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倪萍在闊別央視10年后,重返主持人崗位。她主持的大型尋親服務類節目《等著我》播出后廣受好評。鮮為人知的是,倪萍重返央視主持人崗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兒子……
一幅畫濕了媽媽的心
2012年9月,虎子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重點初中——北師大附中,倪萍為兒子驕傲。她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兩居室學區房,讓兒子每天走路上下學。13歲的虎子個頭躥到1.62米,眼睛亮晶晶,頭發漆黑,一副小帥哥模樣。每天睜眼一看到兒子,倪萍心里就蕩漾幸福。
自從2004年離開央視主持人崗位,數載光陰,倪萍拍戲、主持、寫作全面開花。如今倪萍已53歲,事業上已沒什么奢求,最大心愿就是陪兒子順利度過初中、高中,將他送入理想大學。
在倪萍安排下,虎子每天生活很有規律:上學、放學、吃飯、寫作業。2012年11月3日晚上9點,虎子寫完作業不睡覺,躲在書房上網。倪萍幾次催兒子休息,虎子表現得很不耐煩。兒子在家這樣,在學校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兩天后,倪萍與兒子的班主任取得聯系。老師告訴她,虎子性格有些孤僻,在學校不合群;課間男孩子三三兩兩玩游戲,嬉笑追鬧,他要么冷眼旁觀,要么在座位上將文具盒打開又蓋上,反反復復……倪萍的心揪了起來。
晚上9點,倪萍發現兒子臥室門上張貼一幅畫:一個滿臉孤獨憂郁的男孩,獨自駕駛宇宙飛船,在一望無際的太空飛行,舷窗四周是茫茫星云。倪萍好奇地問兒子:“你的理想是不是當一名宇航員?”兒子的回答大出倪萍意料:“我想一個人在太空里生活,那里沒有人煙,不需要與別人打交道。”這幅畫折射出兒子的孤獨、脆弱,倪萍一顆心濕了。痛定思痛,倪萍意識到責任主要在自己:2005年與王文瀾離婚后,倪萍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不服輸的她迫切想在其他領域證明自己。此后整整7年,倪萍大部分時間奔波在外,拍戲、辦畫展、當評委,忙得不亦樂乎,從未真正深入兒子的內心。越想倪萍越自責……
逼退兒子的“高樓孤獨癥”
2013年1月,她向北京著名兒童問題專家求援。聽完倪萍的講述,對方深入淺出分析道:“現在都市里的樓房越建越高,高樓限制了孩子們的活動空間,加上鄰居之間互不往來,孩子們找不到玩伴和快樂,久而久之產生了心理孤獨,從而出現憂郁、焦慮、孤僻、脆弱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高樓孤獨癥。虎子成長這些年,你這個單親媽媽長期在外面忙碌,他的癥狀自然比一般孩子更為突出。”倪萍緊張不已。他送給倪萍一句話:“幫虎子找回快樂。”
拿到專家開出的“處方”,倪萍開始從自身做起。此后,兒子放學回家,她陪虎子做作業,與他一起看動畫片。然而,這種親子方式僅維持幾天,兒子就煩了。1月中旬,倪萍招呼兒子:“走,陪媽媽去商場給你買條圍巾。”虎子在電腦前玩賽車游戲,頭也不抬地說:“你去吧,我討厭人多的地方。”倪萍伸手拽兒子,虎子煩惱地推開她:“你干什么?我不想去。”倪萍生氣地關掉電源,責怪兒子:“你太不懂事了,媽為你操碎了心,你一點也不體諒。”虎子起身沖進臥室,任倪萍怎么叫也不出來。
情緒平復下來,倪萍想起專家的話,自己所做一切的目的,就是讓兒子快樂起來;剛才自己的態度確實有些簡單粗暴,招致兒子反感。驀然間,倪萍意識到“讓兒子快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她用心和智慧才能圓滿完成。2月3日,倪萍將兒子的房間重新布置,窗簾、被罩、床單都換成兒子喜歡的湖藍色;墻壁四周粘貼明快的青蘋果色環保墻裙;窗臺下擺放一輛紅色的法拉利跑車模型,動感霸氣十足……傍晚兒子放學回家,倪萍打開房間,虎子一聲驚呼“太酷了”!他沖過去坐到跑車上,右腳踩油門,雙手握方向盤,嘴里“嘟嘟嘟”,模仿發動機引擎的聲音。兒子身上天真、快樂的一面被激發出來,倪萍笑中帶淚。
2013年3月,新學期開始了。一個雙休日,倪萍對虎子說:“你應該將同學叫到家里,炫一下你的小天地。”虎子給同桌及前后排的3位同學打電話,向他們發出邀請。對方爽快答應,倪萍開車一一將他們接到家里。為哄小客人開心,倪萍讓他們每人點一道最愛吃的菜。食材采購回家,她招呼孩子們一道削土豆,擇香蔥,攪拌雞蛋……這頓飯有自己的參與,虎子與小伙伴吃得格外開心。飯后,倪萍讓孩子們輪流在賽車模型前“擺甫士”,然后咔嚓咔嚓按下快門,再一張張翻給孩子們看,并用最美的語言贊美他們。孩子們的歡呼雀躍感染了虎子,他咧嘴笑了。
倪萍百感交集:“高樓孤獨癥”沒有想象得可怕,她一定要幫兒子一點點逼退!
實現母子雙贏
走出家門擴大活動范圍,兒子才能與快樂擁抱。2013年5月,倪萍與業主委員會取得聯系,在小區張貼通知,召集20名男孩組織一場小型拔河比賽。孩子的年齡,要求在11~15歲之間。當天就有十多個孩子報名,不到兩天,20名小健將就湊滿了。倪萍買來拔河比賽專用繩,每天孩子們放學后,她親自組織這幫虎頭虎腦的小家伙在小區廣場練習。孩子們一個個生龍活虎,活潑調皮,虎子也被他們帶動起來,每天練得滿頭大汗。
5月23日,拔河比賽正式舉行,現場來了上百名家長,熱鬧非凡。比賽沒有輸家,倪萍自掏腰包給每個小隊員派發獎品,孩子們皆大歡喜。虎子與這幫孩子在嘿呦嘿呦的較力聲中,成了好朋友。此后,吃過晚飯,經常有孩子在樓下高喊:“虎子,下樓踢球。”“虎子,游泳去,就等你了。”一聽到召喚,虎子沖倪萍打聲招呼,就噔噔噔跑下樓。兒子健康有力的腳步聲,在倪萍聽來無異于歡快幸福的鼓點……
一次,倪萍帶兒子參觀北京野生動物園,母子倆在樹林深處發現一支猴群。虎子觀察發現,猴群分工明確,有的猴子負責哺育小猴,有的負責保護猴群的領地,有的則外出尋找食物……他興奮地將這一發現告訴母親。倪萍趁機教育虎子:“人在這方面與猴群有相同之處,每個人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要與人發生聯系。因此,人不能孤僻,積極融入環境,學會合作與分工,才能將自己的效能發揮到最大。”虎子若有所思……
2014年2月,虎子年滿15歲。經過倪萍一年多時間的鍛造,他徹底與“高樓孤僻癥”告別:虎子性格開朗樂觀了,話多了,笑容多了,被同學推選為副班長。他的心智也成熟了很多,懂得了感恩,懂得體諒父母。他主動幫倪萍去銀行交水電費;自己擦皮鞋、整理房間。2014年3月,家里的阿姨生日,懂事的虎子拿出零花錢,送給對方一雙手套和一瓶護手霜。兒子的變化,讓倪萍格外幸福激動。
就在這時,中央電視臺籌劃一檔為普通大眾實現“團圓夢”的大型服務類節目《等著我》,欄目組找到倪萍,邀請她出任主持人。這時,倪萍闊別主持人崗位已整整10年,信心有些不足。虎子給她打氣:“媽,您一直認為我是最棒的,其實在我心目中,您也是最棒的。”兒子的話觸動了倪萍,看著兒子嘴角冒出的茸茸細毛,她真切意識到,虎子已開始進入青春期了。這是一個男孩子人生的關鍵時期,作為媽媽,自己必須陪伴兒子順利度過。如果主持《等著我》,還可以長期待在北京陪伴兒子。多番斟酌,倪萍接受了節目組的邀請。
4月5日,第一期《等著我》正式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細心的觀眾發現,倪萍的主持風格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她不再頻繁煽情,而是親切平和,像嘮家常一樣與求助者交流。節目播出后,獲得巨大成功。在倪萍看來,在陪伴兒子的過程中,她的心態更加成熟,她改變了兒子,兒子也改變了她。這是他們母子的幸福,是他們母子的雙贏!(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