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起床我都信心百倍,告訴自己一定要抓緊時間完成各項工作,然后好好讀書給自己充電,可工作和生活卻并不能如我所愿。
作為教導處主任,每天來到學校就被各種事情糾纏。比如這一天的早晨,我剛剛安排完當天的帶班帶課,校長的電話就把我叫過去要我寫個匯報。結果回到辦公室不到10分鐘,有家長敲門進來,向我投訴某個班主任作業太多,我只能放下剛寫了題目的匯報,耐心給她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各種Q群交替閃爍,不敢不看,唯恐錯過什么重要通知。結果十有八九都是無用的閑扯。身在教導處,辦公室里人來人往,各種家長學生老師和外面來辦事的人川流不息,就算忙完了工作,也無法靜下心來讀書。
下班到家脫下外衣就開始忙碌起來,等到米下鍋、肉菜摘洗切完畢,我拿起一本書,一段還沒看完,就聽到兒子在屋里喊:媽媽,你來給我聽寫單詞!只好放下書,去給孩子聽寫。好容易聽寫完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過去了,我忙去炒菜。等吃完飯收拾完,我重新再拿起書,看了一頁正在精彩處時,電話鈴聲響起,媽媽打來電話,問寒問暖、各種家事絮絮。等放下電話再看時間,半個小時后又要安排孩子睡覺了,想著這一天就又這么荒廢過去了,再也看不下去書,就坐在那里鬧心發呆。
這只是平常的一天,沒有這些事也會有類似差不多的事情糾纏著我的時間,影響著我的情緒。衣服要洗,家要收拾,水電煤氣電話費要交,孩子的情緒要關注,還有水管子漏水、家人生病、朋友的邀請等等突如其來的意外,都讓我疲于應付,心力交瘁。
我不是不思進取的人,我也想給孩子做表率,努力讀書工作,做最好的自己。
可是,我的工作和生活時間都被這些瑣事割成了碎片,什么都干不了,讓我無比郁悶。就算偶爾無人打擾,自己也時刻都在焦慮中,總是擔心被打擾,還是看不下去書。
我無比苦惱,在QQ群中跟女友們抱怨,她們紛紛給我出主意:
一人說,在單位沒辦法,回到家可以選擇關機啊,為什么不對自己好一點呢?又一人說,你要學會拒絕,給自己留更多的時間空間。還有人說,沒時間就別為難自己,人到中年的女子,何必還要讀書努力,平平淡淡也挺好的。
前兩種說法我不能接受,我是媽媽女兒妻子是教師,怎么忍心只顧自己,逃避放棄我的責任和義務呢?那么,我就只能像第三個人說的那樣,放棄自己嗎?
忽然,有一個姐姐用小窗對我說:小時候我家里不富裕,媽媽就用各種布頭縫綴在一起做成坐墊,真是美麗啊!后來有了孩子,他能把一張張零碎的拼圖拼出漂亮的大畫卷。沒有抽不出的時間,只有不想抽出的時間。就算是碎片,可那也是時間,把它們拼起來也一樣可以讓你有所收獲。
她的話讓我頓時明白了自己的誤區。
從那一天開始,我將一本書一支筆放入包中隨身攜帶,在完成工作家務之余,開始爭分奪秒地讀書寫作。我不再怕思路被打斷,也不怕記下的內容支離破碎,我享受著讀書寫作的快樂。
我有了很多節約時間的“發明創造”。我把孩子叫到廚房,一邊做飯一邊聽寫孩子單詞,檢查孩子的朗讀;我為年邁的媽媽讀書,既讓她開心也讓自己有時間讀書;后來我又接受朋友的建議,用手機下載了專門的軟件,常常上下班路上或者可以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就在這些碎片的時間中,我讀完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文學、歷史、教育,這些書籍讓我的視野更寬廣,內心更豐富安寧;我寫下了幾十萬字的小說散文,發表在報刊雜志上,讓周圍人對我刮目相看。
因為讀書多,讓我的知識更豐富,工作變得游刃有余。我的口才也隨之提高,我成為了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教師,經常為家長做講座,我內涵豐富、旁征博引的講座受到了他們的歡迎。
因為經常在這些碎片時間讀書寫作,我有了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內心越來越強大堅韌。同時也能分心二用,經常可以一邊聊天一邊寫作,讓別人大為驚嘆。
耳濡目染,看我這么抓緊時間讀書,原本不愛讀書的兒子也愛上了讀書,不僅學習再也不用我操心,讀書的氤氳也讓他更加明理懂事,順利度過青春逆反期,我們始終互相尊重深愛。
光陰繼續向前走,生活慢慢又有了新的變化。
讀了初中的兒子對我說,媽媽你自己讀書寫作吧,我已經自己抄寫完了需要家長聽寫的單詞,背誦好了古文。我向你保證,這些單詞和古文我已經全會了!我不放心,抽查了幾次,果然單詞準確無誤,古文倒背如流。
媽媽說,你那么忙,不用想著來看我,我有空去你家看你。于是經常媽媽來我家,不僅幫我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節省了我的時間,也讓我在家里就能膝下承歡。
我的老師們對我說,雖然家里有事要請假,但我自己已經串好了課,安排好學生,肯定不會有問題的,不用你費心了。你那么忙,專心做你的事吧。
因為我始終不怕麻煩不怕辛苦地愛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他們也真心為我著想,還給我更多安寧美好的光陰,我的時間竟然越變越多了。
把每一片碎片都珍惜收藏,把每一分鐘都妥善利用,我成了好媽媽好女兒好教師,仰俯無愧,被我的孩子媽媽女友同事們深愛著、體諒著、包容著、信任著。
當然,我也努力做著最好的自己。我用無數的碎片時間不僅拼出了一本本書一篇篇文章,更拼出了自己美好溫暖的人生。(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