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 要:會計核算是當前時代中單位會計活動的關鍵構成要素,它對單位的會計活動的品質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不僅僅是提升單位會計活動能力的基礎前提,同時開始成為當前單位管控制度制定的關鍵參考內容。文章以當前背景下的會計核算工作有關的管理本體為切入點,具體地分析了當前背景下該項核算管控的具體內容,同時對核算面對的不利點和具體緣由開展了細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
關鍵詞:企業;會計核算;管理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中,單位的發展非常注重科技力。此時,單位的會計核算管控活動在單位發展中的地位變得愈發的重要。
1 當前背景下單位會計核算管控的具體作用
會計核算是將貨幣當成關鍵的計量要素,它能夠真實的體現資金的變化,不僅僅是對會計主體早已出現或是完成的事項開展的后續核算,同時還是對會計活動中的一系列內容,比如記賬以及報賬等工作的全稱。
1.1 國民經濟有序發展的前提
如今,經濟的國際化形勢非常顯著,各項活動的協調力度也開始強化,工作的分工性也更為詳細,再生產的各個步驟等開始變得更為社會化,在這個前提下,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管理,就以“及時、準確、完整”的特點,利用各種反映和控制社會生產數據和資料對國民經濟運行狀況作出科學預測,為有效指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1.2 能夠減少單位的風險
技術高速前進,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此時單位面對風險和利益共存的局面,在這個前提下,就要徹底的強化核算管控的力度。經由合理的管控工作,可以確保單位應對風險的能力增加,能夠更為合理的應對單位的風險,保證單位的資金合理運作,進而保證市場經濟發展順暢,獲取最多的利潤。
1.3 更為合理的分配資源
國民經濟信息化、科技化促進了企業由實物資本管理重心逐步向無形資產轉移,構建了市場、科技、人力資源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成本管理模式,會計核算管理就此為背景,以市場變化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和新要求為基礎,使成本管理在利用市場與適應市場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2 當前單位核算工作中面對的不利現象
2.1 主體模糊
這個問題關鍵的表現在私人的中小型單位中。因為這些單位多是家族模式,此時單位的產權以及個體的財產就劃分的不是很清晰,一些單位的負責人不但當會計還當出納,在單位的運作時期工作很隨意,比如隨意的劃撥工資等,而且單位的賬戶和個人的賬戶也沒有細致的劃分,買到的貨物和發票等都沒有得到合理的管理,面對的困難很多。
2.2 管控不當
首先,組織設置不合理。上述的很多單位都面對著這樣的一個問題,覺得會計僅僅是記賬的,沒有多大的意義,因此不單獨的設置會計部門,同時職權不明確,分工不合理現象也是很常見的。
其次,不能有效的任用職員。很多單位都出現了內外會計問題,也就是說讓親戚來擔任出納,其實質是內會計;同時為了應付檢查,暫時性的聘請一些外在的人員做賬,即外會計。通過分析單位當前的具體狀態我們可知,由于其發展形勢不樂觀,保障能力低下導致很多優秀的會計工作者不愿繼續為公司服務,這種嚴重的流失現象同樣是當前單位要認真分析的問題。
第三,沒有設置完善的制度。該項制度的設置和落實是單位會計品質高低的重要基礎,不過很多單位的牽制體系和管控模式等不是很合理,落實的時候也面對一些問題。此時就導致核算活動無法正常的開展,不但影響到單位本身的利益,同時還導致外在的監督工作不能順暢開展。
2.3 沒有做好電算化
電算化是如今許多民營單位普遍使用的體系,不過因為該項體系的獨特規定,一些單位面對著管控內容不合理,檔案管控不當,管控制度混亂,工作者權責模糊等很多的問題,此時就會使得資料無法有效的留存。特別是隨著科技快速前進,此時電算化軟件不斷的發展升級,很多時候都會發生無法兼容的問題,只有合理的管控才可以將這些問題處理好,要不然的話就會使得檔案處在十分危險的境地。
3 當前會計核算面對的不利現象以及處理方法
3.1 規范相關法律法規
著力于構建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實用性、科學性、嚴謹性的會計核算法規體系,并逐步完善其配套措施,在執行時,理順相關法規之間的關系,避免執行的錯位與對立;依法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以法律為準繩進一步規范會計各項工作,加大監管力度,徹底解決監管不嚴的問題;通過舉辦法制學習班或講座,進一步強化企業負責人的法紀意識,對出現的問題依法查處、及時整改,同時不徇私情,輕則批評教育、重則移交司法部門,樹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良好氛圍,堅決遏制會計違規違法行為。
3.2 加大外部監督檢查力度
稅務、工商等監督部門要以《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稅收征管法》、對單位開展檢查以及審核活動的時候,要切實的監督核算活動的品質,針對那些不當的活動要規定其在要求的時間段改正,對于超過期限不改正的,就要按照規定來懲處。
3.3 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3.3.1 健全內部稽核制度。著力于以預防風險為導向,著力于內部控制及業務流程的稽核。利用計算機稽核程序和方法進行現場稽核,細化賬簿分類,嚴格審查分析,提高稽核的有效性。積極推行“參與式”稽核,增強內部稽核工作的質量與效率。規范內部控制評價機制,確定稽核重點、增大稽核頻率和程度,針對性重點,開展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與內部控制的環節監察,在整個稽核過程中高度重視問題的解決,稽核人員與被稽核單位共同分析發現的問題和其形成的后果,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商定可行性改進措施。
3.3.2 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是以成本核算為對象,著力于成本核算方法和程序以及成本分析等的核算制度,是財務會計人員進行成本分析遵循的重要制度,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通過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使得企業能夠明晰成本核算的內容、財務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和組織程序、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成本核算報告的編寫,有利于國家財經制度、法令的落實與執行,有利于改善財務預測、財務計劃的工作,繼而在牢固把握企業財務會計活動的規律性基礎上,不斷改進財務會計工作。
3.4 切實提升工作者的素養
3.4.1 引進人才。單位要想做好發展,就應該設置合理的制度,特別是財務管控制度,現金的管理、財產的審批、審批權限的分配、財務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等制度,這些內容關乎到單位的進步。不過就當前的狀態來講,專業人才的缺乏,導致此類制度只是一種表面化的工作,無法有效的落到實處,此時就規定單位要切實的結合自身的具體狀態,不斷的吸引高素養的工作者,確保這些規定能夠更好的落實。
3.4.2 強化教育力度。企業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使會計核算規范化發展的基礎,基于此,通過組織以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規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以及定期的考試、考核,從而督促會計人員熟知相關的法制法規、掌握各基本環節的規定和要求。
4 結束語
該項核算工作是對單位和國民經濟進展狀態開展的綜合完整的核算活動,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不斷的完善有關的法規內容,不斷的健全管控體系,切實的提升工作者的素養,進而實現提升效率獲取發展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杜惠霞.中小企業會計核算探討[J].現代農業,2009.
[2]張穎梅.小議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問題[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
[3]張航.淺析我國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制度[J].商場現代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