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小記者喬喬木、可樂王報道) 近期,中國科考隊員在南極成功鉆取一支長達3.83米的冰芯。通過冰芯,我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南極氣候變化的秘密。
目前,人們了解氣候的主要介質有海洋沉積物、黃土、樹輪和冰芯。在南極,冰芯是科學家研究氣候的最佳介質。冰芯記錄氣候信息的量更多、分辨率更高,特別是冰芯中的氣泡是沉積物、黃土、樹輪等介質中都沒有的。通過研究萬年“冰芯”內的顆粒物質,科學家可以還原當年冰芯形成時的氣候條件。目前,科學家在南極地區獲得的世界最古老的氣候記錄是80萬年前的。
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它在整個氣候變化系統里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南極,可以監測到全球平均狀態變化,其他地方微小的變化到了南極都可能產生放大作用。而且,南極發生的變化會影響全球的氣候系統,這個地方的重要性是其他地方所不可取代的。
我國科研人員表示,從對南極的觀測上看,地球變暖的趨勢是存在的。在最近十幾年,特別是從1999年以后,南極冰蓋的降雪量增加,而降雪量增加就是氣候變暖直接的結果。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事實。不過,氣候變化在科學上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也有不同意見,要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對全球變暖的原因及其影響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了更好地區分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影響,更應加強對全球,特別是南北極的氣候監測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