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飛
摘 要: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道路是城市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出行的必備條件,所以在當前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城市道路的要求不斷的增加。道路質量的好壞與其基礎息息相關,所以在城市道路修建過程中,需要保證路基工程的質量,路基作為城市道路的基礎,其質量的優劣直接決定著道路的使用壽命和運行狀態,所以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控制好施工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文章分別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的程序和要求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路基施工的質量檢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與壓實
前言
當前城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市交通發展的步伐,人們在出行過程中對城市道路乘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要保證城市道路舒適性和安全性的基礎即是要保證路面的使用效果,而路基是作為了承載路面的載體,所以路基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道路的使用效果,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保證路基的強度和質量,使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從而保證道路的質量。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其包括的內容較多,而且在施工中多數是以人工和機械相互配合來完成的,作業方式方法以流水作業或是分段作業為主,這也為施工中質量控制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1 路基施工程序
1.1 準備工作
1.2 修建小型結構物與埋設地下管線
小型結構物和地下管線是城市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修建小型結構物可與路基土方施工同時進行,但地下管線必須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的原則先完成,修筑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的設施,為土、石方工程施工創造條件。
1.3 路基土、石方工程
測量樁號與高程、開挖路塹、填筑路堤、整平路基、壓實路基、修整路肩、修建防護工程等。
1.4 質量檢查與驗收
2 路基施工要求
路基施工工序包括挖土、填土、松土、運土、裝土、卸土、修整、壓實。必須依照路基設計的平面、橫斷面位置、標高等幾何尺寸進行施工,并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
2.1 路基施工測量
路基施工前,設計與勘測部門應對路線的交點,水準點進行全面交底,對遺失或損壞的交點、水準點應負責予以恢復。
交點是確定路線位置的唯一依據,由于施工丟失或損毀錯位是難以避免的。為了能正確迅速地找到它原來的位置,布置護樁是必要的,一般護樁應有三個點,注明三個點離交點的距離即可。如果兩個交點相距較遠時,每隔500~1000m應加設方向樁,以控制中線。護樁量距應用鋼尺。施工中為了測設方便增設一些臨時水準點,距離最好保持在500m左右。在橋頭、填土高處等增設臨時水準點,水準點的閉合差應滿足規范要求。
恢復中線測量。恢復路線設計中線,對道路中線的各點進行復測,確認無誤后進入施工測量。釘線外邊樁。道路中心線測出道路寬度,在道路邊線外0.5-1.0m兩側,以距離5m、10m或15m釘木邊樁、測標高、測出道路中心高程,標在邊樁上,以供施工。
2.2 填土(方)路基
當原地面標高低于設計路基標高時,需要填筑土方稱填方路基。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凍土塊和鹽漬土。填土內不得含有草、樹根等雜物,粒徑超過100mm的土塊應打碎。填前需將地基壓實。排除原地面積水,清除樹根、雜草、淤泥等。妥善處理墳坑、井穴,應分層填實至原地面標高。填方段內應事先找平,當地面坡度陡于1:5時,需修成臺階形式。根據測量中心線樁和下坡腳樁,分層填土、壓實。填土長度達50m左右時,檢查鋪筑土層的寬度與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壓。碾壓先輕后重,最后碾壓不應小于12t級壓路機。到填土最后一層時,應按設計斷面、高程控制土方厚度,并及時碾壓修整。若雨水支管的管頂標高低于路基頂面200mm以內,則應先進行路基施工。然后再進行過街雨水支管的施工,必須時用低強度混凝土包封。
2.3 挖土方路基
部分路基在設計時其標高低于原地面標高時,這時則需要進行挖土方,使其達到路基的需求,挖土路基在進行時不能隨意進行挖,而需要根據測量中線和邊樁開挖,通常情況下兩側都要比路面寬出半米左右,不能存在超挖的情況,但挖土的量要達到碾壓后路基所要求的標高。同時在路基標高以下60cm以內的樹根等雜物則要清除干凈,清除后用合格的土進行回填并夯實,然后壓路機即可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是否需要進行灑水、晾曬及換土等,則需要根據碾壓時土的含水量還,同時在碾壓進行前還需要將過街雨水支管先進行施工,在對雨水支管施工時需要將其溝槽的周圍及檢查井周圍用石灰土或是石灰、煤灰及砂礫等進行填實,然后壓路機才可進行碾壓,碾壓工作需要從路兩邊和路中心進行,直到達到規定的壓實量即可。
2.4 質量檢查
路基碾壓完成后,需要進行質量驗收,質量驗收時需要從路基的寬度、路基橫、縱截面、平整度及壓實度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質量,使其都在規定的質量標準范圍內,對于檢查過程中沒有達到質量要求標準的,則需要進行返工,使其修整到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
3 路基壓實要求
3.1 合理選用壓實機械
目前壓實機械的種類較多,所以在壓實機械選擇時需要根據施工中的各種條件來進行決定,保證所選擇的壓實機具無論從類型還是數量上都能保證施工中壓實度的要求,確保所選擇的壓實機械能夠達到路基要求的壓實標準。
3.2 正確的壓實方法和適宜的壓實厚度
路基壓實過程中需要依據一定的順序來進行,對壓路機在碾壓過程中的行駛速度要控制好,碾壓時從兩側向中間靠攏,應做到沒有漏壓和死角的地方,保證碾壓的均勻性,對于壓路機無法壓到的地方,需要用人工進行夯實,人工夯實時要保證夯實的面積重疊,防止發生漏夯的情況發生,碾壓過程中需要達到規范的要求,要根據碾壓機械、土質、場地條件等的不同來確定碾壓遍數。
3.3 掌握土層含水量
路基的壓實度與其含水量具有非常重要的關系,當土質中含水量較小時,土顆粒間比較疏松,在外力作用下,顆粒間的氣體很容易排出,但由于缺乏水分子的潤滑作用,所以土體之間移動較為困難,壓實效果較差。而當土中含水量增加時,在水分子的潤滑作用下土體移動速度較快,壓實效果較好。但當土中含水量不斷增加時,由于自由水較多,外力作用下會被自由水所抵消,從而導致壓實的效果反而不好,所以要想保證壓實效果,則需要保證土中的最佳含水量,只有處于最佳含水量時,其土體才能達到最好的壓實效果,同時其土體穩定性也最好。
3.4 壓實質量檢查
土質路基施工前,采用重型擊實實驗方法測定擬用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壓實后,實測壓實密度和含水量,求得壓實度,與規定的壓實度對照,如未滿足要求,應采取措施提高。
4 結束語
路基受到地質和水文等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如果其穩定性和強度達不到規定的話,則很容易導致其受到不同的損壞,使道路的質量降低,無法滿足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要求。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對施工技術進行嚴格的要求,從而保證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保證道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CJJ44-9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
[2]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黃嘉衛.公路路基施工的壓實控制探討[J].山西建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