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前面那個樣子奇怪的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呢?不會是外星人建在地球的神秘基地吧?”喬喬木真是浮想聯翩,不過這回連可樂王也說不出答案,還是科學家叔叔揭開了謎底:“這呀,就是我們國家新建的泰山科考站!它已經是我國建在南極的第四座科考站了,‘泰山’寓意堅實、穩固、莊嚴、國泰民安,代表了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含義。”

那些難忘的探險歷程
早在1773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就駕船駛進了南極圈,卻為堅冰所阻而不得不返航。而第一個發現南極大陸的人至今仍不能確定,美國、俄羅斯和英國爭執不下。真正被稱為南極探險的“英雄時代”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挪威著名極地探險家羅阿德·阿蒙森與英國人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之間展開的“南極競賽”,正是“英雄時代”最絢爛的一章。兩支探險隊在冰天雪地的南極洲,展開了一場爭奪光榮與夢想的競爭。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率領探險隊歷盡艱辛,闖過難關,終于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與此同時,惡劣的天氣給斯科特他們的探險隊帶來了災難,他們的西伯利亞小馬在探險途中全部凍死。雖然斯科特在1912年1月18日也到達了南極點,但由于他們的體力衰竭與暴風雪的提前到來,斯科特和他的探險隊員在歸途中相繼倒下了。這些探險家們的探險,開始了人類與南極大陸的不解之緣。
南極,僅用于和平目的
南極條約組織徽章
20世紀40年代以前,各國探險家相繼發現了南極大陸的不同區域,這些國家便提出了主權要求。對此,1959年12月,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12國代表共同簽署了《南極條約》,明確表明南極洲只用于和平目的,它和它的科學資源將成為全人類共有的財富。1983年6月,中國加入南極條約組織。繼《南極條約》后,南極條約協商國又先后達成了一系列約定,有效地保護了這片純潔的陸地。
介紹完這些,不知道同學們對南極了解了多少呢?當然,喬喬木和可樂王來南極也不光是游玩和聽故事,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一會兒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