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對商家促銷誘惑幾乎沒有任何免疫力的消費者,經常為了享受到各類優惠政策,而辦一些積分卡、貴賓卡等。
雖然做“刷卡族”能讓我節省不少錢,但是往往被各種用卡條件所制約,不是到了兌換禮品期限時,因積分過少得不到心儀的獎品而悶悶不樂,就是為了達到規定的額度要求,盲目過度消費而事后追悔莫及。
有一次,我要去外地出差,在火車站候車時不小心弄臟了頭發。看看時間還挺早的,就到附近一家美發店去洗頭。由于我沒有這家店的貴賓卡,因此只能按照原價付款。旁邊的一名叫溫秋的顧客知道后,立即熱情地拿出她的卡,表示可以借給我用。這么輕松就享受到了8折優惠,讓我很開心。
溫秋和我同齡,也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她把錢夾打開給我看,里面花花綠綠插著12張卡片,有美容卡、健身卡、洗衣卡等,只要是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涉及到的消費領域,她幾乎全都有卡。看到我驚訝的表情,溫秋笑著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卡卡不如眾卡卡。這些卡其實并不全都是我的,還有一些是閨蜜的,我們只是把卡放在一起拼著用罷了。”
我只知道有拼房、拼車、拼餐的,還是頭一回聽說卡也能拼。原來溫秋剛開始用卡時,也遇到過我那些煩惱。后來她想了個辦法,與同樣喜歡用卡的閨蜜把各自的卡拿出來共享。溫秋說:“這些卡的種類不同,拼法也各不相同,根據實際需求,要在不同的場合下,選擇使用恰當的卡片。如果你感興趣,那么以后也算你一個。”我當即表示同意,答應把自己的5張卡片也拿出來“搭伙”。
從此以后,拼卡消費就成了我的生活新理念。為了讓我盡快掌握不同卡片的拼法,溫秋選擇了幾種常見消費項目,手把手教我如何使用。
第一種是多人合辦一張卡,按使用次數AA制算賬。例如按摩打孔卡,充值1000元贈送200元,可以用40次,到了用卡期限或者余額清零時,誰用了幾次,應付多少錢,大家都心中有數,多退少補,一目了然。這種拼卡行為因為能夠形成固定的消費群體,所以最受商家的歡迎。
第二種是積分卡,卡里沒有金額,例如超市會員卡,多人共用一張,利于快速增加積分。消費的時候,只需要把卡號提供給收款員即可。積分越多,兌換到的禮品越好。拿到禮品后大家折算成現金,誰要禮品誰就返現給別人。拼卡沒多久,我就得到了700元積分卡“分紅”,真是一筆意外之財啊。
第三種是貴賓升級卡,按照顧客累計充值金額多少來劃分等級,例如美容卡,就分為金卡、銀卡、鉆石卡等。卡級別越高,消費者獲得的折扣就越大。溫秋最喜歡進美容店,以前單憑她一己之力,最多拿個金卡,但是加上其他兩個人的力量以后,她的卡很快就升到了鉆石級,不僅我們大家都收益,而且溫秋還在商家店慶時,作為嘉賓被邀請觀看了一場明星演唱會,據說單張票價不僅要1000多元,而且還非常難搞到呢。
除此之外,還有種“一拖N”卡也挺受人青睞。例如健身俱樂部推出的年卡,持卡人介紹別人辦卡時,新會員將得到一份800元的運動服飾大禮包,推薦人年卡則被延長兩個月使用期。以此類推,持卡人“拖”進來的小伙伴越多,其得到的利益就越大。被“拖”的朋友得到了大禮包,也很高興。
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和溫秋商量,著手成立一個“卡卡群”,由她做群主,把我們身邊喜歡用卡的朋友們都召集在一起。大家通過拼卡活動,除了可以省錢,還能擴大社會交際圈,更能提高生活品質。本著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為前提的原則,我們對每個入群成員的社會身份、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做了嚴格調查,凡是沒有固定住所和正當職業的報名者一律不予“錄取”。
經過篩選和敲定,“卡卡群”成員最終留下15人,共擁有各類卡片58張。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張卡多一種精彩。由于群成員較多,卡范圍也較大,一些平時很少用到的咖啡卡、閱覽卡、制陶卡等也被挖掘出來。因此我把這里當作學習和實踐的課堂,只要有時間,就找群成員了解各種卡的使用方法,不斷嘗試接觸新鮮事物。
沒過幾天,我就在群成員的陪同下,用烘培卡學會了制作餅干。還在國慶黃金周里,拿著釣魚卡享受了一個愉快的假期。如果在過去,按照我的收入水平,是不可能辦這么多卡來使用的,而在“卡卡群”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辦”不到。這些姐妹們不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有著倡導節儉的時尚追求,拼卡消費讓大家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最近,我聽說有些商家發現拼卡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味,還主動推出了“拼卡套餐”,在制作卡片的時候,就按照號碼區分為單、雙日使用卡。很多商家通過各種形式,來提升服務質量,以此穩定“卡卡群”用戶。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造成顧客流失,隱藏在其身后的龐大“卡卡群”成員們將立即“轉移陣地”。那么,商家損失的除了利益,還有信譽度。看來,“卡卡群”的誕生,已經促使商家與時俱進,在滿足用戶體驗的道路上不斷改革和創新。
粗略一算,我們的“卡卡群”創建已經3年了,姐妹們的錢包平均都省下上萬元。我們以卡為紐帶,把許多陌生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互相幫助,彼此包容,其所創造的額外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金錢本身。卡卡群的精彩生活,讓我們樂享其中。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