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子新 王權
摘 要:借助華為模擬器完成動態路由技術的實驗設計,以路由的作用和分類為線索,設計了模擬器環境下動態路由技術實現的網絡拓撲結構,配置了兩種動態路由,最終對實驗結果進行了驗證。
關鍵詞:模擬器;路由技術;實驗設計;實現
路由技術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學生網絡管理相關課程必須掌握的實驗內容,利用真實設備實現存在資金投入大、網絡環境組建繁瑣、每位同學很難獨立完成整個實訓過程等弊端,利用模擬器實訓路由技術可以避免上述問題,達到很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1 實驗原理
1.1 路由的作用
路由一般是指路由器將一個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轉發到另外一個端口,信息經過一個網絡傳遞到另外一個網絡的過程。路由要完成兩個主要工作是選經和轉發。路由發生在0SI網絡參考模型中的第三層即網絡層。
1.2 路由的分類
1.2.1 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指網絡管理員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適合于網絡規模小且不經常變動的環境,具有簡單、高效、可靠的優點,當網絡結構發生變化時,網絡網絡員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關的靜態路由信息。
1.2.2 動態路由
動態路由是通過相互連接的路由器之間交換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優化自動生成路由表的。這些路由信息在一定時間里不斷更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網絡,獲得最優的路徑。大型和復雜的網絡環境通常不宜采用靜態路由,路由表生成時需要使用動態路由協議,常見的路由協議有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RIP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OSPF。
2 實驗環境簡介
本實驗采用的是華為最新推出的模擬器ENSP,ENSP是一款由華為提供的免費的、可擴展的、圖形化操作的網絡仿真工具平臺,主要對企業網路由器、交換機進行軟件仿真,完美呈現真實設備實景,支持大型網絡模擬,讓廣大用戶有機會在沒有真實設備的情況下能夠模擬演練,學習網絡技術。
3 路由配置實驗設計與實現
3.1 實驗目的
3.1.1 理解路由器的作用。
3.1.2 掌握兩種動態路由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3.1.3 掌握模擬器工具ENSP的使用方法。
3.2 網絡拓撲圖
設計的網絡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對圖1所示的網絡拓撲結構中網絡設備各個端口的地址進行規劃,各端口的地址信息如表1所示。
圖1 網絡拓撲結構
表1 網絡設備各個端口的地址信息
3.3 實驗要求
3.3.1 通過正確配置動態路由中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RIP,實現pc1與pc2進行通信。
3.3.2 通過正確配置動態路由中鏈路狀態路由協議-OSPF,實現pc1 與pc2進行通信。
3.4 實驗設計與實現
AR1配置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interface g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
55.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quit
[Huawei]interface s2/0/0
[Huawei-Serial2/0/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Huawei-Serial2/0/0]quit
AR2配置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interface g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
55.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quit
[Huawei]interface s2/0/0
[Huawei-Serial2/0/0]ip 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Huawei-Serial2/0/0]quit
(1)動態路由-RIP協議實現
AR1配置
[Huawei]rip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2.0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
AR2配置
[Huawei]rip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3.0
[Huawei-rip-1]network 192.168.1.0
(2)動態路由-OSPF協議實現
AR1配置
[Huawei]ospf
[Huawei-ospf-1]area 0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2.0 0.0.0.255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2配置
[Huawei]ospf
[Huawei-ospf-1]area 0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3.0 0.0.0.255
[Huawei-ospf-1-area-0.0.0.0]network 192.168.1.0 0.0.0.255
4 實驗驗證
pc1與pc2之間進行通信的實驗結果驗證。
PC>ping 192.168.3.2
Ping 192.168.3.2: 32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From 192.168.3.2: bytes=32 seq=1 ttl=126 time=62 ms
From 192.168.3.2: bytes=32 seq=2 ttl=126 time=47 ms
From 192.168.3.2: bytes=32 seq=3 ttl=126 time=31 ms
From 192.168.3.2: bytes=32 seq=4 ttl=126 time=31 ms
From 192.168.3.2: bytes=32 seq=5 ttl=126 time=16 ms
--- 192.168.3.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6/37/62 ms
通過對路由器的RIP和OSPF協議動態路由的配置,實現了pc1與pc2之間的通信。
5 結束語
高職院校是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但由于資金及實際的工程項目環境難以搭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虛擬仿真技術,不但能夠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的完成整個工程項目,還避免了真實設備帶來的種種弊端,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鐵治欣,茅海軍.網絡工程技術與案例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87-93.
[2]唐燈平.基于PacketTracer的訪問控制列表實驗教學設計[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52-57.
[3]姜恩華,李素文,趙慶平,等.基于PacketTracer軟件的防火墻技術實驗教學設計[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3,34(4):45-47.
作者簡介:史子新(1980-),甘肅武威,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網絡管理與網絡維護。
王權(1982-),甘肅定西,男,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實驗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