后來成了保險公司的一名營銷員。她有一雙大眼睛,采訪過程中,這雙眼睛時常噙著淚水。她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活得那么累、那么難,她唯一知道的是要做夢、要學習、要堅持。
徐:你是在哪兒長大的?小時候是個什么樣?
娟:我們家是江心洲的,媽媽務農,爸爸是卡車司機,我還有個弟弟。我從小幫家里人干活,比較老實,不會說話。
徐:有自己喜歡的事嗎,比如愛好夢想什么的。
娟:沒有,也不敢有。
徐:為什么?
娟:我是老大,又是女孩,爺爺奶奶是老觀念,重男輕女,我想讓他們喜歡我就只能很乖很乖。而且,爸爸是駕駛員,一年到頭出差在外,跑長途。我媽媽不太會做事。所以我想減輕父母負擔,早點掙錢。
徐:并不是不愛上學?
娟:誰不喜歡校園生活,可我跟弟弟只差兩歲,我們都繼續上學的話,爸爸就要一直在外面跑。
徐:爸爸媽媽什么態度呢?
娟:他們要我去上學,爸爸還想我們考大學,我是看他們太苦了。我記得我6月28號考完,7月1號都沒征得父親的同意,就直接跟著學校的車去昆山打工了。
徐:這是你第一次沒有乖乖聽話嗎?
娟:應該是的,但當時就覺得該這么做。
徐:十幾歲的年紀,打工不容易吧?
娟:在電子廠當實習生,工資不高,很辛苦,一年也沒攢多少錢,一年后是姑媽把我找回家的。
徐:回去以后呢?
娟:呆了一段時間。20歲那年,我對父親說,我不想一輩子待在島上,想出去掙錢。其實我還是心疼他們,就是不會交流。這次爸爸同意了。
徐:這時候有什么清晰的想法嗎?
娟:說真的還沒有,但這次出去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后來我們一起進了穩潤光電,我22歲就結婚了。
徐:好快哦,幸福嗎?
娟:頭三年真的很開心,在廠里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提高技能,學會操作全自動機臺,說明書都是全英文的。人家會了就不學了,我是繼續學,我看機修修了兩年,看到后來機修師傅一抬頭我就知道他要什么螺絲。后來換了機器,我自然而然就會了,自己能干還能自己修機器,效率越來越高。
徐:效率跟工資掛鉤嗎?
娟:是啊,操作的機器越多工資越高。剛開始我工資沒人家高,后來甚至一半機器都是我在開,工資當然高了,最高我拿到三千七百塊。
徐:那時有成就感嗎?
娟:有啊,但更多是想學東西,比如擴膜的技術,我喜歡研究,不想被扣錢,學好擴膜能修復更多損壞的芯片。我也沒得到什么培訓,都靠自己練,也愿意教別人,在廠里八年帶了五十幾個徒弟。
徐:你干得很好,后來怎么離開了,是發展的原因嗎?
娟:廠里業務經常有淡季,沒工可開工資就受影響了。那年有半年都沒什么事干,企業又從計件制改成工時制,工資降了很多。別人還好,我就不行了。
徐:為什么呢,有特殊原因嗎?
娟:經濟壓力大唄。之前一直上夜班,孩子老也懷不上。懷孕之后我就覺得,不能總這樣了,我們都是工人,這點工資又要幫家里又要養孩子,怎么夠啊。后來就跟老公商量,全家湊錢支持他去創業,連我父親都幫著貸款了,我壓力怎么能不大。四五年了,本還沒收回來,我拼命工作,還是不夠。
徐:這樣全家人壓力都很大吧?
娟:是啊,矛盾也多。我真的不想這樣,到處想辦法、找兼職。有一次我在地下商場找事做,連找三家都說不用我,人家說,看你就是工廠里待久的,跟社會都脫節了,你干不了。
徐:很傷心吧,真相往往殘忍,一個優秀的工人可能做不了一個好店員。
娟:當時有點走投無路了。有一次找我過去的師傅借錢,她借給我一千五百塊錢,告訴我她現在在保險公司上班,叫我去玩。我就去她公司了,正好趕上一個產品說明會。
徐:之前了解這個行業嗎?
娟:不了解,不知道保險是什么,也不知道這也是金融行業,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徐:這時候開始面對自己了。
娟:是啊。那天講的是個重疾險,我第一次知道保險還能幫助得重病的人。而且我的那個師傅跟過去變得太不一樣了,看她那么有精神的樣子我羨慕死了。
徐:就這樣開始進保險公司了?
娟:剛開始我是想學東西想了解,學習的過程強烈地吸引著我。周圍人都嘲笑我,說你要能力沒能力,要人脈沒人脈還做保險,婆婆直接說這不是正經工作。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堅持下來了,下了夜班早上去上課,抽時間學習,很順利地考到了資格證。我把第一個月學到的東西告訴身邊的人,不知道怎么就簽單了。
徐:是不是覺得很意外很順利?
娟:我本來是不想,啥也不懂,沒想到還掙錢了。我拿到相當于過去兩個月的工資,終于舍得花錢去做了一次體檢。常年上夜班,白天還要帶孩子,我經常覺得吃不消。體檢完了狀況也確實不好。我一個人在運河邊哭了半天,不是覺得日子苦,而是擔心,我要生病了,家人孩子怎么辦,欠的貸款怎么辦。
徐:沒告訴家人嗎,可以和他們一起分擔一下啊。
娟:怕他們擔心,而且當時他們對我也真的不理解不支持。
徐:你又面對壓力了。
娟:那段時間狀態很差,我不會講話又不會做事,家里人不支持,也沒辦法。后來有件事堅定了我。我被一個逆行的騎電瓶車的阿姨撞了,鼻梁骨折,臉腫得嚇人,為省錢我又不肯去大醫院,雖然我買了意外卡單,根本不知道怎么理賠,還怕賠不了。我住院十一天,公司的同事來看我,他們教我怎么留單據,怎么理賠。出院后我去辦理賠,加上我可以享受的公司補貼,我還多拿了60塊錢。從此我真的相信保險可以幫到人,更要去學習了。
徐:后來家人理解支持了嗎?
娟:家里人看到我的同事、我的客戶,還有我自己的改變,漸漸總能接受的,關鍵是我得真的干得好。
徐:還是會給自己壓力,不過我感覺你應該緩過勁來了。跟過去比最大的不同在哪兒?
娟: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公司的前輩們教我做事、教我與人溝通,我現在也敢在人面前講話了,再不怕什么都不懂被淘汰了,很開心。
徐:有沒有后悔當初沒有繼續學習的選擇?
娟:不叫后悔,當時只能那么選,但我真的知道學習是多重要了。我每天還是很忙,找客戶啊搞活動啊,最近在忙進社區的活動,像其他行業的志愿者一樣,為社區的住戶提供保險方面的服務咨詢。我很想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理念介紹給需要的人。
徐:你現在是主動在做事,不僅僅是忙每個月的工資,再也不會有疲于奔命的感覺了吧?
娟:是的是的,越來越自信了。
徐:算不算有自己的夢想了?
娟:做覺著對的事,算是吧!
徐:問一句比較官方的話,你覺得這樣工作下去,能改變命運嗎?
娟:肯定能!
徐:現在你是什么職級了?
娟:我做了三年不到,現在是部經理,領著三個小組,去年6月晉升了業務主任。
徐:真心為你感到高興。現在最困難的是什么?
娟:怎么搞好工作啊,很多人不了解保險,你去做志愿服務他也擔心你騙他,需要更多更有效的溝通,不過這和以前的困難相比不算什么,需要堅持。
徐:你這么年輕,卻經歷了這么多艱難,好夢不怕晚,一定有開花的那一天,祝你好運。
娟:謝謝,一定有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