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培德
摘 要:在林業生產作業中,木材的采運工作是重要的環節,在木材采運工作中,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機械化作業。由于木材的采運工作是在露天進行的,并且工作環境比較復雜,為采運工作增加了難度。所以合理的采運工藝流程以及管理方式,對于采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保證木材采運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的基礎保障。
關鍵詞:木材采運;工藝;管理
在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對于木材的需求量逐步提升,由此需要在木材采運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木材的及時供應。在不斷的采運工作中,采運技術得到了提升,管理工作也更加的完善,為木材的采運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基礎。為了更加高效的進行木材的采運工作,提升林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于采運工作的工藝流程以及管理工作應該不斷的完善,提高采運工作的工作效率,保障采運的順利進行。
1 木材采運生產技術與管理的發展狀況
我國木材采運技術在工藝與管理方面不斷的發展,并且逐漸成熟。在市場經濟初始發展階段,我國對于木材的需求還不高,所以在采伐方面主要是以木材的需求為基礎,但是采伐技術比較落后,依然全部依賴人工采伐。人工采伐雖然勞動量大,生產效率低,但是木制品的質量卻非常高,在進度上也能夠滿足當時的經濟需求。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木材的需求不斷的提高,并且在人工采伐的過程中,各項生產工具陸續的應用到生產工作中,在采伐工作中逐漸的實現了機械化。但是在現代機械化采運工作中,對森林資源和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以至于造成了掠奪式的采伐,無論是在生態平衡方面還是在森林的可持續發展方面都存在極大的隱患。所以說為了保證森林能夠正常發展,就需要進行合理的采伐,在進行采伐作業的同時注意對采伐工藝的提高,并且注意對樹木的保護。在木材的產量逐漸下降的形勢下,應該合理的促進天然林的更新保護工作,對我國林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采運工作中,應該在采伐和運輸方面逐漸的加強管理,保證木材的采運工作更加的成熟。
2 木材生產作業特性和木材生產工藝
由于林業的分布比較廣泛,并且有些林區處于邊遠地區,所以在進行木材生產作業時,具有很高的分散性。由于木材生產作業基本都是在戶外進行的,所以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在外界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的情況下,生產作業是無法進行的。進行木材的生產加工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體現木材的經濟價值,所以要優化木材加工的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在木材的生產作業中,一般都是流水化作業,所以對于機械設備的選擇非常重要,應該協調好各項流程之間的關系,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在生產的過程中,要優化生產工藝,在投入成本低的情況下,保證生產任務能夠正常完成。木材的生產工藝是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漸提升的,并且和當時的技術水平及林業發展狀況等都有重要的聯系。在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項新工藝、新設備都會不斷的應用到木材生產中,提高木材的加工質量,提升生產效率,促進木材生產的發展。
3 木材生產作業與組織與管理
3.1 木材生產計劃
木材生產技術是木材生產過程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也是進行木材生產的目的。根據采伐量來制定,木材的生產作業計劃,是為了在生產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獲得社會和生態效益。在進行木材生產中,要對所有的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在生產中勞動生產率,勞動力的成本,以及采伐中樹木的樹種,在采伐中保留的樹木樹種都要進行考慮。在制定采伐的生產計劃時,對生產的工作工序也要進行考慮,這樣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生產作業計劃,對整個生產作業過程進行指導。對生產計劃進行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主要指標是生產中的作業成本和生產中的產出比,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程度也是評價的重要指標。在木材的生產計劃進行制定,才能更好的進行生產作業,保證生產可以順利完成。
3.2 木材生產組織與管理
林業局要做生產計劃,生產組織方案,召開動員大會,落任務、下指標,簽訂責任狀,黨政工團蹲點包干全面參與。即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基本全社會參與冬運木材生產。隨著經營管理體制不斷改革改組改制,木材產量不斷調減,生產組織形式也在不斷淡化。部分企業實行委托生產、分層承包、合同制作業等經營管理形式,簡化了木材生產組織過程,減輕了管理負擔,更加強化和明確了責任。木材生產作業管理是對木材生產作業系統中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進行有效控措施的總和。生產管理是非常復雜的管理過程。除生產組織以外,還有工藝技術、作業管理、安全管理。有伐區、設備、道路、采伐、集材、清林、運輸、貯木場等等非常復雜的管理過程。
采伐方式是指人們進行森林作業時采取的技術方式。采伐方式是人們在局部干預森林、采伐森林之強度的一種體現。采伐強度不同,導致伐后跡地的森林生態系統因子變化也各不相同,對森林可持續發展大多數評價指標的影響也不相同。采伐方式有皆伐、擇伐、漸伐、間伐、撫育伐和水域管理伐等。可根據資源和林相、樹齡樹種、市場銷售和需求情況確定采伐方式。集材作業對森林環境的不利影響直接表現為對林地地表植被、土壤的損害和對林地保留木的損傷。影響程度因集材方式不同而各異。地面集材作業方式影響程度最大,架空索道次之,直升飛機和飛艇最小。根據集材對象分為原木、長原木、原條、伐倒木和全樹集材。集材方式的選取取決于作業對象、作業地點、具有生產要素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根據應用機械設備分為拖拉機、畜力、索道、人力、飛艇、氣球、滑道和直升飛機集材等。東北林區采用拖拉機、畜力、索道、人力集材。根據運輸產品對象分為原木、長原木、原條、伐倒木和削片等;根據應用機械設備可分為公路汽車、森林鐵路火車、水路拖排、架空索道、船舶運材和直升飛機等。東北地區主要以公路汽運、森林鐵路火車為主,冬季有冰上運材作業。運材方式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所運輸產品物理參數及其分布密度、運輸地區域山型地勢、企業運輸能力與裝備和技術人員擁有程度等。木材貯存場是連接伐區林地作業和木材產品或半產品最終加工之間的紐帶。現代的木材貯存場自動化程度很高,作業人員不多,木材庫存量也不多。跡地清理方式主要有火燒、堆積和散鋪等。
4 結束語
木材采運工作是林業生產中重要的環節,合理的采運工藝流程可以有效的提升采運的效率,并且有利于采運的管理工作。由于采運工作需要在露天進行,所以氣候條件、周邊環境以及地形狀況等對于采運工作的進行都有很大的影響。只有合理的組織木材的采運工作,編制科學的采運工業流程,才能夠促進采運工作的效率,為采運工作的安全進行提供有利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蘭,韋淑英.促進森林采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J].森林工程,2002.
[2]戰廷文,王執煜,曹均,等.原木到材方式集約化經營的研究[J].森林工程,2002.
[3]王善云.關于木材采運生產作業與管理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