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彬
(天津市靜海縣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600)
為確保精品臺頭西瓜品質,提高產水平。精選了天津市科潤蔬菜研究所、天津市園藝工程研究所等培育的4個西瓜品種,在靜海縣進行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和商品價值的對比試驗,篩選出適合該地區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早熟西瓜品種,確定為“臺頭西瓜”的當家品種。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參試品種由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天津市園藝工程研究所培育并提供,包括雙星(ck)、超越1號、迎春1號、津花2010、津花2010B共5個品種。
試驗設在臺頭鎮義和村都市型農業示范區內。試驗地為多年重茬瓜區,前茬作物為豆角,產量630kg/667m2(地力情況見表2)。結合整地施入腐熟雞糞3m3/667m2,復合肥25kg。
采用塑料營養缽、營養盤、基質營養土育苗,采用頂貼接嫁接技術,所用砧木品種為南瓜。1月1日采用日光溫室育苗;1月15日嫁接;3月18日定植;6月7日采收。
種植采用冷棚四膜覆蓋早春栽培技術,全田用300cm寬地膜覆蓋,接口處用鐵夾固定。冷棚南北向,單棟冷棚長100m,凈寬12m。沿延伸方向做龜背畦,畦寬300cm,高15~20cm。
膨瓜期每667m2追施氮、磷、鉀、復合肥20kg,全生育期澆水3次:定植前澆底墑水+催瓜水+膨瓜水;團棵期、膨瓜期防治西瓜蚜蟲各1次,膨瓜期防病1次。采用一主兩輔三蔓整枝法,主蔓保留長220~260cm,輔蔓長200~240cm掐頂;單株留瓜1個。

表1 早熟西瓜品種示范小區圖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區品比,區組排列,設兩次重復。在棚室設10個小區,小區面積72m2(長12m,寬6m,行距 3m(4行),株距 0.5m(單行 11株)。棚室南端23.5m、北端15m為保護行,種植雙星苗、超越1號;定植帶位于龜背畦底角交匯處。

表2 供試土壤的理化性質
定植后因連續低溫寡照,從表3-5可以看出,參試的5個品種,除“雙星”外,其他4個品種生長勢較好,雌花開放時間較一致,結瓜位置一般在13~14節;成瓜直徑一般23~25cm,無明顯差異;瓜皮平均厚度略有差異,雙星(ck)、超越1號最薄達1.3cm,迎春1號、津花2010B、津花2010達1.5cm;瓜皮顏色迎春1號皮色為淺綠條紋,其他幾個品種均為深綠條紋;果肉顏色全為大紅;平均中心含糖迎春1號、津花2010B最高達12%,超越1號次之達11.7%,雙星達11.5%,津花2010達11.3%;平均邊糖雙星(ck)、超越1號最高為10%,迎春1號、津花2010B、津花2010分別為8.5%、8.6%、9.6%;口感較對照品種“雙星”,入口松脆無明顯纖維感;對白粉病、枯萎病的抗性均為高抗,無表現感病;超越1號早春嫁接后,小區出現畸形瓜1個。

表3 生育性狀分析(4月11日田間調查)
根據表6小區產量折合667m2產量,雙星(ck)3314.6kg,迎春 1號最高,達 3655.2kg;超越1號名列第2,達3458.8kg;津花2010B排列第3,達 3373.5kg;津花 2010排列第 4,達到3361.4kg。分別比對照增產10.2%、4.3%、1.7%和1.4%。方差分析,4個品種增產均較達到差異明顯水平。雙星早春低溫座果率較低,空秧率達到20.5%;而迎春1號空秧率只有6.8%。

表4 生育性狀分析

表5 田間記載表
(1)迎春1號、津花2010B、津花2010為極早熟京欣類型西瓜,低溫授粉易坐果、抗病、外型美觀、嫁接親和力及共生親和力強、產量高、優質、耐貯運;但是迎春1號皮色較淺,市場認可度差還需要改良。
(2)超越1號產量高,其它性狀也好,但瓜型為橢圓大果天津市場認可度較差,可以針對北京、河北營銷培育市場;但是其嫁接后出現畸形果,應慎重使用、控制種植面積,以銷定產。
(3)迎春1號、津花2010B、津花2010、超越1號這4個品種各有特點;可以針對不同種植時間和目標市場選用。如在2月中下旬定植,可以選用迎春1號,在4月底5月初就可上市;如3月上中旬定植可選用津花2010B、津花2010,在5月中下旬上市;如拓展北京、河北市場可選用超越1號,橢圓大果瓜型在其地區市場認可度較高。

表6 參試品種產量分析
綜上所述,4個品種可以在本地區推廣應用,逐步替代目前瓜農認可品種“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