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達說
摘 要:轉換層由于其特殊性,與建筑物的其他樓層相比在結構、施工以及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高低與轉換層密切相關。當前轉換層在建筑物結構中使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在工程實際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亟需解決。筆者結合多年現場施工經驗,結合工程實際案例對轉換層的施工要點做了系統的闡述,希望能夠為工程實際中轉換層的施工質量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梁式轉換層;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轉換層概述
高層建筑的結構轉換層是一個關節點,主要起到不同結構形式的轉換過渡作用,它既是上部結構的“空中基礎”,又是下部結構的封頂,對于建筑物的結構整體性起到重要的紐帶作用。轉換層可在任意樓層的水平面中靈活布置,主要是沿著建筑高度方向。作為建筑物的技術設備層,轉換層空間往往可以提供安裝設備、管道等附屬設施的空間場所。結構轉換層主要包括梁式、桁架式、箱形、實體板式和拱等幾種常用做法。
在工程實際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梁式轉換層,其主要優點是受力明確,設計和施工簡單,通常當結構底部是大空間的剪力墻結構時使用最多。可以采用雙向梁的布置,當需要縱橫向同時轉換時。單向式、雙向式梁可以形成剛度很大的箱形轉換層,如果連同上、下兩層較厚的樓板共同工作。應用最多的梁式轉換層是鋼筋混凝土梁式轉換層,其主要優點是設計和施工相對簡單方便,結構材料便宜,技術和經驗成熟,但是同時也有相應的一些缺點,主要包括施工中的模板支撐系統有較大難度,截面和自重較大。鋼骨混凝土在當前的許多工程中使用越來越廣泛,主要是由于其延性相比鋼筋混凝土要有優勢。
轉換層由于其特殊性,與建筑物的其他樓層相比在結構、施工以及設計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建筑物的整體質量高低與轉換層密切相關。當前轉換層在建筑物結構中使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在工程實際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亟需解決。筆者結合多年現場施工經驗,結合工程實際案例對轉換層的施工要點做了系統的闡述,希望能夠為工程實際中轉換層的施工質量提高有所幫助。
2 梁式轉換層施工要點及應用實例
2.1 梁式轉換層施工要點
大量工程實際已經得出相應結論,當施工到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施工等方面時,梁式轉換層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筆者針對容易出現的問題,從施工工序,鋼筋工程,模板及支撐,混凝土工程等幾個方面來對梁式轉換層的施工要點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和整理。
2.1.1 施工工序
梁式轉換層施工工序一般包含以下步驟:彈線,綁扎框支梁高位置水平筋及柱箍筋,立框支梁底以下柱、墻模板,澆筑框支層混凝土,立框支梁底模,綁扎框支柱、墻鋼筋,鋪放梁底筋,立樓板模板,鋼管搭設支撐架至梁面筋標高處,立框支梁側模及梁高范圍柱、墻模板,鋪放梁上層鋼筋及綁扎腰筋、箍筋,養護,上部豎向鋼筋插筋,綁扎樓板鋼筋,拆模。
2.1.2 鋼筋工程
由于轉換層在建筑物整體結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往往結構轉換層配筋較多,因此其鋼筋工程施工復雜度很高。所以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工序進行鋼筋工程的施工,為了保證鋼筋工程質量。通常施工情況,可以采取以下施工工序進行鋼筋工程的施工:框支梁底筋鋪放連接,梁箍筋就位,穿構造鋼筋,梁面筋就位連接,梁底筋連接,梁面筋連接,拆除梁面筋支撐架體,連接構造鋼筋和拉接筋,整理驗收。
鋼筋工程主要包含以下施工要點:將粗短鋼筋作為墊鐵,可以有效隔開鋪放次排筋直至梁面筋,當上部鋼筋底排鋪至到位后;底筋鋪至后搭設支架至上部鋼筋的底排筋標高處,梁底筋擱置在梁底模上,擱置鋼筋的支撐架標高應控制好;如梁受力筋使用擠壓連接時,根據梁箍筋配置方式,預留部分受力筋暫緩擠壓連接,便于箍筋就位;石子粒徑及混凝土震動棒直徑要求必須保證其能夠滿足混凝土澆筑縫隙的要求,可以在梁下部鋼筋設置定位卡,如果梁內鋼筋較密時;遵循合理的鋼筋綁扎順序;盡量避免綁扎連接,與此同時,最好使用點焊或擠壓連接進行鋼筋連接;嚴格按照圖紙施工。
2.1.3 模板工程及支撐系統
結構轉換層施工的關鍵是模板支撐系統施工質量高低,模板支撐系統對于結構轉換層的施工質量和安全意義重大。對梁下支模架、板下支模架,必須要根據施工方案,進行相應的受力計算,然后對梁側模拉桿、梁底模等進行驗算。做出此種驗算是為了切實保證支撐和模板承載力能夠滿足要求。支撐系統和模板工程具備以下施工要點:為使支撐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當下層板不具備承擔全部荷載的能力,轉換層大梁和板自重的施工荷載較大時,梁板支撐系統不應當立即拆除,當轉換層以下2-3層板混凝土澆筑后,以此實現下層板可以依靠支撐系統共同承擔荷載;應該采用大標號的鋼管加密支撐系統,在施工時,與此同時梁板支撐系統必須要通過連接保證其整體性;嚴格按照受力計算結果進行模板和支撐系統的搭設。
2.1.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澆筑往往都兩次成型。而之所以要兩次進行澆筑主要是為了減少支撐數量,減少支撐樓層的層數,合理對轉換層的施工荷載進行調整,因此轉換大梁往往都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施工,第一次澆筑時首先將混凝土澆筑至設計標高處,最大限度的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減少施工荷載。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支撐立柱的投入量,也可以減輕轉換層施工荷載,最終保證支撐體系的安全性符合要求。轉換層的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滿足初步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就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混凝土澆筑,第二階段的混凝土澆筑可以利用第一次澆筑形成的轉換大梁的支撐系統、梁及框架柱,以此共同支承第二次澆筑的施工荷載以及混凝土荷載。采用兩次澆筑的施工方式在疊合梁設計、施工原理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2.2 混凝土工程
主要包含以下施工要點:降低混凝土出機溫度;降低水泥用量,優化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對拌和水和輸送泵降溫,控制混凝土澆筑溫度;加強混凝土二次振搗;加強養護,為有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應當在梁內埋測溫孔。
3 結束語
對于建筑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轉換層施工而言,考慮到其復雜性必須要在施工之前就綜合考慮到各方因素,并且做出合理判斷,找出最適合的施工方案。對于較為大型和復雜度很高的工程應當組織進行施工方案的專家論證,只有在切實形成完備的結論之后方可開始施工,以此保證鋼筋混凝土轉換層施工質量與安全能夠滿足要求。
參考文獻
[1]羅輯.談談高層建筑中的轉換層[J].四川建筑,2003,23(3).
[2]張淑平.超高層建筑轉換層框支梁施工技術[J].工程質量,2001(10).
[3]張旭.高層建筑轉換層大梁結構的施工[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