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坑”—— 伯克利露天礦
這個位于美國蒙大拿州布特市的伯克利露天礦,從太空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活像地球張開大嘴,在痛苦地喘息。這里本來是個銅礦,1955~1982年被開采,后來還發現了金礦和銀礦。如今,人們從這個“金坑”當中取走了他們需要的東西,坑里只留下了深約300米的污水,里面摻雜有金屬以及砷、鎘、銅、鋅、黃鐵礦、硫酸等化學物質。原本財源滾滾的“金坑”成了有害物處理場地,因為它可能會對周邊地下水造成污染。
“木坑”—— 小寨天坑
“天坑”是由于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地表發生塌陷而形成的,有的時候,塌陷的出現是突然的,例如2010年5月30日,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市區的地面突然塌陷,出現了一個深約100米的巨坑。而作為“木坑”的小寨天坑,位于重慶市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它的直徑達600多米,深度也有600多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巖溶漏斗。之所以說它是“木坑”,是因為坑內暗藏玄機,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滋養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使小寨天坑綠蔭環繞、郁郁蔥蔥,猶如仙境。
“水坑”—— 洪都拉斯藍洞
“水坑”當然離不開水,那么海洋藍洞就當之無愧了,它們是存在于海底的塌陷洞,從海面上看,藍洞里的水比周邊的水域顏色更昏暗,呈現神秘的藍色,因此而得名。藍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兩百萬年前的冰河時代,那個時候,寒冷的天氣使地球上的水都被凍結,導致了海平面的大幅下降。由于淡水和海水的相互侵蝕,藍洞所在位置形成了一個巖洞,歷經歲月變遷和氣候變化,海平面升高后,洞頂隨之塌陷,海水重新填滿了巖洞,所以藍洞就形成了。洪都拉斯藍洞是全世界最大的水下洞穴,它直徑300多米,深約145米,像一只藍色的眼睛,鑲嵌在大海的面孔之上。
“火坑”——“地獄之門”
這個被譽為“地獄之門”的“火坑”,位于土庫曼斯坦的達爾瓦茲小鎮,燃燒便是它的特征。這個“火坑”成年累月、不眠不休、不知疲倦地燃燒著,熊熊大火似乎把周圍的土地都給烤熟了,坑里金色的火焰,在遠處的村落也能看到。當地的人們把它叫“地獄之門”,因為從它燃燒的那一天開始,40多年了,從來沒有熄滅過,就像地獄的魔鬼之火。說到它的形成,同樣跟人類有關。1971年,蘇聯科學家鑒定“火坑”所在的地區地下擁有大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他們便開始鉆探,可是,鉆井下方很快開始坍塌,出現了一個大坑,坑里充滿了未知的氣體。因為擔心這些氣體有毒,探測隊的專家們就放了一把火,希望把這些氣體耗盡,可誰也沒想到,這把火至今也沒有熄滅。
“土坑”—— 巴林杰隕石坑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沙漠,有一個170多米深的巨大隕石坑。它的直徑大約1200米,相當于20個足球場那么大。它是地球上最早被確認的隕石坑,也被認為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隕石坑”,這得益于它所降落地區沙漠的干燥氣候。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大約5萬年前,一顆約30萬噸重的隕星撞向地球,在它下落的過程中,它自身也在不斷粉碎,最終沒有粉碎的部分以大約每秒鐘12公里的速度墜入這片荒漠,當它落地的那一刻,威力相當于2.5噸TNT炸藥,形成了這個大“土坑”。這個隕石坑屬于私有財產,1903年,一位叫做巴林杰的費城礦業工程師買下了這塊土地,這個隕石坑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