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六年級的學生面臨著小升初的考試,家長和老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在升學考試中脫穎而出,給學生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學生出現了厭學、焦慮等各種情緒。作為班主任,應做好學生、任課老師、家長三方面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在考慮每個孩子感受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在輕松而又適當緊張的氛圍下,促進每個孩子的健康發展。通過孩子的努力、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父母的用心,共同打造這段具有意義的小升初學習時光。
【關鍵詞】學生 教師 家長 教育合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65-02
在當今這個以分數、文憑來評論學生有無出息的社會,老師和家長為了使這些孩子能夠成為所謂的“人才”,不惜運用“題海戰術”、“嘮叨”各種措施,想方設法讓孩子上名校。家長和老師本著讓孩子成才的心,可結果往往卻適得其反,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使他們中的部分人出現了厭學、焦慮、嫉妒、自卑等各種不良情緒。那么在小升初這一階段,家長和老師應該以何種方法來幫助孩子呢?
一 做好學生方面的思想工作
一方面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使其不斷努力,做好自己,專心致志地攻克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另一方面要教導學生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小升初。這樣做學生的壓力不僅“大跳水”,而且成績也會因自身努力而“節節高升”。面對小升初,學生有壓力也是正常的現象。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減壓的措施:適當放松。長時間處于學習狀態,有時候也會有精神緊張、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出現,所以要適當做做“精神放松操”。學要學得專心,玩要玩得開心,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當感覺壓力上升時,可采用一些小辦法來放松自己,給自己減減壓,如聽聽輕音樂、玩
玩小游戲,出去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每天保持一個好心情,快快樂樂地學習才會學而不厭!
二 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
許多老師為孩子的小升初而焦急,所以就在無形中加大了孩子的學習量和作業量,其實這樣做效果并不好,應該盡量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做到科學學習、健康生活。學習計劃必須全面具體。班主任應該和各科老師制訂一個具體的學習計劃,既要安排好學習時間,又要安排好學生的身體鍛煉和娛樂時間;既有長計劃又有短安排。長計劃就是說在這個星期、這個月或這個學期,要做好哪幾件事情,怎樣做,預先有個大概的打算。短安排是指具體到一天或近幾天的做法。既有各科的統籌兼顧,也有某科的詳細安排。在一天的自修時間里,課后復習占多少時間、課外作業占多少時間、第二天即將上課的課前預習又要占多少時間,都有大體的預算。這樣才能防止顧此失彼,不但保證能以充沛的精力及較高的效率進行學習,又可以保證睡眠、娛樂和鍛煉的時間,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習生活單調乏味,從而順利地完成各科的學習任務。
三 班主任的引導方法
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
引導學生既要重視這一次求學路上重要的變化,更要引導孩子有更高遠的追求。面對重要的問題,要有重視的心理,有適當的壓力,這是非常必要的??梢钥陀^地告訴孩子們進入中學的途徑,并希望他們通過努力進入一個相對好的初中,目的是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同時要明確學習目的:學習不是為了考試,考試只是對一個階段學習的檢驗。學習是為了自身的完善與提高,學習本身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不要用“升學”這件事嚇唬孩子。嚇唬只能給孩子帶來恐懼和更大的壓力,不但不能促進孩子的上進心,反而容易造成其緊張與焦慮,結果適得其反。老師要把目標隱含在心里,不必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寫在臉上,多鼓勵孩子,給他們信心和希望,為他們營造寬松的、積極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克服浮躁心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3.重視“活動課”的設計和教學
豐富多彩的活動課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決不應把“活動課”看成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在與學生的接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隨意占用“活動課”持反感的態度,對于這種現象,教師不應該將它簡單地理解為是學生對主科的逃避。實際上,就目前來說,“活動課”往往能使學生有更多自主活動、自我表現的機會;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特長,緩解學生的壓力,同時在活動中不斷地認識自己。對大多數的學生來說,這不僅不會影響基礎課知識的學習,而且還會因“自我發展”需要得到滿足而促進學習。
四 家長在心理和情感上給予支持
孩子一旦升入六年級,家長們的精神會立即“緊急集合”,一心想讓孩子升入一所好的初中,有時甚至比孩子還要焦慮。家長們通過不停地叮嚀、督促發泄心中的緊張和不安,孩子們不僅要承受學業的壓力,還要忍受家長的啰唆,學習成績必然“一降千里”,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家長對孩子的叮嚀應該注意“度”,要講究“布白”藝術。把握好分寸,點到為止,給孩子留點空間,讓他們自己獨立地思考,學會自我反省,這樣才能有效地發揮說教的作用。家長一方面應該告訴孩子學習和努力的重要性,鼓勵孩子認真努力地學習。同時告訴孩子,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小升初只是人生的一次小挑戰,凡事只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失敗了,父母和老師也還是會看到他們的努力和付出,還是會照樣相信他們支持他們。當孩子出現焦慮和各種不適時,作為家長應該在心理上和情感上給予支持。告訴孩子,你很理解他,他現在的想法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就應該出現這樣的感覺。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和理解。而另一方面則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如可以通過周末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郊游或者從事某項體育運動來做到這一點,同時也兼顧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個道理。
五 對未來教師的幾點建議
對于即將踏入教育崗位的未來教師來講,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愛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心田都有教師愛的雨露、愛的陽光。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而是本著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態度,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只有人格平等才能換來信賴和友誼。(2)放下架子深入到他們中去,洞悉其內心世界,用真誠的關懷去換取他們的信賴。這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熱愛學生才會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給學生創造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良好成材環境。(3)營造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用教師真誠的愛心與不泯的童心去與一顆顆稚嫩的童心對話,這份尊重與理解如同一把鑰匙,可以破譯任何心鎖的密碼,讓孩子充分感受家庭以外的陌生世界的安全與友善,自然地表現真實的自我,快樂自由地成長。(4)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根據個別學生的特殊情況,及時家訪,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家庭背景,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有的放矢地進行開導。
六 結束語
面對小升初,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升學觀,在考慮每個孩子感受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在輕松而又適當緊張的氛圍下,促進每個孩子的健康發展。只有孩子的努力、學校和老師的教育、父母的用心,才能共同打造這段具有意義的小升初學習時光。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