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文章在檔案數字化進展的背景下,討論了傳統音像檔案向數字化檔案轉化問題,如音像檔案數字化可行性、必要性,轉換過程中的軟硬件、技術的選擇,以便能夠在檔案數字化進展下更好的開發利用音像檔案資源。
關鍵詞:傳統音像檔案;數字化;數字化轉化過程
伴隨人類走入21世紀,科技的高速發展,現代檔案工作呈現出開放性,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檔案的載體不僅包括文字、實物、圖表、照片等,還包括聲音、影像、網絡等多種形式。其中,音像檔案以其獨到的形式和優點在各種載體的檔案中占有一席之地。
音像檔案是指在機關、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等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照片、磁帶、唱片、磁盤、光盤、縮微片、幻燈片等,以感光材料或磁性材料以及光盤為主要載體的檔案。它是對重要事件進行真實記錄的歷史材料,它和文字、圖紙檔案一樣,具有現實的查證作用,對研究歷史具有參考作用。
1 傳統的音像檔案
1.1 傳統音像檔案的特點
(1)從形成上,音像檔案載體形態特殊,以磁帶,錄像帶為主。由于制成材料本身性能較特殊,一些材料中所含的硝酸纖維素,易于分解,且燃點極低,極易燃燒。而且傳統音像檔案的制作成本也比較高,不易于在社會上的普及和推廣。(2)從提供利用上,具有記實性,直感性,動感性。用聲音和高質量的圖像生動形象的再現當時活動的場景,使利用者印象深刻,但是存取速度慢且需要借助一定的播放設備,而且傳統音像檔案提供的信息量有限。(3)從保存方式上,由于音像檔案形成載體的特殊性,決定了音像檔案的保存需要占有大量空間和固定的場所,且需要專門的、配套的設施為其保存提供技術上的保障,存儲費用較高,同時,它的使用周期也比較短,不易保存。(4)從實現社會價值上,傳統的音像檔案的社會覆蓋面較小,向社會上提供的信息利用程度還不夠深,范圍還不夠廣,因此在社會價值的實現上,傳統的音像檔案顯然不能滿足日益擴大的社會需求。
1.2 傳統音像檔案的弊端
1.2.1 傳統的音像檔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真
由于作為錄音錄像檔案載體材料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組成的,在強光長時間照射下,這些材料會發生降解而失去原有的性質,加速了磁帶的老化。另外,高溫或高濕會使磁帶變形、變脆或發生復印效應及生霉,從而造成重放信號的丟失或失真。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傳統的音像檔案會而失真,造成信息的不完整,給檔案工作和社會帶來損失。
1.2.2 在傳統音像檔案的保存過程中,也比較費時費力且成本高
(1)它的保存需要固定的場所和配套的措施,同時對防磁、防火、放置、保養及維護等方面都提出了具體要求。(2)庫房要遠離磁場。保存磁帶的庫房及使用磁帶的工作間不要直接接觸永久磁鐵。因此庫房應避開散雜磁場,如放有電動機,消磁器,變壓器的地方。(3)要注意庫房必須保持清潔。庫內必須采取必要的防塵措施,定期檢查。長期保存的音像檔案最好6-12個月檢查一次。因此,將傳統的音像檔案上的數字化不失為解決這些問題,使音像檔案更加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2 音像檔案數字化
數字化就是將時間幅度上連續變化的信號轉變為脈沖數據的過程,包含著采樣、量化、編碼三個步驟。音像檔案數字化是指將音像檔案原有的模擬音像信號通過轉換器,轉換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二進制數字音像信號,并加以存儲的過程。
2.1 音像檔案數字化的特點及優點
數字化載體所占空間小,消耗資源少,并且數字化設備能實現高度集成化,通用性強,能進行系統性、模塊化處理,通過互聯網建立綜合錄音檔案數據庫,可實現對某一主題錄音檔案進行便捷查詢,進而有利于數字化錄音檔案的管理,很好的解決傳統錄音檔案的分散性和多樣化問題。
數字化音像檔案信息易復制,具有可分離的特點與共享利用的效益。以往的傳統音像檔案無法保證音像檔案的保真度,同時對檔案本身產生損耗。數字化檔案信息解除了特定載體對其的束縛,可以快速,低成本,幾乎無損耗的進行大量復制,使檔案的利用方和提供方的效益都得以提高。
數字化音像檔案信息的增刪修改比較方便,除了對檔案原件的修改具有權限控制外,相對于手工填寫的著錄信息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可以直接應用到檔案信息的識別,定位和檢索中,提高檔案信息利用的查全率和查準率及搜索時效。
解決了傳統音像檔案的載體保存問題。傳統音像檔案的記錄載體以化學聚合物為主,容易造成聲音的失真,影響信息的保存和再現,這對于錄音檔案的開發利用來說是十分棘手的。利用數字化技術,不但可以實現高效快捷地存儲和讀取信息,而且不受磁場影響,更易于長久保存。
2.2 音像檔案數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2.1 可行性
(1)技術支撐,在電子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的應用已深入到各行各業中,甚至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音像檔案的數字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體現。(2)人才保障,當代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為傳統的音像檔案向數字化的音像檔案的過渡做好了人才準備。(3)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家對檔案事業的大力支持,檔案法律的不斷完善以及檔案工作國際合作的開展等等,都為音像檔案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2.2.2 必要性
(1)傳統的音像檔案的保存現狀并不樂觀。以原有形式存在對檔案的利用造成了很多不便,因此需要實施音像檔案的數字化工作,將其轉錄為能被識別的媒體格式文件,使其聲音信號脫離原有的保存介質。(2)有利于音像檔案事業的效率的提高。實現音像檔案信息數字化后不僅方便查找,從音像檔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和技術保護方面,提高了效率和效益。(3)從長遠來看,錄音、錄像檔案的數量會逐年增加,實行音像檔案的數字化,可以更好的開展對外社會化服務,產生無法估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2.3 傳統音像檔案數字化轉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音像檔案數字化應用軟硬件的選擇。就錄音檔案來說,聲音數字化比較容易實現,主要硬件有放音設備、存儲設備和計算機等。(2)音像檔案數字化聲音格式、存儲介質、參數的選擇。錄音檔案數字化有許多格式,目前選用可讀光盤作為存儲介質。
總的來說,數字化的音像檔案對軟硬件設備具有依賴性,內容、結構與存儲載體的可分離性,運動形態的易變性,存儲載體對背景信息和元數據的依賴性,在閱讀及處理手段上具有非直接性。
音像檔案數字化的根本目的是使信息流動的覆蓋面和反映度都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最大限度地提供人類共享檔案信息資源,實現檔案信息的社會服務。音像檔案的數字化是一項新時期需要盡快開展和實施的工作,同時也面臨不少需要解決和注意的問題,它仍處于起步發展的不成熟階段,但是它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需要在實踐當中不斷地加以完善,從而將檔案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雪飛.數字化背景下聲像檔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大眾科技,2011(10).
[2]鮑樂娜.聲像檔案數字化相關問題探討[J].湖北檔案,2006(5).
[3]沈紅霞.聲像檔案數字化相關問題探討[J].管理觀察,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