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名
(廣西國有六萬林場,廣西玉林 537000)
淺談桉樹生產與“規定”
周哲名
(廣西國有六萬林場,廣西玉林 537000)
評論局部地區限制或禁止速生桉生產的“理由”,對桉樹和水分、肥料、水源、生態等進行分析,提出按照國家林業局重大工程思路,繼續發展速生豐產林滿足社會需求,達到保護天然林、維護生態建設目的。
肥力 水分 水源 生態 速生桉 “規定”
速生桉在廣西大量種植已經超過10年,人工林面積達到100萬hm2,主伐、更新面積已達數十萬hm2,為紙漿木片、纖維板、旋切板、膠合板生產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時以速生桉為原料的建材、家具也紛紛占領市場,取代了許多鄉土樹種的木材;荒山、荒灘迅速綠化;超過萬計的民工在桉樹營林生產中獲得生計;私人、集體、國內外營林單位收益明顯增加;國家在這幾年里從桉樹獲取的林業稅費收入也較前增加。發展人工速生林,減少了對天然林的掠奪,滿足社會對木材需求的初衷,已經呈現。但在發展速生桉人工林的同時,與其相伴而生的議論也與日俱增。如桉樹是抽水機使山泉干涸、“吃瘦地”、桉樹林區的水有毒影響飲用水源、林地不生草、種過桉樹的土地以后不能再種其它東西……由于議論的形形色色、四處泛濫,一些地方對種植速生桉的阻力在不斷加大。一些行政部門,隨之出臺了一些地方法規:諸如“為了生態平衡、飲水安全”,本轄區從什么時候開始不準再種桉樹,什么范圍內劃為不允許種桉樹地區,什么地方的桉樹只許砍伐不準保留萌芽……筆者在此談談如何看待所發生的問題。
對發展速生桉要有統一的認識。國家林業局十多年前提出的林業六大工程中,有一項是速生豐產林建設。桉樹至今是最主要的速生樹種,它不僅解決木材需求,減少大量使用外匯進口木材,解決木材供需矛盾,從而保護了國內、外的天然林。同時速生林也能發揮很好的生態功能。通過高投入達到高產出,實現木材生產商品化,用最少的土地,生產出最多的木材滿足社會需要、又保護了天然林,這是經過許多專家論證的舉措,不是任意一個人拍腦袋所出的主意。至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樹種能夠取代速生桉的速生、豐產、增收的效果,若再不大力發展速生樹種,三江源頭、大興安嶺等我國為數不多的天然林離毀滅的日子也不再遙遠,大河少水、小溪斷流、國土沙化的狀況終會發生,決不是危言聳聽。
首先說“水”。你的林地是否有水?假若當地每年降雨量達到1600ml以上,而且在春夏分布比較均勻,除了能夠滿足桉樹生長需要以外,平時山下有水流,大雨時能減少洪澇災害。但林地在平時就干旱,或者降雨時段極其集中,或在年降雨量1000ml左右甚至更少的地方種了桉樹,雨水滿足不了桉樹的生長需要,不僅樹木缺水,土地也缺水,桉林不會達到豐產目的。假若已經在這樣的地方造了林,當然不應勉強維持下去。廣西在南寧地區新劃出一片非桉樹種植區的道理就是這類情況,桂西一些地區雨水缺乏,也不是適宜發展速生桉的地方。
相同耗水量、桉樹產量高。桉樹比不少植物對水的利用效率要高:據試驗得出:每生產1kg干物質,桉樹耗水量小于多種相思、合歡屬、針葉樹、棉花等植物。就是說,桉樹這“頭”牛吃進去同樣的“草”,擠出的“奶”比其它的“?!钡囊唷?/p>
一些林區在雨水正常的年份,林內植被茂盛、山泉長流。但是到了干旱季節,植被與林木爭奪水分,植物和溝水都出現干旱癥狀。如種植的是其它植物,干旱現象也同樣會發生,不只是速生桉林特有現象??捎酶畈輽C除草、人工修荒或鏟草用來覆蓋林下表土,減少林地水分蒸發。
再說“肥”。要桉樹速生、高產,除了水足也要肥足。用前面講到喂豬的糧食來比喻,兩頭豬同是吃完一擔糧,結果分別是一年或一個月出欄。種桉樹也是這個道理,這擔糧一定要在這個月內讓桉樹這個 “豬”吃下肚、長膘。不足施、不及時施肥,桉樹只能不斷向林地索取,既生長減緩、土地也會越來越瘦。研究表明,相思、茶樹、椰子、玉米、甘蔗等對養分吸收量(kg/hm2.a)分別是N90~307,P10~30,k100~450;而尾葉桉僅為N76、P6、K43,桉樹對肥料的要求明顯比上述植物少,說速生桉“吃瘦地”是冤枉了它。目前一些的林主,造林密度大,每年只施肥一次,每次施專用肥0.5kg,第4、5年不再施肥,主伐當年又遲遲不施肥;樹枝、樹葉又全部運出林區等,都是用掠奪方式來獲取最大收益,導致土地肥力下降。地力下降不是桉樹之過,只是林主把林地的肥力也出賣了。要把速生桉作為商品林經營,要適宜造林密度,也要合理、足量施肥,充分利用枝葉、雜草等手段還肥于山,有條件時采用配方施肥,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保證林地肥力不下降。
再說“保護水源”。這也是提出禁止或限制種植速生桉的“理由”。發號令的依據是傳說的“桉樹林區的水有毒”、不能吃,這完全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謠言。多少林地上生長著有毒植物如斷腸草、羊角扭和剪刀草,桉樹老家澳大利亞到處有多種多樣桉樹分布,廣西玉林市有許多棵百年樹齡的世界上最毒的見血封喉大樹,人們取食山下、樹下的水長期飲用,沒聽說過有何人中毒。供應玉林幾個縣市幾百萬人飲用的大容山水庫,供應雷州半島逾千平方公里群眾飲用的小江水庫,庫里水面寬闊碧波蕩漾,兩岸和水庫中間到處是郁郁蔥蔥的連片速生桉林,未聽說過何時人畜飲水中毒!再說多少年來在藥用、化妝、化工等諸方面不知應用了多少桉樹的產品,也沒有危害群眾、導致中毒的報導出現?!敖N速生桉保護水源”的說法,連小孩也難說服。
關于生態平衡。速生桉林下不長草或不長其它雜灌的說法,林主已經深有體會,知道此話與實際不符,因為不少林主每年還為修荒除草用工、開支費腦筋。只要合理密植,保證林下光照,應該生長的植被還是一樣茂盛。至于“桉樹林樹種單一”完全是人為操作的結果,如在造林前就認真規劃,可以和其它樹種營造片狀混交林,在山窩、山溝栽種生長期長的火力楠、杉木、松樹、黃花梨或竹子,在山頂或土層貧瘠地段種植松、柏等,對調節氣候、維持水源、合理利用林地資源都有益處。
林業生產能夠不斷進步。在短短的十多年來,速生桉已經歷了多個品種、品系的變遷,今后也一定會有新的更加速生、對肥水要求更加寬松的速生桉或者其它樹種出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適合林業生產發展方向。對于發展速生樹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全盤考慮得失,不要完全肯定或否定。特別是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的問題和傳說,不要人云亦云,或隨意發號施令。堅信國家林業局的發展速生人工林,解決社會對木材的需求,從而保護天然林、保護生態系統安全策略,走出一條興旺林業新路,造福我們的社會。
周哲名(1976—),女,廣西玉林人,畢業于東北林業大學林學專業,先后在場林科所和分場從事林業科研與營林生產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