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玲
(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天津 300350)
儒家思想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任艷玲
(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天津 300350)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以人為本貫穿始終,自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此發展戰略后,以人為本的思想在社會中廣為流傳。儒家文化是以人為本理念的發源地,將人的作用發揮至最大,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確保企業獲得既定收益,實現運營目標,這和儒家文化所提倡的思想觀念相一致。優秀人才是保證國家興旺繁榮的基本條件,而企業要想實現發展的持久性、健康性,更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對于人才培育、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應給與足夠重視。對于國外在此方面的相關經驗、教訓,應學會從中借鑒、總結,在此基礎上聯系儒家文化,保證企業在經濟一體化大環境下能夠長久立足,持續發展。
儒家思想 人力資源管理 以人為本
從管理學層面講,其主要借助自然學、社會學對管理工作中所出現的各類矛盾進行調解,緩解人際交往中的緊張氣氛,實現效率的高效化。從倫理學層面講,其主要從道德觀念等方面對人際交往關系進行調解,從而實現對社會體系的綜合掌控。
很多人大概都有此種想法,或相關經驗,如在很多人看來,從難度來講,與人相處和單純工作,抑或探究理論知識相比,其難度更大。職員是企業人力資源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若用1+1=2的定量式計算方式管理職員,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即便某些單位對崗位職責制定了具體的說明書、工作步驟及業績考評機制,但若僅依靠這些規定,很難實現對職員的綜合管理,也無法調動員工的公共積極性,無法使職員真正投入到自己的崗位中,也無法推動企業發展。很多管理實踐工作都表明管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方面存在不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現代企業建設和人力資源管理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儒家思想中的重道、明德、信義、崇禮,與現代企業精神是相通的,與現代企業管理也是相融的。其中仁與禮則對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較為深遠。
“仁”就是從根本上關愛人、尊重人、發展人、快樂人。講究“仁治”,就是講究持續關注人,以人為根本,而不是以物為根本,不是以經濟追求為根本。“仁”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說白了,就是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講究管理應從人的本性出發,正視人性的優點,也正視人性的弱點,把人當人看。其中摩托羅拉公司之所以在全球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它堅持了人本管理摩托羅拉公司在員工雇傭方面力求人員多樣化,并對應聘者一視同仁,不要求應聘者的種族、膚色、宗教、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國籍等,也不歧視應聘者身上的殘疾和其他缺陷。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其內容包括“知”的屬性、出處、含義及最終效用等。就“知”的屬性而言,在孔子看來,“知”屬于道德層面問題,它是對人的行為規范的體現。摩托羅拉公司開展員工培訓活動,從企業角度來講,這不但是他們所應承擔的責任,而且也是為員工提供發展平臺。所有職員只有在參加兩天的新人培訓后,方可進入企業成為企業中的一員。培訓內容包括企業發展史、企業文化、職員發展規劃、企業政策規章、獎罰措施、薪資福利制度等。此外,因企業業務種類更新速度較快,所以對職員的工作要求也隨之變化,這就要求企業應該為這部分人群提供培訓機會,提高職員再就業能力,保證員工工作業績不受影響。
孔子“德”思想,根源于“仁”,它將“仁”進行細分,使之成為準則,應用至組織管理工作中,即組織文化建設,組織文化構建工作應在一定的使命感基礎上開展,在規整綜合后形成價值觀,最后形成組織文化。摩托羅拉公司的薪資機制是以能力、業績為基礎,此種方式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職員可以通過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實現薪資增長。
孔子主張“人”。孔子說“為政在人”,延伸至組織管理層面,若組織中未施行董事機制,最高領導者的約束力不強,則組織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人治,一種是法治,即法治中的人治。因此,無論建立組織、文化、制度,人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摩托羅拉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發展,其重要原因就是尊重人,通過“肯定個人尊嚴”得以體現。摩托羅拉公司認為,尊嚴就是實質性工作;掌握成功必備因素;有勝任工作的能力;個人定位及晉升渠道明確;真誠的反饋;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主管與其部下3個月進行一次面談,職員在對上述幾大方面有清楚認識后,當職員認可企業規定時,員工可把自己的評價輸入至世界級電子體系中,以便總部查看建檔。就面談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應通過正確方式進行解決。
所以,應在注重人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做到人盡其才。孟子曾言: “惟賢者宜在高位”。延伸至組織管理,即借助人力資源管理方法,使人才能夠有所用、謀其位、盡其職,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實現發展,不斷壯大。
儒家思想淵博深邃,其諸多理念都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產生影響,借鑒意義深遠。摩托羅拉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證明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著企業管理要將儒家思想貫穿到底,過度偏激地崇拜儒家思想,勢必會對企業效益造成影響,出現關注政治、忽略效益,注重專制、忽略民生,注重人情、忽略法律等現象。因此,企業在借鑒儒家思想時,應做到取其精華,有針對性、選擇性地進行,以此才能實現企業發展,使企業未來更加美好。
[1]唐任伍.《儒家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
[2]陳德述.《儒家管理思想論》.
[3]李立祥.《儒家思想與企業文化建設》.濟南大學校報,2004年第十四卷第十四期.
[4]顏愛民,劉媛,張敬軍.《儒家文化蘊涵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及其現實影響》.湖南大學學報,2007年.
[5]林麗環.先秦儒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期刊論文].企業導報,2010(12).
[6]http://wenku.baidu.com/view/672d25691eb91a37f1115c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