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鋒
【摘 要】 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以及控制點是轉換梁結構施工的關鍵所在,本文分析了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控制要點。
【關鍵詞】 大跨度預應力 ?混凝土轉換梁結構 ?施工技術 ?要點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建筑物數量與規模不斷擴大,建筑結構也在朝著大跨度、大規模方向發展,轉換梁結構施工中最常用到的技術與材料為預應力混凝土材料,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對施工部門技術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考驗,施工部門必須掌握科學的施工技術,明確施工控制關鍵點,從而為轉換梁結構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1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
1.1 臨時支撐施工
對于轉換梁結構來說,其承受的載荷力通常很大,所以必須重點關注梁底模板的支撐施工,現階段,主要采取以下支撐施工模式。
1.1.1 常規支撐法
現階段,最常用的施工支撐系統為鋼管腳手架,發揮對梁體結構的支撐作用,所采用的方法也相對常規傳統,通常模板支撐與混凝土澆筑成形同步進行。
1.1.2 鋼結構支撐法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規模的擴大,其混凝土轉換梁結構也呈現出大跨度、大截面等特點,單純的腳手架已經無法發揮大面積的支撐作用,其穩定性、靈活度、剛強度等都在接受著極大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引入鋼結構支撐與鋼管腳手架互補使用方法,共同發揮支撐性作用,從而整體上維護轉換梁施工質量,如下圖A。
1.1.3 疊合澆筑支撐法
這一施工方法是以疊合梁理論為基礎對轉換梁進行多次澆筑疊合成型的施工模式,依托于前一次混凝土打造出的梁結構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負荷。
通常,第一次混凝土澆筑高度在梁高的四分之一,然后依托于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澆筑混凝土所構造出的疊合梁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載荷,如圖B所示。
1.2 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于混凝土施工來說,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無非是裂縫問題,特別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更需要加強有害裂縫的控制。
1.2.1 分析混凝土裂縫成因
根據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特點,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主要有:結構次應力裂縫、混凝土收縮裂縫、溫度變化裂縫等等,其中溫度與收縮變形是引發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裂縫的主要原因,應該成為混凝土施工的重點控制對象。
1.2.2 轉換梁混凝土裂縫控制策略
要想提高混凝土澆筑水平,減少裂縫出現概率,維護轉換梁結構與構件的安全度、穩定性,就應該主要從溫度因素入手,積極控制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控制混凝土降溫速度,維護混凝土的恒溫,遏制混凝土收縮變形速度,或者通過擴大極限拉伸值等策略來控制裂縫,實際的控制方法為:優選高質量混凝土材料,嚴格依照說明書規定來科學配比,采用科學的施工模式,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同時做好其溫度監控工作等來確保混凝土質量,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1.3 預應力工程施工
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技術就是分階段張拉技術,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優勢作用,且適合轉換梁結構施工。實際施工過程如下:
第一,施工開始前做好細致的檢查工作,例如:鋼絞線、夾片、波紋管類似的施工材料是否完備、齊全。
第二,在分階段張拉施工技術下,預應力筋分為先穿法與后穿法,然而,由于此工程屬于大跨度、大規模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因此需要預應力筋的數量較多、長度較長,通常較為適合的方法為先穿預應力筋法,具體施工中需注意的是:必須頻繁抽動預應力筋,預防混凝土發生凝固后,預應力筋被固定在其中,由于混凝土施工以及各階段施工程序相對繁瑣,施工周期也較長,必須積極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來維護預應力筋原裝質量,防止腐蝕問題的出現。
2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要點控制
2.1 優選模支撐結構
由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規模浩大,這就意味著施工載荷很大,這就要求加強對模板支撐策略的科學選擇與設計,從而確保所選支撐系統必須具備良好承受力與剛強度,而且支撐結構拆除過程中也要遵循科學的順序。
2.2 加強轉換梁變形監測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因為轉換梁會深受來自于上方結構載荷與預加應力的影響,在垂直方向,可能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形,遇到特殊的結構構造模式與約束力時,也容易在側面出現扭曲等問題,當轉換梁形狀扭曲度超出規定標準范圍時,通常為梁體跨度的5%時,結構的整體安全度將受到不良威脅,所以,在施工時期必須將轉換梁作為重點的施工監測對象,重點對其變形情況實施監測與監督,從而維護梁結構整體的牢固度與安全性。
2.3 加強混凝土施工溫度監測
混凝土是構成轉換梁結構的主體材料,材料的質量必然會影響到施工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重點加強混凝土施工監測,主要從溫度的角度對其進行監測與監督。
在施工過程中,要重點圍繞混凝土的出廠溫度與澆筑溫度兩大方面進行調整控制,積極控制混凝土結構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延長其初凝時間,為了有效控制澆筑溫度,應該在正常施工過程中在水體中添加冰塊,而且要進行分層澆筑,通常單層厚度應該在30-50厘米范圍內,而且要確保在前一層混凝土尚未徹底凝固時澆筑下一層。
如果是大規模的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則應該采取疊合法原理,沿著轉換梁高的方向增設水平施工縫,采用層次施工法有層次、有次序地展開施工,以此來解決大規模混凝土水化溫度過高的問題,采用這一方法能夠有效控制裂縫的出現,維護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溫度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極大影響,要想有效控制這種影響,就要重點加強對施工溫度的監測,將溫度作為混凝土施工監測的重要點,通過測溫布置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差的變化情況,通常科學的測溫點為:混凝土下10厘米,混凝土的中下方等等,一旦發現溫差較大時,則應該立即進行養護處理,預防裂縫出現。
混凝土澆筑過后,也要進行養護,這樣才能有效調節溫差大小,控制混凝土的降溫速度,通常蓄熱保溫策略較為有效。可以將保溫材料附在轉換梁周圍,以此控制其表面與內部的溫度差,防止熱量在短時間內擴散,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有效功效的長期發揮,其中保溫材料的厚度也應該參照具體的說明來科學準確核算。
實際施工進行中混凝土難免會出現由于溫度引起的干裂問題,需要參照裂縫類型,寬窄等進行科學劃分,將其分成有害裂縫、無害裂縫,同時,必須加強裂縫的觀察與定期觀測,明確其變化規律,從而為日后的解決方法提供科學的方案。
2.4 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監測
轉換梁預應力鋼筋張拉施工時,因為張拉過程相對復雜,在兩側張拉過程中,容易出現加荷速度不同步,加荷速度過快,傳力分配不平衡等現象,從而可能導致轉換梁結構扭曲、變形、裂縫等問題,甚至會引發滑絲、斷絲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的施工監測。
3 結語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一項集技術、管理為一體的施工工程,必須注意把握這一施工工程的施工特點,不斷改革更新并完善施工技術,從而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條件,打造高質量的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周光毅,瀏進貴.結構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4).
[2]肖志斌,馬躍,裘濤,陸涵.承托八層框架預應力轉換梁設計研究.工程設計學報[J],2011(10).
[3]徐勇.福州中亭街嘉和苑、嘉同苑預應力轉換梁的設計與施工[J].福建建設科技,2011(2).
[4]時亞南,彭亮.大截面結構轉換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實例[J].廣西土木建筑,2011(9).endprint
【摘 要】 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以及控制點是轉換梁結構施工的關鍵所在,本文分析了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控制要點。
【關鍵詞】 大跨度預應力 ?混凝土轉換梁結構 ?施工技術 ?要點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建筑物數量與規模不斷擴大,建筑結構也在朝著大跨度、大規模方向發展,轉換梁結構施工中最常用到的技術與材料為預應力混凝土材料,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對施工部門技術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考驗,施工部門必須掌握科學的施工技術,明確施工控制關鍵點,從而為轉換梁結構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1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
1.1 臨時支撐施工
對于轉換梁結構來說,其承受的載荷力通常很大,所以必須重點關注梁底模板的支撐施工,現階段,主要采取以下支撐施工模式。
1.1.1 常規支撐法
現階段,最常用的施工支撐系統為鋼管腳手架,發揮對梁體結構的支撐作用,所采用的方法也相對常規傳統,通常模板支撐與混凝土澆筑成形同步進行。
1.1.2 鋼結構支撐法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規模的擴大,其混凝土轉換梁結構也呈現出大跨度、大截面等特點,單純的腳手架已經無法發揮大面積的支撐作用,其穩定性、靈活度、剛強度等都在接受著極大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引入鋼結構支撐與鋼管腳手架互補使用方法,共同發揮支撐性作用,從而整體上維護轉換梁施工質量,如下圖A。
1.1.3 疊合澆筑支撐法
這一施工方法是以疊合梁理論為基礎對轉換梁進行多次澆筑疊合成型的施工模式,依托于前一次混凝土打造出的梁結構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負荷。
通常,第一次混凝土澆筑高度在梁高的四分之一,然后依托于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澆筑混凝土所構造出的疊合梁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載荷,如圖B所示。
1.2 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于混凝土施工來說,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無非是裂縫問題,特別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更需要加強有害裂縫的控制。
1.2.1 分析混凝土裂縫成因
根據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特點,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主要有:結構次應力裂縫、混凝土收縮裂縫、溫度變化裂縫等等,其中溫度與收縮變形是引發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裂縫的主要原因,應該成為混凝土施工的重點控制對象。
1.2.2 轉換梁混凝土裂縫控制策略
要想提高混凝土澆筑水平,減少裂縫出現概率,維護轉換梁結構與構件的安全度、穩定性,就應該主要從溫度因素入手,積極控制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控制混凝土降溫速度,維護混凝土的恒溫,遏制混凝土收縮變形速度,或者通過擴大極限拉伸值等策略來控制裂縫,實際的控制方法為:優選高質量混凝土材料,嚴格依照說明書規定來科學配比,采用科學的施工模式,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同時做好其溫度監控工作等來確保混凝土質量,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1.3 預應力工程施工
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技術就是分階段張拉技術,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優勢作用,且適合轉換梁結構施工。實際施工過程如下:
第一,施工開始前做好細致的檢查工作,例如:鋼絞線、夾片、波紋管類似的施工材料是否完備、齊全。
第二,在分階段張拉施工技術下,預應力筋分為先穿法與后穿法,然而,由于此工程屬于大跨度、大規模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因此需要預應力筋的數量較多、長度較長,通常較為適合的方法為先穿預應力筋法,具體施工中需注意的是:必須頻繁抽動預應力筋,預防混凝土發生凝固后,預應力筋被固定在其中,由于混凝土施工以及各階段施工程序相對繁瑣,施工周期也較長,必須積極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來維護預應力筋原裝質量,防止腐蝕問題的出現。
2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要點控制
2.1 優選模支撐結構
由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規模浩大,這就意味著施工載荷很大,這就要求加強對模板支撐策略的科學選擇與設計,從而確保所選支撐系統必須具備良好承受力與剛強度,而且支撐結構拆除過程中也要遵循科學的順序。
2.2 加強轉換梁變形監測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因為轉換梁會深受來自于上方結構載荷與預加應力的影響,在垂直方向,可能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形,遇到特殊的結構構造模式與約束力時,也容易在側面出現扭曲等問題,當轉換梁形狀扭曲度超出規定標準范圍時,通常為梁體跨度的5%時,結構的整體安全度將受到不良威脅,所以,在施工時期必須將轉換梁作為重點的施工監測對象,重點對其變形情況實施監測與監督,從而維護梁結構整體的牢固度與安全性。
2.3 加強混凝土施工溫度監測
混凝土是構成轉換梁結構的主體材料,材料的質量必然會影響到施工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重點加強混凝土施工監測,主要從溫度的角度對其進行監測與監督。
在施工過程中,要重點圍繞混凝土的出廠溫度與澆筑溫度兩大方面進行調整控制,積極控制混凝土結構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延長其初凝時間,為了有效控制澆筑溫度,應該在正常施工過程中在水體中添加冰塊,而且要進行分層澆筑,通常單層厚度應該在30-50厘米范圍內,而且要確保在前一層混凝土尚未徹底凝固時澆筑下一層。
如果是大規模的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則應該采取疊合法原理,沿著轉換梁高的方向增設水平施工縫,采用層次施工法有層次、有次序地展開施工,以此來解決大規模混凝土水化溫度過高的問題,采用這一方法能夠有效控制裂縫的出現,維護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溫度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極大影響,要想有效控制這種影響,就要重點加強對施工溫度的監測,將溫度作為混凝土施工監測的重要點,通過測溫布置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差的變化情況,通常科學的測溫點為:混凝土下10厘米,混凝土的中下方等等,一旦發現溫差較大時,則應該立即進行養護處理,預防裂縫出現。
混凝土澆筑過后,也要進行養護,這樣才能有效調節溫差大小,控制混凝土的降溫速度,通常蓄熱保溫策略較為有效。可以將保溫材料附在轉換梁周圍,以此控制其表面與內部的溫度差,防止熱量在短時間內擴散,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有效功效的長期發揮,其中保溫材料的厚度也應該參照具體的說明來科學準確核算。
實際施工進行中混凝土難免會出現由于溫度引起的干裂問題,需要參照裂縫類型,寬窄等進行科學劃分,將其分成有害裂縫、無害裂縫,同時,必須加強裂縫的觀察與定期觀測,明確其變化規律,從而為日后的解決方法提供科學的方案。
2.4 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監測
轉換梁預應力鋼筋張拉施工時,因為張拉過程相對復雜,在兩側張拉過程中,容易出現加荷速度不同步,加荷速度過快,傳力分配不平衡等現象,從而可能導致轉換梁結構扭曲、變形、裂縫等問題,甚至會引發滑絲、斷絲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的施工監測。
3 結語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一項集技術、管理為一體的施工工程,必須注意把握這一施工工程的施工特點,不斷改革更新并完善施工技術,從而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條件,打造高質量的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周光毅,瀏進貴.結構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4).
[2]肖志斌,馬躍,裘濤,陸涵.承托八層框架預應力轉換梁設計研究.工程設計學報[J],2011(10).
[3]徐勇.福州中亭街嘉和苑、嘉同苑預應力轉換梁的設計與施工[J].福建建設科技,2011(2).
[4]時亞南,彭亮.大截面結構轉換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實例[J].廣西土木建筑,2011(9).endprint
【摘 要】 科學的施工技術、方案以及控制點是轉換梁結構施工的關鍵所在,本文分析了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以及施工控制要點。
【關鍵詞】 大跨度預應力 ?混凝土轉換梁結構 ?施工技術 ?要點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建筑物數量與規模不斷擴大,建筑結構也在朝著大跨度、大規模方向發展,轉換梁結構施工中最常用到的技術與材料為預應力混凝土材料,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對施工部門技術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綜合考驗,施工部門必須掌握科學的施工技術,明確施工控制關鍵點,從而為轉換梁結構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1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技術
1.1 臨時支撐施工
對于轉換梁結構來說,其承受的載荷力通常很大,所以必須重點關注梁底模板的支撐施工,現階段,主要采取以下支撐施工模式。
1.1.1 常規支撐法
現階段,最常用的施工支撐系統為鋼管腳手架,發揮對梁體結構的支撐作用,所采用的方法也相對常規傳統,通常模板支撐與混凝土澆筑成形同步進行。
1.1.2 鋼結構支撐法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規模的擴大,其混凝土轉換梁結構也呈現出大跨度、大截面等特點,單純的腳手架已經無法發揮大面積的支撐作用,其穩定性、靈活度、剛強度等都在接受著極大挑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引入鋼結構支撐與鋼管腳手架互補使用方法,共同發揮支撐性作用,從而整體上維護轉換梁施工質量,如下圖A。
1.1.3 疊合澆筑支撐法
這一施工方法是以疊合梁理論為基礎對轉換梁進行多次澆筑疊合成型的施工模式,依托于前一次混凝土打造出的梁結構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負荷。
通常,第一次混凝土澆筑高度在梁高的四分之一,然后依托于第一次、第二次兩次澆筑混凝土所構造出的疊合梁來支撐下一次施工載荷,如圖B所示。
1.2 混凝土施工技術
對于混凝土施工來說,最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無非是裂縫問題,特別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更需要加強有害裂縫的控制。
1.2.1 分析混凝土裂縫成因
根據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施工特點,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原因主要有:結構次應力裂縫、混凝土收縮裂縫、溫度變化裂縫等等,其中溫度與收縮變形是引發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裂縫的主要原因,應該成為混凝土施工的重點控制對象。
1.2.2 轉換梁混凝土裂縫控制策略
要想提高混凝土澆筑水平,減少裂縫出現概率,維護轉換梁結構與構件的安全度、穩定性,就應該主要從溫度因素入手,積極控制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控制混凝土降溫速度,維護混凝土的恒溫,遏制混凝土收縮變形速度,或者通過擴大極限拉伸值等策略來控制裂縫,實際的控制方法為:優選高質量混凝土材料,嚴格依照說明書規定來科學配比,采用科學的施工模式,加強混凝土的養護,同時做好其溫度監控工作等來確保混凝土質量,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1.3 預應力工程施工
對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技術就是分階段張拉技術,因為它具有一定的優勢作用,且適合轉換梁結構施工。實際施工過程如下:
第一,施工開始前做好細致的檢查工作,例如:鋼絞線、夾片、波紋管類似的施工材料是否完備、齊全。
第二,在分階段張拉施工技術下,預應力筋分為先穿法與后穿法,然而,由于此工程屬于大跨度、大規模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因此需要預應力筋的數量較多、長度較長,通常較為適合的方法為先穿預應力筋法,具體施工中需注意的是:必須頻繁抽動預應力筋,預防混凝土發生凝固后,預應力筋被固定在其中,由于混凝土施工以及各階段施工程序相對繁瑣,施工周期也較長,必須積極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來維護預應力筋原裝質量,防止腐蝕問題的出現。
2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要點控制
2.1 優選模支撐結構
由于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規模浩大,這就意味著施工載荷很大,這就要求加強對模板支撐策略的科學選擇與設計,從而確保所選支撐系統必須具備良好承受力與剛強度,而且支撐結構拆除過程中也要遵循科學的順序。
2.2 加強轉換梁變形監測
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因為轉換梁會深受來自于上方結構載荷與預加應力的影響,在垂直方向,可能會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形,遇到特殊的結構構造模式與約束力時,也容易在側面出現扭曲等問題,當轉換梁形狀扭曲度超出規定標準范圍時,通常為梁體跨度的5%時,結構的整體安全度將受到不良威脅,所以,在施工時期必須將轉換梁作為重點的施工監測對象,重點對其變形情況實施監測與監督,從而維護梁結構整體的牢固度與安全性。
2.3 加強混凝土施工溫度監測
混凝土是構成轉換梁結構的主體材料,材料的質量必然會影響到施工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必須重點加強混凝土施工監測,主要從溫度的角度對其進行監測與監督。
在施工過程中,要重點圍繞混凝土的出廠溫度與澆筑溫度兩大方面進行調整控制,積極控制混凝土結構內部與外部的溫度差,延長其初凝時間,為了有效控制澆筑溫度,應該在正常施工過程中在水體中添加冰塊,而且要進行分層澆筑,通常單層厚度應該在30-50厘米范圍內,而且要確保在前一層混凝土尚未徹底凝固時澆筑下一層。
如果是大規模的混凝土轉換梁結構工程,則應該采取疊合法原理,沿著轉換梁高的方向增設水平施工縫,采用層次施工法有層次、有次序地展開施工,以此來解決大規模混凝土水化溫度過高的問題,采用這一方法能夠有效控制裂縫的出現,維護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溫度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極大影響,要想有效控制這種影響,就要重點加強對施工溫度的監測,將溫度作為混凝土施工監測的重要點,通過測溫布置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差的變化情況,通常科學的測溫點為:混凝土下10厘米,混凝土的中下方等等,一旦發現溫差較大時,則應該立即進行養護處理,預防裂縫出現。
混凝土澆筑過后,也要進行養護,這樣才能有效調節溫差大小,控制混凝土的降溫速度,通常蓄熱保溫策略較為有效。可以將保溫材料附在轉換梁周圍,以此控制其表面與內部的溫度差,防止熱量在短時間內擴散,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有效功效的長期發揮,其中保溫材料的厚度也應該參照具體的說明來科學準確核算。
實際施工進行中混凝土難免會出現由于溫度引起的干裂問題,需要參照裂縫類型,寬窄等進行科學劃分,將其分成有害裂縫、無害裂縫,同時,必須加強裂縫的觀察與定期觀測,明確其變化規律,從而為日后的解決方法提供科學的方案。
2.4 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監測
轉換梁預應力鋼筋張拉施工時,因為張拉過程相對復雜,在兩側張拉過程中,容易出現加荷速度不同步,加荷速度過快,傳力分配不平衡等現象,從而可能導致轉換梁結構扭曲、變形、裂縫等問題,甚至會引發滑絲、斷絲等問題,因此,必須加強預應力鋼筋應力值的施工監測。
3 結語
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轉換梁結構施工是一項集技術、管理為一體的施工工程,必須注意把握這一施工工程的施工特點,不斷改革更新并完善施工技術,從而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條件,打造高質量的工程項目。
參考文獻:
[1]周光毅,瀏進貴.結構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施工技術,2012(4).
[2]肖志斌,馬躍,裘濤,陸涵.承托八層框架預應力轉換梁設計研究.工程設計學報[J],2011(10).
[3]徐勇.福州中亭街嘉和苑、嘉同苑預應力轉換梁的設計與施工[J].福建建設科技,2011(2).
[4]時亞南,彭亮.大截面結構轉換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實例[J].廣西土木建筑,20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