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逐年飆升的離婚率令人咋舌,但這其中易被忽視的是“技術性離婚”的夫妻,即感情并未破裂,為達到某種目的離婚,想風頭過后復婚的夫妻。可是,由其引發的糾紛也頻頻發生。
1、把離婚當出氣筒,即便復婚,財產歸屬也會發生變化
問:我和妻子是青梅竹馬,大學畢業后談婚論嫁,很快生了女兒。女兒的出生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也帶來了一些煩惱,各種家事繁瑣,加上與丈母娘一起生活,生活習慣和教育觀念都有很大差別,所以常常吵架。有一次我和妻子吵得很激烈,甚至提出了離婚,我們都在氣頭上,就到民政局辦理了離婚登記,離婚協議中約定所有財產歸女方,女兒撫養權歸女方,男方承擔撫養費,我可謂是“凈身出戶”。辦完離婚后,我們都平靜下來,也沒有告訴任何人,生活仍然照常繼續。現在我們想復婚,但復婚后財產怎么處理?
答:你們的離婚行為確實意氣用事,但這不能成為離婚協議無效的理由,也就是說,雖然你們是在氣頭上辦理離婚簽訂離婚協議,但是該協議并不存在欺詐脅迫的法定無效情形,是合法有效的。其次,復婚的概念是我們生活中的俗語,不是法律術語,不等同于撤銷離婚。你們辦理復婚手續仍然是按照結婚的法律規定,關于結婚后的財產歸屬也仍適用“婚前財產歸個人,婚后財產為共同”的原則。所以,你們可以在復婚前對原離婚協議中約定的財產歸屬進行重新約定,才能確保復婚之后原來的共同財產仍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
2、為購置新房辦理離婚,房產如何歸屬
問:我和老公家都在農村,來到石家莊奮斗5年好不容易買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現在經濟也寬裕了些,有了小孩,就想再買一套大點兒的改善居住條件,然而二套房首付50%的政策卻讓我們望洋興嘆。后來在某中介公司的攛掇下,我們辦理了“假離婚”,用老公的名字買了第二套房子,這套房子是我們一起攢了多年的錢付的首付,寫了老公的名字,我始終覺得心里不踏實,這套房子到底歸誰?
答:只要你們雙方屬于自愿離婚,且已經達成書面協議,民政部門便會頒發離婚證書,離婚便具有法律效力。關于財產歸屬問題,一方在離婚之后所購買的房產毋庸置疑為其個人財產。雙方復婚后,該房產歸誰所有,要看房產證取得的時間及房款支付情況而定。離婚后購買且一次性付款,在復婚前就取得房產證的,毫無疑問房產是個人財產;如果是按揭購房,復婚后才取得房產證的,認定為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對方參與還貸,同時也對房屋增值做出了貢獻,在離婚時,房產所有者除歸還對方還貸的部分外,還可就增值部分給予對方適當補償。以“假離婚”規避限購令而購房的,對夫妻中沒有房產的一方存在重大的法律風險,如果假戲真做,那么無房產一方將很難得到補償,其應有的財產份額將很可能損失。
3、“離婚”不假,“結婚”合法
問:我和妻子1990年結婚。1998年事業單位房改時,我們商量各自從本單位購買一處住房。但按政策夫妻只能購買一處住房。為了多買一處住房,我們協商假離婚并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了離婚手續。等各自買到住房后,辦理復婚手續。離婚后,我妻子從單位購買了一處住房,我單位房改進度較慢,近一年才買到一處住房。當我找妻子復婚時,方知她已于兩個月前與他人結婚。我能否向法院起訴要求認定他們結婚無效?
答:你們在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的假離婚,但從形式上看,當事人雙方是自主自愿的,實質上隱藏著雙方共謀共知的目的,辦理機關當時是無法知道的。所以你所謂的“假離婚”實際上并不假。根據婚姻自由原則,你們離婚后原來的婚姻關系已經解除,任何一方都可以持離婚證與他人結婚,該新的婚姻關系合法有效。你想向法院起訴要求認定他們婚姻無效的主張是不能成立的。假離婚是欺騙法律也是欺騙自己的行為,切勿玩弄伎倆,游戲婚姻,否則,一旦產生不利后果,追悔莫及。
4、訴訟離婚調解結案,調解書也可能無效
問:我和丈夫前年在法院起訴離婚,經法院法官做調解工作,我們雙方同意離婚,并將所有財產都給了我。今年有丈夫的債主找上門讓我還錢。我才知道原來丈夫是為了躲避債務,才起訴我離婚,并同意把所有財產都給我,我誤會了他3年。但是現在債主要到法院告我們,說我們的離婚是假離婚,我們怎么辦呢?
答:你和丈夫為了躲避債務、轉移財產而辦理離婚,即便是到法院訴訟解決,你們的調解書也會因存在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而歸于無效。如果你們的債務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用于家庭生活的債務,那就是夫妻共同債務,應當用夫妻共同財產償還,即便辦理離婚登記,也逃避不了償還債務的法律責任。如果該債務確實屬于你丈夫的個人債務,那么他用訴訟離婚的方法惡意躲避債務也是違法行為。債權人訴訟要求確認離婚調解書無效并要求償還債務都是合法訴求,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你們借“假離婚”來規避償還債務的法律責任的行為是違法的,應當勇于承擔法律責任盡早還清債務,切勿在違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
陳淑琴,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以熱心接待客戶、耐心分析案件、細心發現問題為特長,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最佳解決方案,聯系電話13932123890。
王革,河北冀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執業經驗豐富,擅長以情感溝通方式調解解決民事糾紛,聯系電話1583119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