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進入婚姻跨上人生的一個階梯,不僅需要準備結婚用品,應付來自新人一方的一切社會關系、生活習慣、價值取向,原有家庭的生活方式、人際交往也會受到影響,甚至交友習慣也受到挑戰,所以說婚姻是人生成長的一次契機。
老公重友輕色,我該怎么辦?
口述:陶子
即將步入“剩女”時經人介紹認識了王華,他人厚道,講義氣,對我也很體貼,雖說作為這個城市新居民的我們無房更無車,但我覺得只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一起分擔,未來的日子還是很有希望的,經過3個月戀愛便修成正果。
過完蜜月我才發現,老公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這個“月光”既不是因為花錢大手大腳沒計劃,更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沒有工資可花。
他服務于死黨東哥開的小公司,說好聽點是副總,說現實點是看門人。東哥負責公司策劃,老公負責具體事務,東哥出錢,老公出力。兩人不領工資,日常開銷從公司財務上借錢,年底根據公司運營情況分紅。公司成立3年多來,一直沒有盈利,因此老公也就從來沒發過工資。以前他一個人的時候還好對付,如今我們已經結婚,小家庭的日常開銷都靠我的工資,真是難以維持,實在過不去時經常找我哥借錢,可這樣下去總不是長遠之計。
我經常跟他說哪怕是你能拿回一分錢我也不嫌少,但他說公司還在成長期,是需要資金周轉的時候,等公司運轉正常事情自然解決了。已過去3年多了,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更不知道,如果公司一直經營不善怎么辦?
我并不懷疑東哥人品,也打心里希望公司能盡早盈利。可是公司盈利遙遙無期,人需要吃飯才能生存。結婚將近4年,我已經33歲,我們沒有孩子,我也不敢要孩子,因為我不知道拿什么來養孩子,又不知道把孩子放在哪里養。我堅持了這么久,看不到一點希望。總得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手里沒有“過河錢”,萬一哪天老人生病住院,讓我們拍押金,我們身無分文,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我曾經試著帶動他一起前行,我的家人也想辦法找一些賺錢的項目讓他一起干,可最后換來的都是無動于衷。他放不下東哥的公司,也安不下心做其他的事。我們之間的感情也許無法跟他們兄弟情義相比,但生活總要繼續。
我母親身體不好,我不想讓她為我擔心,夫妻間的矛盾我總是試圖通過談話找到解決方法,可每次都在爭吵中結束。
點評:作為以家庭為專業的女性,家不只是遮風避雨的房子,更能帶給自己安全感,仿佛一個封閉的溫暖空間,任何縫隙都可能會影響到溫度的變化。租房結婚是陶子心理上“家”的一道裂痕,老公的收入讓裂痕的填補遙遙無期。陶子如果能換位思考,就能更客觀地看待老公對愛情與友情的態度。
男人要利也要義
口述:王華
我跟東哥曾在一個巷子里長大,上學的日子也曾各奔東西。大學畢業經歷工作數次風雨飄搖后,恰遇準備北上的東哥,于是我們成為北漂一族。遠走他鄉的生活有太多的不適應,賺錢養活自己很艱難,可一起走過的日子里我們彼此始終相互扶持。
所有的投資都想盡快回籠,可現實卻很殘酷,長時間的虧損不管是經濟還是心理,都讓我們覺得很辛苦,幸好公司越來越納入軌道,盡管還不是太理想,畢竟經營狀況已逐步好轉。陶子希望我對慢熱的公司華麗轉身,不要說公司是我幾年的心血,即使只看在我們的兄弟情誼,我也不能甩手走人。
我也想要自己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房子,可能還會應付老人的醫療費,這一切是都需要錢,有錢了一切問題就可以搞定。我是想有錢,可現實是公司已步入良性軌道,但離賺錢還需要時間。
陶子為我找項目我也能理解,可萬事開頭難,隔行如隔山,每種行業都有自己的規則。往往不進入行業內部的人看著很簡單,可一旦進入才發現里面都有很深的水。原來的行業剛剛熟悉要我扔掉,現在的陌生行業卻希望我開始學習,我有多大精力?
作為男人,我要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給老婆一個遮風避雨的家;還要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那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目標。盡管我現在沒有不斷把錢交到她手上,可也并沒有妨礙我們的正常生活。上次岳母住院押金不就是我從公司借的嘛。只要能正常生活就行了,剩余的錢放在家里或銀行,跟放到公司不都是我們的嗎?沒有現在的投入,怎么會有以后的產出呢?
點評:在王華看來事業很重要,朋友更重要。他對待財富積累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與陶子只認可有形的方式沖突,讓男人感覺自己的擇業和選友被否定,自尊受到挑戰,兩人關系因而惡化。王華如果能去掉情緒看清陶子的真正動機,或許會是另一種局面。
情感解析:
投奔哥哥,空降到陌生的城市,陶子對環境還不太熟悉;租房結婚,每月緊張的生活費增加了焦慮;3個月的戀愛感情基礎不牢,焦慮情緒的交流讓溝通變得困難,甚至開始懷疑友情跟愛情孰輕孰重,這一切讓她覺得窒息。盡管努力學習解決自己的問題,父親的離去讓她做事仍然缺乏勇氣。
王華也曾試圖接受陶子尋找的項目,努力工作首先為了賺錢養家,其次才是為了事業。跟發小東哥一起長大,一起做事多年,因為結婚,因為公司經營不善離開東哥,離開一起經營的公司,不是王華的價值觀所能允許的。
結婚只是兩個人一起合作,彼此依然需要自己的空間。兩個人一起生活偶爾的沖突本無可厚非,可現實問題是缺錢,更深層的原因是陶子缺乏安全感。房產證上是不是自己的名字,銀行賬戶上數字有多大,對于家庭生活其實沒實質性影響。正是因為安全感的缺乏,女人更害怕老公站在朋友一邊而忽視了自己,于是對男人更加依賴,對男人是不是接受自己的建議更為看重。男人不因事業不順而離開朋友的做法也增加了陶子的焦慮,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讓婚姻步入伊甸園
口述:陶子
接受婚姻專家老師的輔導后,我才發現自己對錢的渴望、對自己和老公的控制欲源于我的分離焦慮。
我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身邊,尤其得到父親的溺愛。小時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的那份總比哥哥多,即使有兩份同樣的東西,也要我先選擇后剩下的是哥哥的。哥哥偶爾不平衡背著爸媽欺負我,我就找爸爸“主持正義”,在外面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也總是爸爸出面擺平。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爸爸剛去世的那段日子里我很難過,可是經過這么久,我以為已經適應了沒有爸爸的日子。雖然在遇到困難時,常常會想起父親,感覺自己孤獨無依,我也以為這只是回憶。
專家建議我寫回憶錄,追憶記憶里跟父親生活的點滴,把那些故事寫下來,然后對故事進行分析,讓我站在現在的角度評價當時的我。我做了,看到了自己對父親的依賴,看到了為了贏得父親的寵愛我表現出的示弱、討好和驕傲。
重溫曾經一起生活過的地方,回憶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我的感受竟然發生了變化,我覺得我在漸漸長大,身體充滿力量。
我跟老公道歉:我不是一個拜金女,也不是要你一定要聽我的,我對你的不滿是擔心你離開我,所以抓得更緊。老公說:婚姻不是房子,更不只是那一張紙,是兩個人共同扶持一起生活的契約,有事情需要兩個人共同面對。
我們一起去“看了父親”,跟他老人家對話,告訴他我已長大,我完全有能力處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讓爸爸放心遠行。以前我預支了未來的焦慮,現在我開始接受老公的生活方式,我明白我不是一個人。
老公跟我達成協議,如果明年公司依然沒有太大起色,他將放棄公司出去找工作。另外還計劃今年要自己的寶寶,老公也為此準備戒煙戒酒。不管未來的決定如何,東哥都是老公的好哥們,是我們共同的一位朋友。(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
張麗: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咨詢師,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qq:75487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