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每年都有一次“博物館之夜”活動,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就是世界著名的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博物館里最吸引人的就是各種稀奇古怪的石頭了。比如價值連城的礦石、稀有化石、皇室寶石和巨大的恐龍化石,還有著名的史前石頭藝術品,等等,其中還有來自咱們中國的綠松石呢。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是四種不同的石頭。它們分別是具有兩萬五千年歷史的“沃爾道夫的維納斯”石頭雕像、已知陸地最長的脊椎動物——梁龍的骨架化石、重達334斤的巨大黃色水晶石以及瑪麗亞·特雷莎女皇親手制作并贈送給其丈夫的珍貴寶石花束。
在這些五花八門的石頭里,有一件能“嘗嘗”的藏品——一座高達2米的鹽石,它是一整塊像水晶一樣的鹽石。人們走過這塊石頭的時候就會用手指蘸點口水在石頭上抹一抹,再放進嘴里嘗嘗鹽的咸味。還有膽子大的青少年趁管理員看不到的時候偷偷舔一下這塊大鹽石,不知道多年后這塊石頭會不會因此變“瘦”呢。館中還有種石頭叫“老頭石”,這幾塊石頭可不一般,石頭上長了像老爺爺頭發一樣的一絲絲的白發。
還有的石頭因為帶有各種天然礦物質,所以顏色、形狀千變萬化,非常美麗,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似的,讓人贊嘆大自然的神奇。
除了真實的石頭,人們還能看到無數動物標本組成的“活化石”,想要逛完這座博物館,看完所有的展品,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呢!你還可以在參觀結束后與博物館門前的一只小銅象合影,它已經被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們摸得又滑又亮了,據說它能給人們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