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
(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哈爾濱支隊道里區大隊,黑龍江哈爾濱 150016)
淺談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消防監督檢查
王劍
(黑龍江省公安消防總隊哈爾濱支隊道里區大隊,黑龍江哈爾濱 150016)
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因為其隱蔽性、不宜疏散性等原因,極有可能會造成重大的經濟財產損失、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火災特點為切入點,簡要分析地下場所消防監督檢查的重要性及存在問題,具有很強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 消防檢查 火災
近些年,隨著城市的發展,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逐漸興起,起到了繁榮市場經濟的作用。但由于匯集大量的人員和物品,地下場所也給消防安全工作帶來了不便,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
地下大型聚集場所在現在的城市中通常作為地下商場、公共娛樂場所等使用,建設之初通常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通常會承包給個人或者集體用于經營所用。由于消防宣傳不到位的緣故,經營者在對地下商鋪進行裝修時,有的盡是達不到防火要求劣質材料,可燃性強且燃燒后容易產生有毒有害氣體。在地下場所建設過程中,由于位處地下,沒有得到建設者的足夠重視,電路設計不合理或者消防設施不全面都導致了地下聚集場所的火災易發性。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裝修材料老化、電氣設備和線路負載過重,容易造成因漏電短路等情況發生火災。地下商場通常堆積大量的貨物、可燃性物品,這也是造成地下建筑容易發生火災的原因。
一些地下場所作為商場為了盡可能多的招商引資、吸引顧客,私自對地下建筑格局進行改造,設置隔間廊道,阻擋消防設施,使得本身就隱蔽的地下場所,在某一處發生火災時更加難以察覺。地下建筑附屬空間多,往往又通訊訊號差,發生火災時難以及時的進行報警,組織救援,起封閉的建筑結構以及較強的隱蔽性都給撲救火災帶來很大的難題。
城市的大型聚集場所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人員聚集,加之地上出口有限,建筑內又沒有有效地指示標志,安全通道因為人為原因關閉或堵塞,發生火災時,人員容易驚慌失措造成混亂,無法進行有效地組織逃脫,很有可能會造成踩踏、擁擠等次生事故,加重人員的傷亡。
當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時,由于其空間的連貫性差,內部結構復雜,建筑隱蔽性強,火災之初難以被人察覺,當發現時,往往都已成災難性后果,難以短時間內撲滅。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由于是在地下,大型消防設備無法進入,撲救效率明顯降低,消防人員進入后又由于通訊不暢,難以組織有效救援,貽誤了撲救的最佳時機。火災發生后,由于地下建筑通風設備不佳,產生的濃煙有害氣體難以排出,這些都不利于消防人員在建筑內部行進,尤其是在火災后通風系統毀壞,無法給救援人員提供足夠的氧氣,使救援人員難以控制火情。
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發生火災后,由于其發現不及時、隱蔽性強、難以撲救、難以疏散、蔓延速度快、消防設施不完善等眾多原因,往往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的嚴重后果,踩踏、擁擠、毒氣等次生災害又使得情況雪上加霜。除了人員上的傷亡外,如此嚴重的火災還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成為人民和媒體的焦點,不利于社會的穩定,造成社會的動蕩。若火災中涉及外籍人士還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外交事件,影響國家的形象,造成不利的政治影響。
在我國,消防檢查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目前,高層建筑、地下公共場所、重點防火單位等日常的消防監督已形成常態化。尤其是對于火災易發的地下場所,消防監督檢查能夠起到保護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不收損害的作用。對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監督,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降低火災的發生頻率;對地下大型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監督檢查,能夠保障地下場所消防設施不被破壞,安全疏散通道不被占用,一旦發生火災時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災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人員傷亡以及不良的社會和政治影響。
目前,我國的城市地下公眾聚集場所數量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也越來越多。有些地下場所功能定位不明確,賓館、舞廳、餐館、商鋪等林立其中,缺乏統一的規劃,電線私搭亂接,線路超負荷現象嚴重,無防火分隔措施,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火燒連營的現象。地下場所管理者以及普通群眾防火意識淡薄,缺乏基本消防常識,常常為了一己方便關閉安全門,堵塞安全通道,造成火災后疏散困難。為了節約資金,消防設施及滅火設備配備不完善,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設置不規范,或即使設置了消防設施和應急照明燈,但由于平時維護、保養不善,早已形同虛設。安全出口數量嚴重不足,而且缺乏完善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
要想防止地下公眾聚集場所發生嚴重火災災難,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大日常監管力度。禁止易燃易爆的危險品進入人員聚集的地方,禁止使用易燃的裝修材料進行裝修,禁止在防火通道和安全出口堆放雜物,監督經營者設置消防設施和應急照明裝置,加大對地下經營場所的消防審核。
針對普通群眾和眾多經營者的消防意識淡薄的現象,消防部門以及地下場所管理者要做好消防安全宣傳,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要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積極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和互聯網等傳播媒體,開展經常性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層次、立體化的宣傳教育活動。還可以在地下入口處張貼顯著提示標語,在地下建筑內設置消防安全宣傳點,加強日常的消防巡邏,以便時刻提醒人們。
改善地下場所的通風設施,一旦發生火災后,通風設施的正常運行能夠為生命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有必要增設防火卷簾門,加設消防栓,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加強地下通訊設施的建設,保障火災發生后能夠通訊順暢。
應該確定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建立必要的監督激勵機制,及時發現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督促改正。
城市大型地下公眾聚集場所在現代的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其防火安全監督檢查也越顯重要,但因其火災易發且又隱蔽,往往防不勝防。隱患險于明火,責任重于泰山,對地下場所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非常重要,這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應該加強日常的監管力度,加大宣傳,增強人們的防火意識,完善地下消防安全設施,這樣才能遏制群死群傷的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
[1]孫瑞發.對地下人防工程消防安全問題的幾點思考[J].武警學院學報,2012,6(28).
[2]胡軍.淺析公眾聚集場所消防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化工,200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