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聽、說、讀、寫,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交流。然而,絕大多數大學生的英語交際應用能力很差。本文論述了在大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并提出了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勇敢地說英語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學習 交際能力 課堂氣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47-02
隨著科技和信息不斷全球化,英語作為國際通用的語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需要更多的懂英語、會說英語的人才。因此,大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但大多數大學生在經過了小學、中學將近12年的英語學習的基礎上,他們的交際能力還是相當有限,有一些是缺乏足夠的勇氣張口說英語,還有一些在與英語母語者交流時磕磕巴巴、錯誤百出。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 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有限的原因
首先,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不斷改革,盡管所有的大學都采用了編纂規范,以交際能力為主的指定教材,但各地的教學方法、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千差萬別。
其次,班級人數過多,減少了師生交流的機會和時間。以青海師范大學為例,公共英語課班級人數最少60人,最多的將近200人,這樣大規模的班級,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師生間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再次,在大多數學校,每次期末考試的出題點幾乎都是死記硬背。由于應試教育的局限,中學英語教師把更多精力放在一年一度的高考,而大學英語教師則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上,學生整天埋頭于題海,學的也只能是“啞巴英語”。
綜上所述,課程要求和繁多的考試強迫教師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幫助學生為考試做準備上,學生也失去了用英語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所以,雖然學生們對英語語法倒背如流,但在真正的交流中并不能很好地利用所掌握的語法知識。當他們開口說英語時,經常犯不該犯的錯誤,在特定的場合,也不能恰當地選擇合適的詞語。久而久之,學生對于自己交際能力的信心更弱了,用英語交流的動機也就更弱了。
無論聽、說、讀還是寫,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交流。現實中,卻更多地將英語當成一門系統的學科去學,而忽視了它作為語言的交際功能。不停地記單詞、摳語法、背課文,學習效果還是事倍功半,不盡如人意。所以,想學好英語就得不斷練習說英語。如果教師期待學生學會使用語言去實現真正的交流,就應該在課堂上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機會。
二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反對教師在課堂中掌握絕對的控制權,但并不否定教師的作用,相反教師的角色更多樣、作用更重要,因為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好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對學生的困難提供必要、及時、有效的幫助,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既指出不足,又鼓勵其不斷進步,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教師能夠以組織者、管理者、控制者、觀察者、鼓勵者、參與者、評估者和排難者等身份組織課堂教學,有效地發揮各種角色的不同作用。
交流是一種要求參與者積極參與的多人活動。教師有責任創造使交流成為可能的課堂氣氛,一種學生毫無拘束,自由輕松,主動想跟人交流的氣氛。“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有助于創造這種氣氛。跟“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相反的是,“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師更輕松,就像交響樂團的指揮,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整個樂團成員演奏跟上他的指揮,跟上步調,否則演奏無法進行。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種促進交流的氛圍。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并及時給出反饋意見,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與學生的交流當中。此時,雖然教師的角色不再像“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占主導地位,但仍要密切關注學生,努力而有技巧地讓學生掌握英語口語。
另外一方面,學生是交流者,他們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盡可能讓別人理解自己表達的意思,通過交際活動來使用英語。在“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學生必須學會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有如下優勢:(1)通過在課堂上花大量的時間說英語和聽英語,學生的交際能力會有所提高。(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3)課堂更加多變有趣。(4)學生會把語言輸入變成語言輸出。(5)隨著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活動的語言學習過程,他們運用英語更加得心應手。
三 良好的課堂氣氛
創造“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對于“學生為中心”教學法的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大學英語教師來說,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便是面對一個非常被動的班級,上課幾乎沒有人主動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師生之間幾乎沒有互動 ,因為過去的教學都是“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大多數學生把知識看成是由老師傳授的,而不是靠自己去發現。因此,他們習慣了安安靜靜地坐著聽教師講授,認為這是對教師的尊重。另一方面,他們害怕失敗,害怕在課堂上犯錯誤,害怕在同學面前丟臉,這些因素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學習。因而在課堂上,學生們更愿意保持安靜和寡言。然而,教師可以利用以下策略幫助學生排除這些障礙。
1.幫助學生理解交流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在大一一入學教師就應讓學生知道交流在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他們必須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對自己充滿信心,越積極,收益越多。
2.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身心放松,避免過于拘謹,這樣學習起來更舒心。教師與學生合作,互相支持和接受彼此,就像一個團隊。在這個團隊里,教師不是發號施令者,而是一位通情達理的顧問和朋友,這位朋友需要學生從他那里學習和分享知識,也能從他的角度洞悉學生的懼怕和需求。
3.鼓勵學生“冒險”
教師需要營造一種鼓勵學生“冒險”的氛圍,如果他們知道老師和同學會接受他們的想法和觀點是因為它們是值得思考的,學生就會無拘無束地問問題和暢所欲言。教師應學會容忍學生犯錯誤。在最初階段,教學目的就是交流而不是尋求語言的準確性。只有在學生自如地練習用英語表達自己時,糾錯才可以扮演起角色。否則,操之過急,他們不愿再“冒險”。
4.把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并定期公布小組成績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其中最有效的活動之一便是小組活動。班級可以被分成若干由5~6個學生組成的小組。每個小組組員都要協力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為了達成一致,每個組員都要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在傳統的課堂,學生個人之間互相競爭,導致由于學生缺乏自信而引起的冷場。相反,在小組活動中,學生感覺相對輕松安全,他們也更愿意在小組中發言。因此,小組活動是克服課堂冷場的非常有效的辦法,它能很好地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講英語。
5.做一名有愛心的教師
一名有愛心的教師應該是善良的,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他可以在每一位學生身上發現潛質并充分利用。這可以幫助學生激起學習和參加課堂活動的欲望。當學生意識到你的善良和善解人意,并且意識到你的努力,他們的回饋也就來了——努力學習。
6.給予反饋
就學生的表現給出及時明確的反饋是很重要的,但反饋不能挫敗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因為在學習英語時,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一定的準確性,所以就一個問題給學生偶爾的比較集中的反饋比給一個學生過多的反饋更好。學生在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有很多機會給他們個別反饋,教師可以在教室里走動,聽聽他們在說什么,就他們在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進行及時的指導和解答,也可與學生一起就某個討論話題分享自己的觀點。學生從中獲了益,也可以讓學習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戰性。
學生在課堂上越活躍,他們在交際過程中越有能力。學生需要有一個能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和參與的交流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給他們提供充分使用英語的機會和營造舒心的課堂氣氛來幫助學生大膽說英語,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葛小竹.論實現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2)
[2]惠亞玲.外語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4)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