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大學畢業在即,關于他的畢業去向問題我們全家專門召開了一次討論會,為此兒子還特地從上海回來了一次。兒子在上海讀大學,離我們在東北的家千里之隔。和很多心疼孩子的爸媽不同,讓兒子到上海讀大學,是我做的決定。
雖然生活在東北,但我心里卻一直有著很深的上海情結,因為我爸媽都是地道的上海本地人,父親因工作調動,帶著母親來到了東北。自從我一出生,每逢假期,母親總要帶著我回上海探親。漂亮的外灘,甜甜的大白兔奶糖,高聳的國際飯店,這些都是從小上海就留給我的美好印象。
這些年,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發展迅猛,更是成為各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我每次到上海探親、出差,都會有新的驚喜,因此心里早早就有了打算,要讓兒子到上海讀大學,畢業后留在上海工作,做個新上海人,圓我兒時的夢。
不過,兒子對上海的感情卻不像我希望的那樣強烈,他讀大學的時候,就老惦記著東北的家和東北的老同學。每次放假回家,就是他最開心的時候。想不到,臨近畢業,兒子居然說想回東北工作,這下可把我急壞了。千里迢迢地把兒子送到上海,我不就是想讓兒子先適應一下上海的環境和生活節奏,畢業以后好留在那嗎?
為了糾正兒子的“錯誤”思想,我特意讓兒子回了一趟東北。好好商量一下何去何從。家庭會議上,我和兒子作為正反雙方分別發表了意見。我是極力主張兒子留在上海的正方;兒子則是據理力爭要回東北的反方。
作為正方,我說了三條理由:一、上海是國際性大都市,機會多,有利于事業的發展。二、上海城市建設完善,設施先進,生活便利,適宜居住。三、上海教育發達,以后成了家,更有利于小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說完這三條, 我洋洋得意。
聽完我的理由,兒子立刻進行了反駁。他說,上海機會多是不錯,可是競爭也特別強,優秀的人才比比皆是,要想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并不是容易的事。而要說城市建設,雖然東北現在比不上上海,但是正因為沒有完全開發,未來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至于最后一條,兒子更是頻頻搖頭,我才多大呀,還沒結婚,就想到那么遠的事兒。再說了,我們這兒不也有好的學校嗎?而且,兒子還有一個充分駁倒我的理由:他在大學學的是機械專業,他覺得自己的專業更適合在東北發展。
兒子說得頭頭是道,我氣得不知說什么好,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父母。沒想到爸媽沉吟了一會兒,居然說:“孩子說得有道理。依我們看,你還是尊重孩子的意見為主。”我真是哭笑不得,這后援團怎么不起一點作用呢?
最后還是老公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讓兒子先在上海找一份工作,然后給他一年的時間。如果覺得還是不喜歡上海,就回來。
兒子回到上海,參加了幾場校園招聘會后,終于順利地在一家德資企業找到了工作。這讓我很高興,正好年休假還沒用完,我想趁此機會去上海看看兒子,鼓勵鼓勵他。為了給兒子一份驚喜,我事先沒通知他。從機場出來,我便照著兒子給的地址直奔他住的出租屋。
這是一個新建的居民小區,看著漂亮氣派的大樓,郁郁蔥蔥的綠化地,我心里別提多美了。我撥通了兒子的手機:“媽媽來看你了,快給媽媽開門。”手機里,兒子的聲音顯得很吃驚。
兒子為我打開電子門,我進了樓道。遠遠地,就看見兒子在房門口等著我。“呦,兒子來接媽媽啦。”我高興地大呼小叫起來,兒子卻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媽,你進來。可別嚇著噢。”“傻話。”我白了兒子一眼:“有什么好嚇的。”我一邊和兒子說笑,一邊跨進了門。沒想到,眼前的一幕還真把我嚇了一跳。
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屋子不算大,總面積也就90個平方吧,卻放了七、八張單人床,就連過道里都擠了一張床。我看到兒子平時常用的一只拉桿箱被橫放在一張床邊上,邊上一張很小的桌子,桌面上堆著一些零零星星的東西。看來,這就是兒子的地盤了。平時常聽說上海有很多的群租屋,沒想到,今天讓我見識了。想到兒子就生活在這么簡陋的環境里,我的鼻子不由一酸。
我在房間里轉了一圈,尤其是到衛生間、廚房看了看。經過實地觀察,我基本可以肯定平時兒子吃飯、洗澡是沒法在這兒解決的。
我拉著兒子出了門,劈頭蓋臉就發了一通火:“住在這么差的環境里,為什么不告訴爸媽?你這樣知道我們多擔心嗎?”想不到兒子卻不以為然地笑笑。“媽,這有什么呀,在上海這種情況很普遍。像我們這種剛找到工作的外地小白領,大部分就是住的這種房子。上海的房價特別貴,可我們一個月才掙多少呀,只能將就一點了。”被兒子這么一說,我的心里更難受了。“那你平時吃飯呢?”“吃盒飯唄。”兒子笑得依然陽光,我卻很不是滋味。“媽帶你去吃頓好的。”我拉起兒子就走。
找到了一家小飯店,盡管兒子不讓我多點,可我還是點了很多菜。我要讓兒子多吃點,補償他這些日子受的苦。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天,我明顯感受到兒子比以前懂事了,他盡和我說些開心的事兒,卻一點都不談自己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艱辛。但越是這樣,我越是知道孩子在上海一定吃了不少的苦。
吃完飯,我到附近找了家賓館,開了一間房,我想讓兒子陪我好好說說話。半靠在賓館的床上,兒子沒和我說幾句就睡著了。我拿了一床毛毯剛想輕輕地給他蓋上,兒子卻醒了,他瞇著眼睛,輕輕地說了句:“賓館的床好舒服,我好久沒睡過這么舒服的床了。”兒子說完,又沉沉地睡去了,我的心里卻是止不住地酸澀。這一刻,我開始懷疑,自己逼兒子留在上海是不是真的錯了?
我在上海呆了幾天,卻哪兒都沒去玩。本來想好好逛逛的,但因為兒子請不出假來,不能陪我去。兒子顯得特別內疚:“媽,我是新人,請假不太好,而且上海的工作節奏都特別快,一個蘿卜一個坑,我要不在,就沒人能頂班了。”“兒子,媽不怪你。”我說。在上海這幾天,通過和兒子、兒子室友的接觸,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上海生活并不容易,表面看似光鮮的背后,其實每個人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幫兒子把所有的衣服都翻洗了一遍,又給他買了很多零食,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雖然人在東北,我的一顆心卻留在了上海。我開始在網上留心上海的新聞,尤其是民生情況,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各方面的數據顯示,在上海的生活成本是相當高的。要想在上海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一個月的月薪最起碼要達到5000元。可兒子剛參加工作,一個月只有3000多。我的心里不禁一沉,一直以為他生活得不錯。原來孩子自己獨自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據此,我又粗粗測算了一下兒子今后留在上海必須承擔的硬成本:買房、結婚、生子,更是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就按最低標準算,怎么著也得300萬。作為工薪階層,我們根本沒能力為兒子提供這些錢,而要靠兒子自己掙,更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就算掙到了,那兒子為此付出的艱辛也可想而知。想到這些,我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
那天,兒子給我打電話回來,聽著電話里他濃重的鼻音,我趕緊問:“你是不是感冒了?”“嗯。”兒子老老實實地回答。“吃藥了嗎?休息了嗎?實在不行趕緊請假休息兩天。”我著急地說,兒子回答得支支吾吾的。我忽然醒悟過來:兒子一定不肯請假,怕影響了工作。
我一陣心酸,對著電話說:“兒子,你回來吧,回東北,咱不去上海了。”兒子愣了一下:“可一年時間還沒到呢。”“不管了。”我對著電話大聲說:“只要你在媽媽身邊好好的,咱們哪兒都不去了。”
兒子終于回來了,以他所學很順利地找到了一份合資企業的工作,而且頗受領導賞識。每天我為兒子做好了熱飯熱菜等他回家,周末兒子不是陪著我和老公一起逛街做家務,就是和同學朋友盡情地聚會。看到兒子快樂的笑臉,我也特別滿足。這不就是我最初想要的嗎?可我還繞了一個大圈子,舍近求遠。做父母的總認為孩子能飛得更高更遠才是好,但其實當孩子飛得很吃力很辛苦時,讓他們回到我們的身邊也是很好的選擇。責編/馬沖沖ma-ch-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