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險需要“野外生存”,弄到吃的才能活下去!靠在一棵樹上,我開始盤算。
學校教過,原始人生活,一靠狩獵,二靠采集植物。我不是原始人,但是帳篷里也只有一塊面包和一包榨菜。如果會辨識一些野菜,那可會大大地豐富中午的伙食,可惜我只認識馬齒莧,那邊倒長著不少,一會去采。但是我需要肉類來補充體力!我要吃肉,肉——包括獸肉、鳥肉——對,還有魚肉!
我環顧四周,沒有一只走獸。但是鳥在叫!我“嗖”地一下拔出彈弓,從地上找了一個石子,一邊往樹上掃瞄,一邊慢慢移動方位。這兒有一只,很大!鎖定目標!——會不會是國家保護動物?我不認識這種鳥,我猶豫起來。我游走著,樹上的鳥的確不少,可是我真不知道哪一只不受國家保護!算啦,實在受不了,不吃鳥肉了!
我可以去捉魚!不錯。雖然我沒有魚鉤,但我確實知道一種釣魚的絕招,這是我很小的時候就從老爸那兒知道的。我多次親眼看見老爸用這種辦法釣到了很多小魚。我很輕松地找到一個瓶口很大的飲料瓶,把它帶回營地,找出一段繩子,批開,捻成一根更長的細繩子,把一端牢牢地系在瓶口上,另一端拴在我的那根木棒上面。我從包里拿出面包,狠狠心掰下一塊,想了想,又咬下一口,把剩下的小心地塞到瓶子里。拿著這套裝備,我飛快地跑到河邊,仔細地把瓶子灌滿水。很好,面包一點兒也沒弄出來,如我所愿地慢悠悠地沉到了瓶底。
那邊長有水草,水里還有大石頭,魚兒總是喜歡藏在這些地方的。我把瓶子下在比較深的水里。這里有個緣故:今天天熱,魚兒更喜歡待在深水里。土制漁具也沒關系,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大約過了3分鐘的樣子,水面上泛起了一些細細的漣漪,是魚!我屏住呼吸,心里叮囑自己:要沉著,要淡定。大約又過了5分鐘,我慢慢地提起木棒,不要太猛,否則會線斷魚逃,那樣一切努力就白費了。瓶子出水了!有魚!它們在里面,有的吃面包,有的來回游,一共4條。我并攏手指,慢慢地把水箅出去,魚兒跳啊跳啊就出來啦,最后只剩下面包還在瓶子里面。我如法炮制,又釣了好一會兒,最后一數,收獲還不錯,17條魚。中午吃魚!
我找了一根長長的樹枝,把一端弄得尖尖的,把小魚都穿上去。我采集了很多馬齒莧,在河邊洗凈,也掛在這根長樹枝上。因為我沒有鍋,只能烤。我就開始撿拾干樹枝。有些枯死的樹枝長在樹上,我就把它折下來,甚至還爬上幾棵矮樹折了一些。沒費多少工夫,營地就有了不小的一堆木柴。我選了一片干凈的平地,沒有火災隱患啥的,把木柴按照自己理解的經典的篝火樣式堆好,在下面聚攏了一些干樹葉,拿出火柴點燃。呀,火柴滅了,沒點著。“點火需要空氣。”我想起爸爸說過類似這樣的話。我小心地在樹葉下面放了一些樹枝,這樣下面就有了一些空隙。果然,這次順利地點燃了樹葉。樹葉把小樹枝引著了,接著大樹枝也著了。開始有很多煙,我趕緊跑到上風方向躲避。很快火越來越旺,煙就少了。我拿起掛滿小魚和馬齒莧的樹枝,放在火上烤。不久,小魚的香味漸漸地飄散開來。食物在火上面滋滋作響,輕煙里還冒著一點水汽。我怕烤焦糊了,就把樹枝拿高一些。雖然我在上風方向,老站在篝火堆旁,我還是覺得非常的熱。好在小魚越來越香,漸漸變得干巴巴的,馬齒莧也變得很蔫了。我認為它們應該熟了。為了確保這一點,我把穿著食物的樹枝直接放進火焰里,數到5才拿開。熟了,我想。
果然,我把小魚、野菜就著榨菜吃,絕對熟了!而且味道好極了!真的,面包我倒是剩下了不少。
“水”足飯飽之后,帶著一絲午后的倦怠,我匆匆趕往藏屋。我把藏屋移到樹蔭下,鉆進去繼續監視那個神秘的洞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睜開眼睛,發現爸爸媽媽站在我面前,還打著傘。原來我竟然睡著了,外面還下起了雨。我把我的探險經歷告訴了他們,他們對我的動手能力提出了表揚。爸爸仔細察看了那個洞穴,他說那應該是個獾洞,兔子的洞沒有那么大。他還說獾算得上是兇猛的動物,主要在夜間出來活動,估計現在正躲在那個洞里面睡大覺呢。
真沒想到,我竟然在這么個神秘的獸穴洞口睡了一大覺!如果當時獾出來發現我怎么辦?哎喲,太嚇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