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也能賺錢?女大學生產生創富狂想
1988年,關欣出生在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一個貧困農家,因父親身患重病,家中債臺高筑。
2009年,她考入北京一所民辦大學,選擇了商務策劃管理專業。在校期間,關欣不僅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還利用課余時間去餐館當服務員、到街上發傳單賺取一些生活費,以此減輕父母的負擔。
2011年10月的一天,一位女同學找到關欣,神秘地說:“我這有一個輕松賺錢的好工作,你愿不愿意去?”“什么工作呀?”關欣好奇地問。
“去一家大電視臺的節目錄制現場當職業觀眾,該鼓掌的時候鼓鼓掌,調動一下現場氣氛,倆小時就能賺200塊錢。”還有這種好事!關欣半信半疑,但出于對好姐妹的信任,她還是去了。
來到電視臺,一個“組織者”對關欣他們幾十名職業觀眾說,老規矩,我在前排揚起雙手鼓掌時,你們就緊跟著拍巴掌;嘉賓講到動情處,如果你被感動了,該掉淚掉淚;聽到開心時,不妨開懷大笑。表情到位的,一旦有鏡頭特寫,報酬翻倍呢!
第一次當職業觀眾,關欣有點緊張。入行久了,關欣發現,有些來鼓掌的人很專業,從頭到尾都是一絲不茍地看著節目,而有些人則是進場就昏昏欲睡的樣子。有一次,她禁不住對身旁一個男孩說:“同學,咱們好歹也是拿了錢的,表面功夫得做好吧。”
不料,對方卻哭喪著臉說:“我也不是故意要這樣,我是學設計的,這節目講財經的,我完全聽不懂啊。”
專業不對口?關欣瞬間想起來,有一次俞敏洪到某電視臺做節目,臺下好多職業觀眾都是些大叔大媽,他們對俞敏洪生動有趣的英語演講根本就提不起任何興趣,也完全聽不懂;而這種高水平的英文演講,對于一些準備出國留學的人來講,又是多么寶貴的機會!
想到這些,關欣的腦子突然靈感迸發:如果領掌人能和錄制的節目貼切一些,那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呢?我能不能綜合這些資源,來創造一個市場呢?
創立“職觀網”,資源整合創造大商機
有了想法,關欣更加留意職業觀眾這一行。經過一番調查,關欣驚喜地想,何不創建一個職業觀眾經紀類網站呢!這樣既為電視臺和大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大家可以便捷地圓了上電視、見明星的夢,同時電視臺也可以從大眾中挑選適合自己節目的人,再也不用因為臨時找不到現場觀眾而抓狂了!
2011年3月,關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學計算機的男友小張。對方聽了興奮不已,說這絕對是個好想法!兩人四處湊了2.2萬元錢,在永安門附近租了一間僅有10平米大小的地下室,創建了職業觀眾網。小張和他的幾個師兄弟,則成了建站和維護的技術成員。
建站、調試、改進……當年6月,當職業觀眾網上線后,關欣滿懷興奮。不料,由于沒有創業經驗,也沒有資金后盾,眼看所有的錢都用于租服務器和吃飯租房了,開張一個月的網站沒有做成一筆業務!那段時間,關欣不停地在網上發宣傳帖子,每當“職觀網”的流量有所提升,她都一陣欣喜,但如何才能把那些注冊用戶換成真金白銀的收入呢?涉世未深的她不由陷入了困境。
經過一番思索,關欣決定先把公關對象定位在某電視臺的一個欄目,拿到相關配額后,再到網站上大批招募職業觀眾。
這天,關欣來到一家大電視臺,找到原來見過的節目組郭導,說自己建了一個職業觀眾網,以后有需要可以聯系她。郭導卻稱,他們已經習慣了現在這種尋找觀眾的方式,不想輕易改變。關欣說:“主要是,我幫欄目組物色的觀眾,都是專業對口的,不用排練,他們就能聽懂嘉賓演講、談話的內容,到了精彩之處,他們情不自禁地起身鼓掌都不在話下。”
這段話引起了郭導的興趣:“哦,你這小丫頭真有這能耐?那下次不妨找你試一試。”關欣聽了萬分驚喜。
3天后,關欣果然接到了他的電話,說是馬云要到他的欄目做訪談嘉賓,需要200名現場觀眾。掛了電話之后,關欣既興奮又緊張。
她一面在網站上發布招募觀眾的消息,一面在各個高校內發放傳單,每個傳單都印上自己的網址,注明如果要參加該節目錄制,必須在職觀網上注冊,填寫所學專業、興趣、愛好、未來的職業規劃等詳細信息,以方便篩選。
馬云在大學生當中的號召力是巨大的,捆綁銷售也讓職觀網獲得了一大批用戶,僅僅3天,報名參加的人數就達到了1100多人,關欣和伙伴們不眠不休,對這些人進行了詳細的比配,最終敲定了200人,并給他們發出了邀請EMAIL和短信。
很快,馬云的專訪開始了,關欣精挑細選的200人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因為這些人大多都是大學生,或者剛剛參加工作,還在創業之中。剛開始的時候,節目錄制和往常沒有什么不同,可是當馬云說起創業的時候,發現臺下有一個觀眾舉起了手,馬云示意觀眾發言,觀眾問道:“馬總,您是中國最成功的創業者,是我們年輕人的楷模,您能不能告訴我,目前的市場環境,一個創業者最應該擁有的品質是什么?”馬云微微一笑,謙虛地說:“最成功的不敢當,我只不過小有成就而已。在我看來,創業者最重要的4點因素,不外乎信念、價值觀、視野、情商。”觀眾聽完之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坐了下來。接下來,又有幾個年輕人向馬云請教內心的創業困惑……每每聽到馬云幽默而誠摯的回答,臺下就會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看到這熱火朝天的場面,郭導和制片人紛紛向關欣投來贊許的目光……僅此一單業務,關欣和男友賺了2萬多元。
不斷擴張,冷門行當年入千萬
初戰告捷,此后職觀網的注冊用戶就像狂潮一樣上漲,短短3個月,注冊用戶高達2.8萬人,并且囊括了大學生、白領、家庭主婦、退休老人,乃至平面模特!
而通過郭導等電視臺熟人的介紹,關欣的業務量也由一個月三四場,變成了10多場!有時候,她一天時間要帶著不同階層的觀眾跑好幾個“場子”。雖然其間要調教職業觀眾,要與電視臺反復溝通,甚至要安排大巴車接送觀眾……事無巨細,關欣事事要操心,但大把賺錢的快樂掩蓋了所有的疲憊。
做到2012年7月大學畢業,當不少校友茫然地涌向社會,奔波在求職道路上時,關欣不僅幫家里還清了10多萬元債務,還與男友在京城北五環一處風景宜人的社區按揭了一套住房,并配了輛轎車。
2013年2月,關欣決定豐富職觀網的模式。一個月之后,職觀網以全新的面貌展現,關欣把網站的業務分為電視電影推廣、藝人推廣、觀眾互動策劃和執行、商演策劃和執行等種類。而最重要的是,關欣在其間費力地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它涵蓋網站用戶所填寫的興趣、愛好、職業、年齡、地理位置等信息。根據已簽約的電視節目對觀眾年齡、學歷等相關要求,工作人員只需輸入找人條件,電腦就會自動進行篩選分配,并用短信群發的形式通知符合條件的用戶“出場”。這項改進,可以迅速及時地響應電視臺欄目的需求。
發展到2013年8月,職觀網的注冊用戶已經上升到了10余萬人。此后,每月僅為各電視臺“經紀”職業觀眾,都能給關欣帶來三四十萬元的驚人收入。而在此之外,她還接一些樓盤、商場促銷活動的業務,這些活兒,動輒需要幾百上千名職業觀眾前往現場。給關欣公司帶來的贏利,自然也十分可觀!
此時,她和20多名員工的辦公室,也早已搬進寬敞的寫字樓里。而職觀網也從一個只為品牌欄目提供現場觀眾的網站,發展成擁有觀眾社區現場體驗平臺、市場調研、移動平臺拓展、組織高峰論壇等綜合性的“觀眾新媒體中心”。
至2014年6月,名氣越來越大的職觀網已經和非誠勿擾、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星光大道等130個電視欄目簽約合作,成為電視臺與觀眾之間的橋梁,現場觀眾注冊用戶達50多萬人,年營業額1000多萬元!
雖已身價數不菲,但關欣表示,下一步她還準備在各省成立公司分部,讓自己的現場觀眾“經紀”生意在全國遍地開花!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