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當爸爸一定很好玩,因為爸爸每天都可以看電視,不用寫作業。所以我一時心血來潮,對爸爸說:“爸爸,明天星期天,我來當一天爸爸,跟你換一下可不可以呀?”爸爸一聽,爽快地答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心想,當爸爸一定很過癮。
【抱著“很過癮”的想法當爸爸,看來事情很值得期待。】
星期天一大早,想著我今天要當一天的爸爸,我早早地就起來了,沒有像往常一樣賴床不起。我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去叫爸爸媽媽起床,可我推開爸爸媽媽的房門,卻看見爸爸媽媽已經在起床穿衣服了,我為少了一件事感到高興。剛想退出來,爸爸就叫了起來:“我肚子餓了,早飯好了沒有呀?”媽媽也跟著說:“我也餓了,早餐要吃雞蛋,快點做給我們吃。”
【爸爸兼職當廚師,這個職責現在要由“我\"來承擔啦。】
聽爸爸媽媽一說,我只好快速地去廚房給爸爸媽媽準備早餐了,誰讓我今天是爸爸呢!在廚房里,我先拿出幾個雞蛋,然后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它們放到鍋里煮。我看著鍋里冒氣了,馬上就把電源關了。把雞蛋拿了出來,放在盤子里端去給爸爸媽媽吃。爸爸媽媽看雞蛋煮好了,都很高興,拿起雞蛋就準備吃。可爸爸剛打開一個,蛋黃就流出來了:“雞蛋都沒熟呀,怎么吃呢?快去重新煮一下,配料也沒放。”啊,我一看雞蛋還真沒熟,只好拿去重新煮了。
【煮幾個雞蛋看起來容易,真做起來,還是出錯了。】
到廚房里,我把鍋洗干凈,把整個的雞蛋又倒進了重新放了水的鍋里,這回我還沒有忘記加鹽和醬油。加好料,我把鍋蓋蓋上,重新打開爐子,讓雞蛋在鍋里煮,這回我煮了很久才出鍋。再端到爸爸媽媽面前,讓他們吃早餐。還倒上了牛奶給他們。等吃過早餐,我感覺好累呀!
【重新煮過的早餐終于成功了,“好累”的感覺才是當爸爸的開始。】
忙碌了一天,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等做完事,我正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爸爸一下把電視頻道換了,換成了他想看的節目,我正想搶回來,可我想到,現在我還是爸爸,不能搶,所以我只好默默地走開了。
【爸爸要做很多事情,可是看電視的時候,還得讓著孩子呀。】
晚上躺在床上,我想:原來當爸爸也不容易呀!
【結尾呼應開頭的“很過癮”,表達對爸爸“工作”的理解。】
你說我議
林嘉豪:文章詳寫做早餐的事情來表現當爸爸的辛苦,略寫看電視要讓著孩子,表現了當爸爸的無奈,詳略得當,材料處理挺完美的。
潘晨陽:一開始是想到當爸爸很好玩,很過癮,結果好玩的內容沒有玩到,辛苦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文章的情感變化線索很清楚,結尾的抒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虞綺艷:文章詳寫做早餐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只用“忙碌了一天”來概括顯得太粗糙,應該簡略地把做過的事情列舉一下。
修改片段
聽了虞綺艷同學的建議,諸葛靖雄同學在倒數第二段做了修改:
這一天我做了很多爸要做的事,累得快不行了,洗衣服、做飯、接電話……事情還真多呀!好不容易到了晚上,等做完事,我正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
教師總結
做爸爸看起來“很好玩”,可真做起來并不是很好玩,而是很辛苦的。小作者嘗試著跟爸爸換一個位置,做了一天的爸爸之后,才明白了爸爸的辛苦,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文章的結構很嚴謹,首尾呼應,感受從“好玩——好累——不容易”的變化,脈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