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完善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當前教師隊伍的發展,本文從教育情感和態度兩個維度來闡釋高校青年教師道德教育的內涵,并進而從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兩個層次分析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制約因素。針對制約因素,從國家、社會、學校三個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強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關鍵詞】高校 青年教師 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31-02
一 高校青年教師道德教育的內涵
1.教育情感的熾熱性——真愛
列寧曾經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追求真理需要感情,履行教師的職業道德也需要感情。教師應當把自己對工作的深刻認識變成對職業的熱愛之情,才能從事這一神圣的職業并從中收獲榮譽和尊重。在影片《自由作家》中艾琳老師為讓學生走出那些傷感的記憶,她進行了一系列的愛心教育,如身兼三份兼職來掙錢買書,自主籌劃經費帶領學生參觀大屠殺紀念館,自主籌劃音樂會募集資金游覽華盛頓、紐約、德國、波蘭等。正是艾琳老師真愛、真心的付出,使孩子順利走出仇恨、戰爭的陰影,使他們開始新的人生生活,使他們對生活產生希望、憧憬,艾琳老師對教育情感的熾熱性——真愛,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作為當代的人民教師,更需要培養自身對教育情感的真愛性,唯有真愛才能感動你我,才能從心底深處關愛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付出,才能使學生把老師的真愛化作奮斗的力量。
2.教育態度的自覺性——平等
教師在與學生、學生家長、學校領導交往中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要一視同仁。特別是對待學生,教師既不要以教育者自居,高高在上,也不要因為學生的出身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興趣不同而另眼相看;而是要關心學生,熱心為學生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激勵有特殊需要教育的學生,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任何一位學生,不能因人而異。《自由作家》影片中艾琳老師班級里的學生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青少年,非裔美國人、拉丁美洲人、亞洲人,班級里族裔混雜,都是附近貧困街區的孩子,甚至還有小混混和黑幫團體成員,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集體,艾琳通過買書、記日記、參觀紀念館等活動給他們以尊重、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正是艾琳老師的平等態度改變了這些叛逆、對生活失去希望的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見到高干出身的學生或學習優異的學生就滿面笑容,見到普通農民出身或學習較差的學生就冷若冰霜,這實在不符合教師的職業道德,希望老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你我他。
二 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制約因素
1.主觀原因——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人們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問題。據國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的調查表明,正常人群心理障礙的發病率在20%左右,而中小學教師心理障礙發生率卻高出這一比率,這說明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嚴重,如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缺乏信心,質疑自己的教學能力,擔心自己的知識儲備會誤人子弟,懷疑自己玷污了教師的崇高形象。教師對教師職業的價值失落感也明顯增強,在教師眼里,認為教師地位“一般”“不太受尊敬”“很不受尊敬”的比例竟然高達59.7%。在目前社會急劇變化的形勢下,教師待遇雖有提高,但教師工作繁雜、責任重大、超負荷的工作量、強大的壓力、社會地位的變化影響了教師對本職業的喜愛程度,致使有些教師的教學熱忱降低,有些干脆放棄了教師職業。
2.客觀原因——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教師工作的起點,和諧、穩定的家庭環境是提高教師工作效能的基石。影片《自由作家》中丈夫不理解艾琳對待教師職業的熱情,不理解教師的真正價值,不理解一位女子對待職業的追求,最后,丈夫離開了艾琳,放棄了四年的婚姻。教師的工作面臨著來自家庭的壓力,教師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教師工作的時間、地點、任務不僅僅在學校,也時刻伴隨著教師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教師不僅要忙于容量大的教育工作,更要背負著沉重的生育和家務負擔,家務勞動更是占去了教師較多的閑暇時間,大大加劇了教師生理和心理的負荷,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參與教育工作的熱情,壓抑了她們教書育人的欲望,當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不足以同時滿足工作和家庭兩方面角色要求時,工作與家庭沖突就會出現。
三 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措施
1.國家層面:加強制度建設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一條措施就是加強國家的制度建設,國家要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將師德修養和教學實績作為選聘教師、評定先進個人和確定待遇的主要依據。國家要制定合理的學校教師人事制度,學校要加強編制管理,科學設置學校機構和崗位,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推行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同時要把教師的學歷、學位作為考核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高學歷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具備一個高尚的職業道德。
2.學校層面:嚴格考核管理
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形成需要嚴格的考核制度,學校需要在各個階段對老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嚴格考核以保證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提高,具體考核制度如下:
完善教師聘用制度。學校應嚴把教師入職關,將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知識和技能修養、心理素質修養作為對教師資格認定和聘用教師的重要考察內容,從一開始就嚴格要求教師入職的高尚職業道德修養。
建立師德考評制度。學校應該分階段地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年度考核、職務聘任、進修學習、評優獎勵的重要內容,時刻激勵教師履行職業道德教育職責。
3.社會層面:強化師德宣傳
教師在選定教師職業這個職位之后,要正確樹立職業理想,正確地看待教師職業的價值。但隨著物質社會的發展,大部分教師、親人、愛人沒有正確認識到教師職業的價值,而是誤解了教師職業的真正價值,只將教育當作一種職業,重教輕育;將教育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重個體輕整體;將教育當作一種賺錢的手段,重物質輕精神。針對對教師職業價值的曲解,社會要對廣大教師群體大力宣傳“教書是一種的崇高事業,教好書,育好人,是每一位教師的終身職責?!苯逃且豁検聵I,教師要時刻把教育事業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為權力、地位、名譽、金錢和其他物質利益所動搖,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正確認識教育事業的價值,勇于應對在教師職業上的困難和挑戰,以樂觀的心態奉獻自己的教育事業,發現教育事業的樂趣所在,創造人生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列寧.列寧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田弘.教師心理素質測試評估與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M].石家莊:河北音像出版社,2004
[3]黃海.關于師德教育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4(10)
[4]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零一工廠理論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
[5]王枬.論教師職業的內在價值[J].教育研究,2000(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