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營造一種聲情并茂的語文教學情境的氛圍,讓學生在聲音、圖形、文字的效果下,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閱讀能力和欣賞水平,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關鍵詞】多媒體 初中語文 激發興趣 課堂活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9-0094-02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就是說,有了學習的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是主動的、積極的、活躍的。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要做教學上的有心人,認真分析教材,分析學生,抓住能讓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這樣就會擁有多種激發語文學習興趣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創設語文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從而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可以運用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情境,營造一種聲情并茂的語文教學情境的氛圍,讓學生在聲音、圖形、文字的效果下,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閱讀能力和欣賞水平,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一 在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課堂教學環節很多,而導入新課則是重要的一環。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師在一節課的開始階段,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學習情境中,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就可達到這種效果,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增。初中語文教材大多圖文并茂,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通過多媒體CAI課件創設有聲有色的語文情境,把學生一下子帶入學習情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以最佳的情緒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去。如教學“黃河頌”這一課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導入課文。“黃河頌”是組詩“黃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在“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黃河頌”。為此老師走上講臺,先播放“黃河頌”Flash課件,屏幕上出現波濤洶涌的黃河畫面,在《黃河大合唱》音樂的伴奏下,學生一邊欣賞波濤洶涌的黃河,一邊傾聽老師激情澎湃的導語:同學們,你們見過黃河嗎?黃河水浩浩蕩蕩,奔騰不息,它與長江是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們哺育了江河沿岸的億萬華夏子民,她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黃河就像母親,黃河就是母親,“黃河之水天上來”,每一個炎黃子孫心里都有一條黃河,華夏兒女紛紛贊美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黃河的詩歌——“黃河頌”,這樣導入新課,一下子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這樣的導入很好地實現了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渡,使學習由“沉重的負擔”轉變成為“愉快的享受”。
二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主要以教師的講為主,有時輔以模型、掛圖、板書和實物演示,為此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常常感到抽象、單調、枯燥、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好,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就改變了這種局面。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等獨特功能和綜合優勢,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協同作用,使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變得形象直觀,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教學“木蘭詩”一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之一是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領會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課前教師先播放一段《花木蘭》影片片斷。同時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美國迪士尼公司還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此時及時提問: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誘導學生思考。接下來教師可邊講故事邊放“替父從軍”“十年征戰”“凱旋歸來”的錄像片斷,隨著文中各種情景在錄像片斷中的出現,學生饒有興致地學習了課文。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時,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花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
可見多媒體的使用,讓學生更容易走進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語文課堂訓練中保持興趣
語文是需要朗讀、熟讀和背誦默寫的一門學科,在理解與運用的基礎上語文知識才能記得牢,而初中學生是記得快,忘得也快,教師為了讓學生記得快記得牢,在每節新課后,都設計大量的練習加強鞏固,使其最終記憶并轉化成運用能力,如果每次練習的設計都簡單地依靠小黑板、試卷、書本等單一、呆板的呈現形式,長時間學生會感到厭倦。同時,這些形式很難較真實地營造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場景。這時多媒體發揮其圖、文、聲、像并茂的眾多特點及優勢,能使練習、復習等環節也輕松、愉快,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自信心,使他們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快樂、有趣新鮮的事。
此外,多媒體還能增大教學密度、增大課堂容量,使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接收到更多、更有生活情趣的練習題。這樣一來,多媒體的使用不僅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增長了知識,而且使他們的態度和價值觀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養。如學習“馬的世界”時,我在上這一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你知道哪些馬的成語和俗語、馬的故事、馬的歌曲和繪畫?”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查詢,第二天語文課中交流的馬的話題自然豐富多彩。學生通過搜集、交流,鍛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調節學生大腦興奮、減少疲勞、煥發精神,讓他們愉快地學習知識。計算機的反饋,再次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其良好的學習狀態。
總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這個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語文練習增添色彩,從而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責任編輯:肖薇〕