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類型,具有與經濟社會聯系最為緊密的性質,承擔著為經濟社會培養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應用型人才的任務。這就要求各學校在確定培養目標時必須要體現出職業教育的性質和任務。然而,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依然沿襲大學本科教學模式,高職特色沒有得到深入體現,目前所培養的學生并不完全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63-01
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增多,英語教學的地位在高職高專的教育、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其作用,在當前的職業技術教育中,如何能培養出在市場經濟下對英語熟練應用,并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技能、新的復合型當代技術人才是當前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
一 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為更準確地得到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某職業院校進行問卷調查。在此次調查中,共發放問卷100份,采取隨機發放的方式,共回收98份,有效問卷98份,有效率為98%。通過對問卷的統計發現,當前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
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與書本英語有很大的區別。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應用英語更好地處理商務事宜、獲取行業信息、銷售、推廣產品和進行業務聯絡等。
2.課程設置不完善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應成為英語專業辦出質量、辦出特色的關鍵。目前大多高職院校英語專業的實踐教學還處在摸索階段,普遍存在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實訓項目不具體、專業技能訓練不突出等問題。
3.師資力量不充分
教師應該是“英語語言技能與商務理論知識”有機融合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大多數屬于普通英語教師或剛畢業的純語言類的研究生。這種師資水平嚴重背離了高職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 思路與對策
根據學生的需求改革英語課程設置是高職英語教學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高職英語課程應是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結合。基礎英語設置不宜太長,一般為一年左右,主要以教師向學生講授必需的、實用的英語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介紹英語國家的文化及習俗等為主要教學內容,其目的一方面是培養學生國際交往意識,另一方面是為學生專業英語學習奠定良好語言基礎。高職英語教學應充分體現職業特色,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服務。專業英語學習主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開設旅游英語、文秘英語、計算機英語、護理英語等,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口頭或書面交際能力,如閱讀和翻譯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滿足學生專業發展服務,也為學生終身學習英語、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一定基礎。為學生步入社會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專業英語教學對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及后續學習和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1.充分認識高職英語,轉變教學思想
高職英語受到語言學和若干其他學科的綜合影響,應屬于應用語言學的范疇,教學應既重視語言和技能,又重視實戰經驗,應將語言能力的培養放在國際背景下,加強英語交際與操作能力的培養。
2.認真分析崗位需求,合理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針對企事業對學生實際能力和實際技能的需求,專業課程必須緊緊圍繞企事業目前和將來的崗位需求進行設置,堅持“與經濟結構調整相適應,與企事業發展相協調,與崗位需求相一致”的原則。
3.積極創造實習條件,強化實踐教學
為了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科知識的理解,提高其動手能力,高職英語教學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實習訓練,通過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充分利用企業、社會培訓部門、科研機構的教育資源,將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同直接獲取實際能力、經驗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與社會的廣泛交流中獲取知識。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交流的縱深發展給高職英語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高職英語教學要緊隨國內外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培養更多實用型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俊芬.高職英語教學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
[2]顧月秋、費斯威、何培芬等.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研究[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3(12)
[3]王鵬.專門用途英語——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方向[J].中華成功教育,2005(5):28~30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