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庭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和電力系統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發展過程中其系統結構和工程調試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重視。文章從闡述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入手,對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調試技術
智能變電站是采用先進、可靠、集成、環保的智能設備的變電站。智能化變電站相比傳統變電站其信息采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檢測等工作都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更高的工作效率。在智能化變電站發展過程中自動化系統結構和工程調試技術的應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因此變電站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當注重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及其工程調試技術有著清晰的了解,從而促進智能變電站能夠得到更好地發展。
1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
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中比較重要的分析對象主要有結構技術、結構作用、應用原則、結構功能、結構特點等。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進行了分析。
1.1 結構技術
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結構技術是在傳統變電站的綜合自動化系統結構技術前提下進行繼承與發展而出現的。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結構技術相比后者具有更強的完整性、數字性和連接性并且其工程應用方式的標準化程度也更高,從而更加有利于智能變電站系統的有效擴展、維護和更新,最終能夠更好地促進變電站智能化工作的逐步實現。
1.2 結構作用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作用主要體現在站內的一次設備上,這意味著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的基本作用是更好地保障一次設備安全并且有效滿足電網的運行方式和運行要求并且能夠更好地以此為基礎促進無人值班、數據整合等智能化功能的合理實現。
1.3 應用原則
通常來說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的應用原則主要是系統結構的三層二網并且按間隔配置原則。這一原則的主要含義是指自動化系統智能設備應當按照站控層、間隔層、過程層等三層分別進行布置,并且自動化系統應當按照一次設備對象通過相應間隔的間隔層實現設備的間隔、保護、測量、控制等智能變電站的基本功能。
1.4 結構功能
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功能中,其最實質的內容主要是系統以變電站內的一次設備為對象的功能。通常來說按照系統結構智能變電站可以將其功能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保信、監控、遠動、站域控制、綜合決策等系統功能,另一方面是系統的保護、監視、測量、間隔操作等基本功能,并且前者是后者實現的基礎與前提。因此在探究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是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對結構功能進行較為獨立的研究。
1.5 結構特點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具有較強的技術特點,這主要體現在變電站的智能系統設備會按層次分散并且橫向布置,與此同時系統不同的智能設備之間大多會采用網絡連接。除此之外,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中其特點的實現大都由多環節、多設備共同實現。
2 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
在智能化變電站運營過程中工程調試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促進智能變電站運行水平不斷提升,通常來說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工程調試基礎、工程調試原則、現場調試等重要內容。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進行了分析。
2.1 工程調試基礎
工程調試基礎顧名思義是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的基礎。由于工程調試是針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對象進行的調試工作。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優先包含自動化系統功能的工程實現全過程。這意味著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是在自動化系統及其智能設備軟、硬件集成工作的基礎與前提下以工程一次設備為對象并且以功能應用為實現目的進行的調試試驗。除此之外,工程調試基礎通常還包括系統設備集成、調試分系統技術等。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應用過程中這一技術應當能夠有效滿足智能變電站的監控、遠動、保信、信息監視等相應的技術要求并且能夠促進橫向功能聯合調試、模擬環境、一次設備聯接等功能的有效實現,從而為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 工程調試原則
通常來說工程調試原則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的應用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這主要體現在自動化系統技術特點分析和工程調試內涵與目的的探究等方面。在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過程中,如果相關智能設備的配置需更新則意味著系統集成或工程設計尚未完成并且存在較大缺陷,工程調試人員應當注重在更新后進行單體調校。除此之外,在系統功能調試已經開始的情況下工程調試人員應當注重在其調校合格后重新進行所有調試項目。另外在系統功能調試過程中工程調試人員在原則上應當只對單體設備進行定值修改與參數修改,并且在核實整個系統設備硬件配置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過核實功能各組成部分設備軟硬件配置的正確性促進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的有效應用。
2.3 現場調試
現場調試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應用的重中之重。工程調試人員在判斷現場環境條件滿足調試要求的基礎上應當將系統設備進行正常上電同時保證通信網絡的有效恢復,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系統設備的軟、硬件配置與工廠調試結果相符合則意味著系統各設備之間的現場調試的正確進行并且其安裝工作均滿足相應技術要求同時上電工作正常。除此之外,在現場調試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注重滿足檢查設備命名與調度文件的一致性摒棄有效核實遠動點表的正確性并且確認智能變電站的系統設備按照現場要求配置參數同時各項功能的技術性能應當滿足變電站要求。在現場調試過程中工程調試人員應當注重站控層設備與數據庫的有效建立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應用軟件的有效安裝和配置同時注重生成和調試各項功能界面。從而促進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調試技術在現場調試中的有效應用。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不斷進步和電力系統整體實力的不斷提升,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智能變電站的運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當對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和工程調試技術有著清晰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踐的進行促進智能變電站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高翔,張沛超.數字化變電站的主要特征和關鍵技術[J].電網技術,2006,11(23):67-69.
[2]劉成君,張愷凱.數字化變電站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電工電氣,2010,2(4):4-7.
[3]吳俊興,胡敏強.基于IEC61850標準的智能電子設備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測試[J].電網技術,2007,31(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