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軟盤
1967年,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張“軟盤”,直徑32英寸。這里之所以給“軟盤”二字加上引號,是因為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軟盤。
1971年,Alan Shugart推出一種直徑8英寸的表面涂有金屬氧化物的塑料質磁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準軟盤的鼻祖,其容量僅為81KB。
后來,3.5英寸/1.44MB的軟盤成為標準的數據軟盤,走向了它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軟盤絕對的壟斷地位持續了十幾年,一直到2002年才戛然而止。現在,大家已經很難再睹軟盤的芳容了。

⊙第一塊硬盤
1956年,IBM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塊硬盤,它的容量只有5MB,但卻由50片直徑為24英寸的磁盤組成,這導致其重量高達上百千克。在當時,這塊硬盤主要用于飛機預約、自動銀行、醫學診斷及太空領域等。

⊙第一款U盤
1999年11月,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全球第一款采用USB接口與閃存存儲介質的移動存儲產品,并取名“OnlyDisk”(優盤)。之后,朗科公司又先后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啟動型閃存盤、全球第一款雙啟動型閃存盤、全球第一款USB2.0閃存盤等產品。
現在,為了稱呼上的方便,大家已經將閃存盤叫做“U盤”了。計算機發展到今天,還只有U盤這個產品是徹徹底底由中國人發明的,是唯一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現已成為計算機標準配置的產品了。
由于U盤使用的是FLASH芯片作為存儲核心,存儲容量和讀寫速度上無法與硬盤相比,于是有人根據U盤的原理研發出了移動硬盤。移動硬盤雖然解決了容量與速度問題,但個頭大不方便攜帶,而且由于移動硬盤采用磁存儲技術,怕碰怕摔。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有幸能夠用上速度和容量都可以與硬盤媲美的U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